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選好墓位後,孝子必須做哪件事?與三有關!

選好墓位後,孝子必須做哪件事?與三有關!

原標題:選好墓位後,孝子必須做哪件事?與三有關!


傳統喪葬禮俗中,老人死後首先要請陰陽先生,陰陽先生根據死者的生辰八字,祖墳的方位,結合多種因素,擇定埋葬的日子與時辰,一般在當地分為三日、五日、七日葬。


定好埋葬的日子與時辰,陰陽先生會到墓地點穴確定墓位,並由孝子在此刨土三下,陰陽先生在交代清楚各種忌諱後,還要畫符放於此地,一是防止惡魔加害死者的靈魂,二是設法躲避死者的亡靈禍害生人。


風水先生根據陰陽五行,八卦等選擇下葬的日期,傳統喪葬風水中認為,下葬日期選擇的是吉日吉時辰,死者的靈魂就能安寧,後世子孫就能繁榮昌盛。


早在我國的漢代吋期就有專門用來占卜喪葬吉日的著作——《藏曆》,在敦煌文書《大唐同光四年具歷》中詳細的記載了有關選擇下葬吉日細節。


擇時的方法很多,有根據神煞吉凶來選擇時辰與日子,還有根據陰陽五行來測算日子,一般在確定埋葬日子與時辰時選用一種依據生辰八字的造命法來做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八字,根據八字可以得富貴。

待陰陽先生看過之後,便可以讓打墓人來打墓。墓地是之前就已經修好的,現在要將其挖開,修繕完整。普通人家多為土墓,富貴人家是磚室墓,設有明堂、后土、牌樓、望柱、墓志銘、墓前碑、條兒、供桌等石雕。



喪葬習俗的起源也就是靈魂不滅等一些信仰祟拜,同樣也是這些信仰崇拜支撐並推進了喪葬習俗的發展。在當下的喪葬習俗中,人們還有在相信死便是肉體通過靈魂從陽間世界進入了陰間界。


人活在這個界上,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不可缺少的,居住的房屋即陽宅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生活的最重要的必備事物之一。當然,到了陰間,靈魂居住的地方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從古至今墓地的選擇都是喪葬文化中的重中之重。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由喪葬遺迹的就是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將死者與自己的居所分開,直接在洞穴的下室埋葬死者,這個時期可能僅僅只是為了表明陰陽兩隔。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現在最為主流的墓葬形式,土坑墓,從地面垂直往下挖成墓坑,將死者與隨葬品放入,填埋,直至填平。


在氏族時期,開始出現族葬現象,這些被埋葬在一起的氏族成員生前就在一起生活,並存在一定的血緣關係,在靈魂不滅與祖先崇拜的影響下,他們葬在一起相互之間有個照應,並且墓地選在與村落不遠的地方,可以看護後世人生生不息的生活。


再後來出現私有財產,家族的觀念越來越強烈,由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財富的日益累積,出現了財產的不均以及權力的高下,這樣一來氏族社會的平等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家族,先秦時期就出現了公墓,當時是貴族墓地,由專門人員掌管,稱為冢人,冢人辯其兆域而為圖。


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後,各以其族。冢人要先選擇好地方並將這塊地方的墓地規劃好畫成圖,先王是葬在中間的位置,然後整個都按照左邊為昭右邊為穆的形式,也按照族屬的不同將大夫和士分別進行不同的埋葬。


經過歷史的演化與發展,異化出了後世盛世浩大的帝王陵墓,以及現代農村和城市的公墓形式。


唐朝時期厚葬之風極為盛行,唐陵的建造也可堪稱雄偉,唐陵大多依山修建,依山為陵,以唐代宗的昭陵和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最為著稱。大多選擇形式雄偉的山戀,選擇一旁側面鑿開山洞建造地宮,環繞山脈按照皇宮的摸樣再築一座城。


唐太宗的昭陵坐落在海拔有1800多米的山下,與東西兩面的山相比獨樹一峰,並且山勢雄偉,北面與黃土高原相連,山勢平緩,正與相地風水中的北玄武垂頭相吻合,南面則因為斷層的原因,形成陡峻的山勢,挺拔聳立,一如朱雀翔舞。


昭陵的四周用圍牆圍起來,四個角建有不同的角樓,並各有一門,這四個門嚴格按照風水中四象的方位建造,並依此稱為南面朱雀門、北面玄武門、東面青龍門,西面白虎門。


北面的玄武門建有祭壇,南面的朱雀門建有獻殿,昭陵的獻殿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稱為神殿,皇帝的靈魂在此遊樂所用,後世人朝拜和祭祀在中層的寢殿,最下面的一層是皇帝靈魂的寢宮。


這裡是建造的和皇帝生前一樣的生活起居的地方,陵寢的四周建有圍牆,俗稱風水牆,是用來保護陵寢之地的好風水不被破壞。



遺體受蔭、鬼福及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帝王們也希望子子孫孫永遠一直都是帝王,永遠榮華富貴,所以帝王陵墓的選擇就會特別重視風水,帝王陵墓的選擇將風水中的相墓術使用的出神入化,堪稱典範。


運營/影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祥說近代史 的精彩文章:

遇到大旱,清朝皇帝喜歡拜這座山,現在香火很旺!
李鴻章家教第一條:別因為爸爸厲害就仗勢欺人!

TAG:祥說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