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是你養青蛙,而是青蛙養你

不是你養青蛙,而是青蛙養你

蛙兒,為娘十分牽掛

被蛙奴役的人類

本文首發於總第841期《中國新聞周刊》

不知道我們身處一個什麼時代,這幾年上癮沉迷的現象層出不窮。前幾天在朋友圈雲吸貓的朋友,如今有一半都在手機上養了「旅行青蛙」,樂此不疲地在朋友圈發布青蛙發來的明信片。

為了滿足強烈的好奇心,我也不能免俗,養了蛙。下載遊戲,裝上,給青蛙起個名字。一開始,我根本不牽掛我的青蛙,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想念一隻連話都不會說的電子寵物:我明明在現實生活中就養了一隻橘貓啊。

玩了幾次,我忽然發現一個弔詭之處:旅行青蛙根本不是真正的養成遊戲,它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要你不想玩,三天不打開它也可以。青蛙在家,只會吃飯、睡覺、看書,出外就是寄明信片、帶土特產給你,偶爾有蝸牛來訪,喂一喂就好。看到有高端玩家的劇透,也是青蛙有了新朋友,一起到處旅行,一派和諧寧靜的景象,就像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所說的「用完即走」。

聽起來健康極了,但事實是什麼呢?有著不打開的自由,我卻最終沒能做到放任不管,每天平均有那麼兩三次,空閑時看到那個青蛙標識,我還是忍不住打開它,看看我的「蛙兒子」回來沒有。

為什麼沒有對比和競爭,沒有大量的時間投入,人們依然還會對青蛙遊戲上癮?心理學家邁克爾·庫克已經在他的著作《為什麼我們會上癮》當中指出,感覺美妙是來自人類身體的獎賞系統。當然,他也引用了那個著名的「老鼠實驗」:給老鼠一個連接兩個導管的按壓器開關,兩個導管里分別是普通生理鹽水和含有可卡因的生理鹽水,老鼠如果喜歡某種成分帶來的感覺,它就會一次又一次地按壓槓桿,以求重複這種美妙的感覺。

老鼠的行為,完整重現了人類成癮的過程。青蛙遊戲的道理是一樣的,表面上看,拔腿就走的自由范兒不會成為拴住你的繩索,可是青蛙說走就走,竟然在不知不覺中成全了我們扮演父母和實現自由的內心投射,並讓人不斷想去重複這一美好的感覺。

對任何事情成癮,是人類的習慣,青蛙的世界清靜安寧,我們喜歡它的自由和與世無爭,卻找不到牽掛的原因,於是一再前往,並非要在其中放置意義和連接,心甘情願地變成了「蛙爸蛙媽」,把它上升至親情和人際關係的高度。其實還是遊戲的日本製作人講得清楚:「玩家們才是被放置的一方」,不是你養青蛙,是青蛙養你。

我們還沒淪落到被機器奴役的程度,就要靠一隻青蛙替自己實現自由,終究有點太可悲。也許過不了多久,我會下決心刪除這個遊戲,坦然對自己說:世界這麼大,你該親自去看看——然後,給你的青蛙寄張電子明信片吧。

文/毛球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謝謝你,讓我徹底告別這一行
從羊到猴用了21年,克隆猴為什麼那麼難?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