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十二講:從『志於學』到『不逾矩

第二十二講:從『志於學』到『不逾矩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皇甫公良解讀

這節《論語》是孔老夫子在自己70歲的時候,自述他學習和修養的一個過程,也是對自己一生的一個大致總結:

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定志向要好好求學,三十歲方才自立,四十歲便可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又五十歲方懂得了天命,六十歲便可正確地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方才能隨心所欲地成為『自我』而又不越出規矩。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我們中的某些人或許就又盲目地開啟了「懟人」模式,會說「孔子也太笨了吧,15歲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現在的孩子6歲就開始求學了,將來肯定比孔子還要厲害」。這樣理解的話,就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大錯特錯了。

一個人能真正懂得自己要好好學習其實是蠻難的,可以說,現在的大多數人,已經是幾十歲的人了,也還沒有要好好學習的心思,甚至有的人一輩子也沒動過『學習』的念頭,所以,終其一生,也只是忙忙碌碌,庸庸無為而已。

三十而立

此處並非是指經濟獨立,不用再靠父母撫養的意思,而是承接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也就是說,孔子通過漫長的15年問學之路,終於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這一輩子應該走什麼樣的路了。

很多人就是因為懂了這個『立』字,方才能最終成就其偉業,成為一個大企業家的。

比如,有的人一輩子立志就只做皮鞋生意,有的人一輩子立志就只做健康管理專家,也有的人一輩子立志就只做哲學家,還有的人一輩子就立志只做一個好人等等,這就是『立』,是安身立命之『立』,指一個人有定向了,不再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但是,社會上的大部分人則是為了生存,永遠都不知道「立」,永遠都在東搞搞西闖闖,浪費著自己的大好時光。

四十而不惑

『不惑』意指不為外物所迷惑,也就是說世界上再也沒有看不明白的事情了。

每個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那些是對人有壞處的,那些是對人有好處的,到底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實意,也都能看明白了。

整個人活明白了,也不會再有什麼人和事能讓其心生迷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

『天命』的本義是上天的命令,它發源於上古時期的神學信仰,在周代成型。孔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天命觀,去掉了『天』的人格性,但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與必然性,將宗教性轉化為道德性。

「四十而不惑」,還僅僅是知道這個社會上的是、非、對和錯,卻並不能分明其中的道理所在之處。

『知天命』不僅僅是知道天命的存在,而是知道天對自己命運的安排,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走向。只有『知天命』才能隨遇而安,無為自然。孔子認為,是否知天命是衡量一個人智慧高低的標準,「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但是,敬畏天命的作用又並非就是完全聽天由命。相反,在順應天命的前提下,很多事情仍有人為的空間。比如,孔子就曾說「為政在人」,所以,孔子的天命觀實際上是儒家的一種積極有為的天命觀。

六十而耳順

到了六十歲,人變得「中庸」了,對大是大非,小是小非,都能夠平平常常的去看待。因為不惑也了天命,什麼話都聽得下去,也能辯明其中是非曲直,已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境界了,到了這個境界,當是鎮定自如,波瀾不驚,可以舉重若輕了,但是還沒有達到從心而欲的層次。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即「隨心所欲」,隨心所欲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個前提條件:『不逾矩』。『逾』指跨越、超越,『矩』指度,即範圍、尺度或者法度等,『不逾矩』,就是暗合天命,暗合道了。

當一個人本身所思所想所行所為,本身就是天命就是道時,心裡和行為上也就不會去想去做那些不合道,不合天命的事情了。

自己就是道,自己就是天命,自己就是一切,一切也都是自己,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論語》中的此節講的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逐步提高的過程,也暗指道德的修養過程並非一夕之功,需要有合理的因素,不能一下子就完成,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和鍛煉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吃貨】雲閣扒房
穿半身裙的技巧,秒變長腿星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