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後的英雄皇帝:曾經雄才大略,為何失去整個世界?

中國最後的英雄皇帝:曾經雄才大略,為何失去整個世界?

原標題:中國最後的英雄皇帝:曾經雄才大略,為何失去整個世界?


1


嘉慶元年(1796年),已經當了60年皇帝,終於退位給兒子嘉慶的乾隆,在紫禁城內端坐、閉著眼睛,嘴裡念念有詞。


剛剛從父親手中接過皇位、卻仍要時時看著太上皇眼色的嘉慶,在一邊莫名其妙,他努力想聽清楚父親乾隆在說些什麼,但卻什麼也聽不懂。


過了一會,乾隆突然睜開眼睛問了一句,「這些人叫什麼名字?」嘉慶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時一旁的和珅卻應聲說了一句:「高天德、苟文明」(兩人是當時白蓮教起義的著名領袖)。乾隆這時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幾天後,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的嘉慶,秘密叫來和珅詢問此事,向來善於揣度乾隆心意的和珅,對此回答說:


「上皇(乾隆)所誦為西域秘密咒。誦之則所惡之人雖在數千里外,亦當無疾而死,或有奇禍。奴才聞上皇持此咒,知所欲咒者必為(白蓮教)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對也。」


嘉慶這時才恍然大悟。


這一年,乾隆皇帝86歲。



晚年乾隆非常迷信咒語


儘管剛剛禪讓,然而,這一年,在四川、陝西、河南、湖北等地的白蓮教徒起義烽煙四起;


而在此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就爆發了山東臨清王倫起義,打破了中原地區近百年無戰爭的「盛世昇平」局面;


乾隆四十六年、四十八年(1781、1783年),甘肅發生了蘇四十三和田五領導的回民起義;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灣爆發了林爽文起義;

乾隆六十年(1795年),貴州、湖南又相繼爆發了苗民起義。


眼下,白蓮教徒們又在大清帝國的土地上到處起義,86歲的乾隆皇帝,雖然退位,但並不讓權,對於這個他一手締造了繁華「盛世」的帝國,他憂慮,卻又不知如何下手。


所以,他期望通過這些神奇的西域咒語,來詛咒大清帝國那些造反的、萬惡的「匪徒」們早點死去。


2


這位86歲、曾經叱吒風雲的大清太上皇,眼下手足無措,只好寄希望於詭秘的咒語。


時間再往前推,年輕的時候,他可完全不是這樣。


想當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時,44歲的他不顧滿朝文武大臣的反對,毅然力排眾議、出兵征討當時稱霸中亞的蒙古人:準噶爾汗國。


滿朝文武大臣都反對他出兵,是因為此前23年的雍正九年(1731年),清朝在和通泊之戰(今新疆阿勒泰北與蒙古邊界地區)中,慘敗給了屬於漠西蒙古部落的準噶爾大軍,幾萬清軍幾乎全軍覆沒,這一慘敗給大清王朝的震撼如此深刻,因此當乾隆皇帝提出,將趁著準噶爾汗國內訌的有利時機,閃電出擊準噶爾汗國時,文武大臣們紛紛阻撓反對。


然而他卻乾綱獨斷,毅然決定出兵,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毅然發兵,最終耗時四年,於1759年先後平定了準噶爾汗國和南疆的大小和卓之亂,解決了他的祖父康熙和父親雍正,都沒能解決的平定準噶爾汗國的難題,將新疆正式納入到了中華帝國的版圖之中。


在最愛君看來,歷史無法假設,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沒有乾隆大帝,中華民族或將就此失去新疆。


征討準噶爾汗國和平定新疆,是乾隆的偉大功績


年輕時候的乾隆皇帝,完全配得上「英雄」的稱號。


後來,當廓爾喀(尼泊爾)出兵入侵西藏,滿朝文武又認為西藏「路途遙遠、軍行困難、糧餉不繼、不能出兵征討」時,他又毅然出兵穩住了西藏。


對於文武群臣們的畏縮,乾隆皇帝以自己的乾綱獨斷,毅然出兵保住了新疆和西藏,對此他回憶說,臣子們看到此前和蒙古人的戰爭失利就「莫不畏難沮議。朕···斯時力排眾議,竭盡心力」。


他眼光毒辣,具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所具有的品質:


新疆平定後,朝臣們認為新疆這個地方不值得守,又是乾隆力排眾議,堅持要在新疆屯田,並從內地移民新疆——可以說,沒有他,從新疆到西藏,今天近半個中國的領土,很有可能將不再為中華民族所有。


3


然而,86歲才退休禪位的他,真的老了。


為了守護好祖先遺留給他的這個帝國,他從25歲(1735年)登基時開始,就一直孜孜不倦、勤於政務:每天早上大概5點多鐘,天還沒亮,他就開始在紫禁城中處理政務,幾十年如一日。

對此,作為乾隆近臣的清朝著名史學家趙翼回憶說:他們十幾個大臣每人每隔五六天,就輪一次早班,「已覺勞苦,孰知上(乾隆)日日如此。」


他非常勤奮,大清帝國在他手上,迎來了康雍乾盛世的最巔峰,同時也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巔峰:僅僅以人口計算,大清帝國的人口,就從乾隆六年(1741年)的1.4億人,增長到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2.97億人,而只有一個繁華昌盛的帝國,才足以在兩百多年前,養活如此龐大的人口。



乾隆的勤政,塑造了一個「盛世」帝國


然而這種巔峰「盛世」,是在與他之前的中國歷代王朝,進行縱向比較而言;如果要與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做橫向比較,大清帝國,卻也在他手上,開始暴露出了各種問題:


這位日後被稱為「乾隆大帝」的君王,從1735年25歲時繼位,到1796年86歲時退位,在在位的60年間,乾隆王朝表面上興盛發達,然而與此同時: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國正式成立;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並發明蒸汽機,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掀起了工業革命的超級浪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同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美國成立、法國爆發大革命的時代浪潮面前,這位英明神武的乾隆大帝,卻也陷入了時代的困境而不自知。


那麼,一度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是如何耽誤了中國前程的?


中華帝國又是如何在乾隆帝的統治下,落後於世界腳步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人一句話,秒懂元朝15帝
帝國頭號大老虎覆滅記:雍正如何以「人民的名義」搞死他?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