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如何成為許岑那樣的跨界學習高手?

如何成為許岑那樣的跨界學習高手?

本文是對得到APP精品課《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的復盤和總結。作為一個離開校園的終身學習者,從這個課程中我收穫了很多關於學習方法論的知識,讓我對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

關於這門課,我們要先了解一些許岑。即使不知道他,你肯定知道老羅,從老羅英語到鎚子手機,發布會現場用到的PPT都是出自許岑之手。他是紅遍知識網路的跨界學習高手,任何一項技能只要給他半年時間,都能從零開始到寫本教程。他在兩年之內出過PPT、英語、吉他、攝影、炒菜等專業教程,順便還出過兩張音樂專輯。

人和人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能在一個領域能成為牛人就已經能榮耀一生了,這個傢伙卻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我們都聽過10000小時法則,就是想成為一方面的專家,重複練習一萬個小時才有可能。許岑是如何打破這個法則呢?

包括我自己在內,出國旅遊一趟就會感覺到自己英語的退步,於是就會有學好英語的衝動。在這個衝動之下,大部分人都會採取中學時就學會的方法:背單詞。

這真的太低效了,不適合已經工作、甚至為人父母的你。我們需要的是高效而又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是雖然有效但周期更長的方法。

那什麼是有效的學習方法,標準是什麼呢?許岑老師給出的標準是: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法。能夠讓你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為目的去學習,你需要勤加練習的同時還有名師可以求助。

從上面那段長的定義,我們可以拆分出幾個關鍵詞:適合自己、學習手法、短時間、注意力、解決難題、設定目標、名師。這們課也是圍繞這幾個詞展開的。

一、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學習一項技能之前,先去分析這種技能的特性,然後針對性的去選擇方法。

許岑將所有的學習方法分為兩種,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

自然主義偏重模仿。比如學習語言,樂器,運動,技藝等,遇到這種需要學習的目標,你需要做的就是遇到什麼學什麼,積少成多,以量取勝。比如炒菜,每個人都會番茄炒蛋,可能你炒的番茄炒蛋比大廚還好吃,你之所以不是大廚就是因為你會的菜少,如果你能把一本菜譜上的菜都學著做一遍,做到最拿手,你就是大廚。

結構主義注重系統、創造、舉一反三。比如化學、物理、編程、樂理等,你需要事無巨細的把關於這個領域的知識都消化吸收,並按邏輯規律去看透現象和本質的關係。比如你要學習建一個網站,你需要把前端,後端等語言學一遍,然後去了解一個網站的底層原理,框架結構。

科比、C羅之所以能夠成為所在領域的王者,選用的自然主義的方法,他們不需要了解每天攝入多少卡洛里才合理,也不會去計算球的運動軌跡,只需要勤奮的練習,比99%的人都努力,不斷的重複。如果他們在打球之前都要去大學考一個本科學歷出來再去行動,恐怕為時已晚。

雖然這種方法對於科比和C羅來說已經是有效的方法了,但對於20歲才接觸這項運動的你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如果你仍想成為一個足球高手,不可能再有10000個小時讓你用來學習。

你需要做的是拆分目標,對細節反覆練習。

比如你選擇踢前鋒,就先從5人場開始練習接球和射門這兩項核心技能,不去在意體能和戰術等複雜的東西。等你核心技術過硬之後再去逐項提高其他短板,會更有效。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顧全大局,把目標拆分成碎片,再把碎片二次拆分,碎片化的學習更有效。

碎片化的學習過程中,你始終要牢記你在做的事是解決的什麼問題。

二、成年人的學習,別去談興趣

很多人一提學東西,就會說到我要去學感興趣的東西。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從入門到放棄。

心血來潮的學習慾望不會讓你堅持太久。

我們需要考慮為什麼學?能夠驅動我們堅持做一件事的原因無非兩個方面:內心明確這個東西是自己很想要的,即使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另一個就是外部驅動:為了完成一項任務,得到完成任務後的獎勵。

成年人需要用任務去驅動自己,而不是興趣。

許岑老師之所以學習做飯並能做到出教程,是因為他在英國留學的經歷。英國的飯菜難吃,只有自己做飯才能滿足自己的胃口,只有自己把飯做好才能吃好,就是這樣一個簡單但明確的原因。

之所以許岑的成為老羅的御用PPT製作師,也不是因為興趣,而是職業上帶來的壓力,老羅商業上宣傳的需求,使得他不得不在自己的PPT上下功夫。

有人說,我沒有職業,除了興趣也沒有其他內心讓我去學習這項技能,那麼就放棄不學了么?

