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楓玉閣:盤點清代中後期逐漸沒落的青花瓷特點

青楓玉閣:盤點清代中後期逐漸沒落的青花瓷特點

在清代中後期,具體也就是指乾隆朝之後,嘉慶朝到光緒時期,國力日漸衰弱,特別是在1840年爆發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在腐敗的清政府治理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當時的制瓷業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都已經是日暮西山了,遠不能和康乾三朝相比。

但是這一大段時期,也不缺乏精品,下面就來盤點清中後期各色青花瓷的特點吧

嘉慶朝青花瓷

因為時間與乾隆朝相差無幾,所以燒制出的作品與乾隆瓷幾乎沒太大區別,呈色也比較穩定。主要的器型與乾隆朝大多數青花瓷都相同,精品和優質瓷與乾隆朝的瓷器沒太大區別。青花釉的色澤少數可能稍微顯得暗淡,紋飾圖案的層次不如乾隆瓷的清晰。

嘉慶青花瓷多數都是使用的器型,如:盤、盆、碗、碟等;其中有像乾隆時仿宣德的纏枝蓮盤、仿永樂玉壺春等作品都可以說是嘉慶朝製作的精細的優質瓷。

道光朝青花瓷

道光時期主要的器型:賞瓶、錐把瓶、花盆、魚缸、燭台等,以及各類的香爐、水洗、碗、盤等。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傳世品較多,但是青花的呈色在中後期略有輕浮,不穩定。

道光瓷大多數的作品質量不是很高,用料為呈色稍偏灰、暗淡的青花。道光藍底青花瓷最明顯的特點是釉面大多都有「疙瘩釉」,在官窯器中,外部分是粉彩,內壁為青花。

咸豐朝青花瓷

咸豐留下的傳世品極為稀少,也沒有什麼創新或者特殊的作品,只有仿雍正、乾隆瓷,這已經都算是上品了,少數有呈色穩定的瓷器,但一般的青花瓷都是青灰偏暗或者淡青色,釉面也顯的不平整,施釉不均(又稱為波浪釉)。常見的器型釉:玉壺春、賞瓶、花口尊等以及碗、盤。

同治朝青花瓷

同治朝的瓷器還是有些精品的,例如仿明瓷的玉壺春就很精緻,工藝手法也很細膩,呈色也比較鮮明亮麗,色澤也比較晶瑩;但一般的青花瓷不論是官窯還是民窯都不沉穩,似有一種暗灰或者褐色的感覺。主要的器型:賞瓶、玉壺春、筆筒、花盆、碗、盤等器物。

光緒朝青花瓷

常見的器型有:玉壺春瓶、荷葉罐、茶壺、海碗、大盤、缸等物件。在當時光緒朝有大量的仿古瓷,數量很多,製作的工藝也相當的精細,特別是仿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光緒青花瓷的呈色也比前幾個朝代要好,當時的工匠用一種叫「洋藍釉」又名「碗青」釉的青花料,製作出來的仿康熙青花瓷,相仿度竟然達到了十分之七八左右。

光緒朝的青花瓷在仿康熙和乾隆青花瓷中,基本可以說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可謂是在清代晚期制瓷業中算是相當的成功了。

青楓玉閣:原創文章,經驗之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抄襲可恥,謝謝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的朋友可在底部多多留言評論、請多多支持青楓玉閣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楓玉閣 的精彩文章:

青楓玉閣:著名的「金絲鐵線」,盤點傳世的仿哥釉藝術特點

TAG:青楓玉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