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感「後遺症」的養護須知

流感「後遺症」的養護須知

最近群里總有人問:孩子感冒、發燒、咳嗽是好了,但最近總是不好好吃飯,有時還會咳嗽,半夜翻身或哭鬧,鼻子不舒服,甚至剛好幾天又病了......

問題出在「胃氣」的養護上

通常人在患病期間,胃的消化能力會有所下降(有的孩子還可能本身就是食積外感),加之藥物的刺激,常會出現食慾下降,甚至噁心嘔吐等胃氣不和的現象。這時,大人對孩子飲食的控制往往沒有問題。可當病情好轉、胃氣逐漸復甦時,孩子又恢復了饞的天性,這時家長如果敞開供應,稍有改善的胃氣馬上又會獃滯起來。胃氣一傷,吃再有營養的東西也難以消化吸收,於是,積滯逐漸生痰化熱,抵抗力隨之下降,一著點涼,病又來了。

脾胃需要康復的過程

那難道就一直餓著寶貝嗎?當然不能那麼極端。疾病初愈,孩子的胃氣尚弱,一定要加以保護。想吃了,先少給點,逐漸放開,讓脾胃有個適應、恢復的過程。如果孩子的嗓子里還有痰音,那肉類、生冷的飲食就緩兩天再給。此外,冰棍、冷飲、酸奶、西瓜等涼性飲食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宜在病後馬上就吃,以防再傷胃氣。

不是所有感冒都要多喝水!

這個階段喝水也有講究,我們常聽說發燒要多喝點水,可疾病初愈時卻不能走極端,原因也是要照顧剛剛復甦的胃氣。漢代醫聖張仲景說的「太陽病……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就是這個意思。在此階段如果大量暴飲,不但傷損胃氣,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水液的代謝,出現一些泌尿系統的病症。我不久前就接診了這樣一個小病人,感冒發燒後出現明顯尿頻,每次就尿一點。雖然小便化驗正常,但醫生仍認為是泌尿系感染,給予消炎藥,並讓繼續大量飲水(去火),病情未見改善。我根據舌脈,並結合小便色白、不痛不熱、有畏寒表現,以及發病前大量飲水史,診為胃氣不和、膀胱氣化不利(是寒不是火),囑減飲水量,並開具溫化水飲、兼和胃氣的幾味草藥,病很快就好了。

所以......

孩子病後調理的關鍵是保護胃氣。

這樣,胃氣得以完全恢復,孩子的抵抗力自然也就強健起來了。

文章辨證部分僅供參考,請勿隨意套用。

搜索中文:「杏園醫話」或小寫字母「xingyuanyihua」

省疾問病

傳承衣缽

發揚中醫

——《國醫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園醫話 的精彩文章:

TAG:杏園醫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