當然不是,興趣仍然是最好的老師,但他只是一個入門級老師。真正想把一項興趣用最有效的方法變成自己的一個標籤,可以選擇以教為學這個方法。如果你想半年內掌握一項技能,就假設自己半年後要教給別人,可以是出教程或者是一對一教學。這樣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任務,這會讓你學的更好。

三、解決學習過程中的拖延問題

每個人都會有拖延症。

從科學角度定義拖延症叫: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但真正患有這種病的人寥寥無幾,我們的拖延症並沒有那麼嚴重。之所會選擇拖到最後是因為:即使是最後,也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小到交作業,大到結婚生孩子,都有人在找各種理由拖延,都是因為這種事即使拖到最後,我也沒有損失。

解決這個問題許岑老師給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將任務嚴峻化,二是設定小目標,形成慣性。

想像一下,如果你要參加年底公司的年會演出,你報名的是一個獨舞,而你壓根不會跳舞,當初報名只是心血來潮,意氣用事,還剩20天時間,你就要在1000人的舞台上表演了,你還會去拖延么?

有的人可能會選擇去說服行政,取消自己的節目。排出掉這種可能,你能做的恐怕就是利用上班,睡覺的時間勤加練習了。任何人約會等其他安排都會被「我要練舞」這個理由拒絕。夠嚴峻了吧?

在練習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各種痛苦,因為目標太遠,自己走的太近。這種情況最容易放棄。明智的做法就是把目標拆分,從實現一個個小目標來做。王健林告訴我們再成為首富之前要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做其他事也是這樣。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健身,想要實現全身曲線完美的目標之前,先從第一塊肌肉開始吧!只要重複試壓,第一塊肌肉很快就會膨脹到你滿意的效果。看到自己明顯的變化,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會更強了。

四、提高專註力要從衣食住行入手

方法找對了,也能堅持了,但在做的過程中應付了事,心不在焉仍然不可能學有所成。

拿練習寫作來舉例,很多人也在堅持寫,堅持產出,但是仍然看不到水平的提高。這就是因為只投入了足夠的時間,沒有足夠的專註度。一邊寫作一邊聊微信、瀏覽網頁,很難把注意力放在思考自己的文章的結構和邏輯上,寫完了之後自己甚至不記得寫過什麼,只是意識流的在寫。

許岑老師的建議是要提高學習的儀式感,如果你學一樣東西需要工具的話,就買貴的。關於貴的標準,就是主要讓自己稍微心疼一點點,就足夠了。

貴的工具會讓你倍加珍惜你在上面消耗的每一秒鐘,會讓你覺得自己做這件事足夠重要。另外,把錢消耗在你當前需要學習的工具上,會讓你沒錢去投入到其他興趣上了,這能很好的解決興趣廣泛但很難深入學習其中一項技能的問題。

在生活上,要專註吃飯,給自己吃點好的,只有滿足了自己的口腹慾望才能專心致志去學習。

追求高質量睡眠,困了就睡,不要熬夜,追求效率而不是時間。

即使逛街,打遊戲也要專註去做,從每一件事都養成專註當下的功夫,再回到學習,你會發現腦子中沒有了妄念和雜念,只有眼前這一件事了。

五、給自己多製造反饋,學習也會成癮

很多人都愛玩遊戲,不是因為遊戲多好玩,而是因為遊戲的反饋機制及時而且精彩。

我們不愛學習,也是因為學習投入多,反饋少。

我們都喜歡和聊天及時回復,而且回復的有趣的人聊天,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給自己學習的技能製造反饋機制。可以利用文字,語音,視頻來做這項工作。

比如你學習做菜,每學會做一道菜,就把需要的食材,配料記錄下來,寫成教程發布到網上。也許沒有人看,但當你學會幾十道菜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積累出一本不錯的食譜。當別人問你學習的成果時,你不可能給每個人都做一遍你所有的拿手菜,但文字會幫你記錄和證明這一切。

再說會寫作,即使沒人看你的文章,給你評論,你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就看一看之前寫的文章,給過去的自己評論一下,鼓勵也可以,批評也可以,這都是在給自己製造反饋,幫助自己進步。

凡走過必留下痕迹,學點什麼都會有用的。

六、突破學習中的瓶頸

方法,堅持,專註力,儀式感,反饋機制都有了,也不一定能百分百成事兒。

每一項技能都有它的瓶頸,可能出現在50%,也可能出現在99%。

針對這個問題,許岑老師給出了三個建議:

首先是解決自己的心態問題,進步緩慢,被人秒殺都容易讓你產生放棄的念頭,感覺再堅持下去也不會有好的結果,這就是心態導致的瓶頸。你需要去做一些更容易的事去建立自信,然後重新投入戰鬥。

第二,擴大自己的涉獵範圍。寫作到了瓶頸就多看些自己沒看過的文章,練習樂器到了瓶頸就多看別人的演出或演奏視頻。在找不到原因之前,你需要多去感受,多對比,重新找到感覺。

第三,找到名師給自己指點。之所以遇到瓶頸,還是因為自己的高度不夠。找一個比你水平高很多的人溝通一下,很多難題都能迎刃而解,這個方法要比前兩個更有效也兼具二者的功效。

一句話總結有效學習心法:你需要合適的方法、無謂的堅持、恆一的專註力、強烈的儀式感、及時的反饋機制以及能幫助自己突破瓶頸的名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睿游 的精彩文章:

連寫什麼都決定不了,是我做過最沒尊嚴的事

TAG:睿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