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中年人的覺醒

一個中年人的覺醒

轉眼工作快三年,自己似乎有一些成長一些積累,但似乎又沒有。匆忙而又白駒過隙,始終沒有留下一絲可回溯的成長心得,彷彿坐著一輛快速列車駛過幾百公里,卻沒有對窗外的任何景象做視線停格,也沒有留下一張寫真用來回看走過的路,只記得曾經走過,並且走得很快。

記得大約十年前,高中畢業到剛上大學的一段時間,在QQ空間里喜歡寫日誌,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偶爾回看起來,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在當時生活環境下的心理活動,體會當時產生的一些迷茫、複雜的情緒,或者是一些激情的夢想,以及自己是如何在迷茫中一步步往前。但剛開始一周一篇,後來一月一篇,一直寫到大二,就沒有再更新過,朋友們似乎也從空間里消失,轉戰其他網站或者乾脆隱藏自己,不再表達,不再記錄,而當時那種豪情似乎也隨著這種記錄的習慣而消沉了。

可能你會說,不對呀,我朋友圈每天那麼多人發著生活記錄,吃喝玩樂,翻都翻不完,怎麼說不再表達呢?

朋友圈確實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但並不是記錄思想。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只是在微信里發發美食、旅遊和開心時的一些小點滴,很少有人在上面表達完整且有深度的思考的文字,就算偶爾想表達,也是在看到某篇觸動自己的文章後隨手分享罷了。雖然現在有人提倡碎片化學習,但學習是需要通過身體後再輸出才能達到效果,碎片化學習不等於碎片化輸出,要想深入整合記錄自己的思想,還是需要寫作來完成。這也是我創建此公眾號的目的,能把自己的思想記錄下來,邏輯理順,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隔一段時間回看才知道自己哪裡進步了,哪裡還是老樣子。

李笑來也說過,什麼是聰明人?聰明人腦中的概念邏輯十分清楚,而大多數人對很多事的理解都是似是而非,人云亦云。我相信聰明人的大腦也不會永遠這麼高效清晰,寫作記錄肯定是秘訣之一。十年前在空間里文章寫得飛起,十年後的今天連寫個幾百字都困難。可能工作以後寫得最長的文字就是每年年底的述職報告了,但那又能記錄你的思考么?

雖然此號上的文章剛開始肯定寫得很爛,但套用胡適的話,管他爛不爛,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就拿我這篇文章來說,可能剛開始寫的都是狗屎,邏輯混亂,語句不通,但又何妨,寫下來以後慢慢改正,一遍遍梳理,最終總會變成像點樣的犬糞,行動起來最重要。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只有開始行動了才說明真正認知到這件事的重要性,而我之前一直想著要開始寫文章,結果等公眾號建立了整整一年後才開始行動,說明我現在才真正在認知上覺得有必要開始寫了。

明年就要三十歲了,人到中年,這期間偶爾也會產生一些有價值的想法,活這麼久都沒有把自己的思想留下來,表達給別人,世人怎麼知道有我這麼個人存在?

黃執中說過,如何證明我對一件事已經懂了?就是我把它講給你聽後,你覺得自己聽懂了,而這時真正懂的人是我,你可能只是似懂非懂。這讓我想起了高中做物理練習題,上課能聽懂老師講的和自己會做是兩回事,當自己真正能把同類型的題做出來並且還能把別人講懂,才說明你是真正懂了。這也印證了古人所說的眼高手低。其實很多大道理古人早已告訴我們,但剛聽到時並不能真正體會,只有當真正經歷了某件事後才會恍然大悟。所以,有思想就去記錄,有想法就去實施,才能悟出一些道理,或許這也就是生命的意義吧!

最後說下本號的名稱「文治言趣」,取自清末翰林張元濟的一幅對聯「言或自生天趣,事當曲盡人情」,關於這幅對聯的意義解讀版本很多,我的理解是,通過寫文章記錄自己的思想可以產生極大的樂趣,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時,要儘力多角度想辦法去把事情做成。

這篇文章寫得像發刊詞,但如果直接把題目寫成「某公眾號發刊詞」,估計讀者只剩我一人了,也就無所謂表達自己想法給別人了,所以寫題目還是要有些商業頭腦,但又不能像各類謠言標題黨那麼LOW,索性就叫「一個中年人的覺醒」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治言趣 的精彩文章:

TAG:文治言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