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還珠格格》重播又霸屏,觀眾太念舊電視台太猴精

《還珠格格》重播又霸屏,觀眾太念舊電視台太猴精

一切又好像回到了20年前。

時隔四載再度和觀眾見面的《還珠格格》,就像在內地首播時一樣,它又贏了!

它連續榮登收視率第一的寶座,老二老三甚至被甩得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它上了熱搜,爾泰喜歡小燕子,令妃心機girl,心疼皇后容嬤嬤……

一夜之間,網友們彷彿集中找到了當年劇情里的「隱藏任務」,「有圖有真相」接二連三出現,一個全民狂歡的局面又要噴薄重現。

一部反反覆復播了20年,幾乎被「看爛」了的電視劇,時至今日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樂於捧場?

一切「魔幻之源」,都深深埋藏在1998年的那個秋天。

「糧食大豐收,洪水被趕跑;百姓安居樂業,齊誇黨的領導;尤其人民軍隊,更是天下難找;國外比較亂套,成天勾心鬥角……」

1999年的春晚,黑土大叔有了第一次當眾現眼,不,現場表演的機會。在賽詩會裡,1998年的中外大事、風雲變幻,他都瞭若指掌,作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總結。

但黑土大叔漏下了重要的一點,就是1998年10月28日首播,並創下逆天收視率的《還珠格格》。

如果幫他添上這一筆,可以概括為:「還有還珠,分外妖嬈,群眾愛看,收視之寶。」

20年過去了,還珠依然還是個寶,原因何在?

一是「收視寵兒」。

有人說,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生喜歡看,就像當年的還珠一代們那樣迷戀。

關於這點,可以從學術的角度負責任地告訴他們,「這就有點扯淡了。」

看看今天周圍的孩子,手裡拿著手機、pad、滑鼠,眼裡盯著各種連著WIFI的屏幕,還有誰知道電視是何物?

就算偶爾掃上一眼,看的也是小鮮肉的蹦蹦跳跳,又有誰會喜歡一群大爺、大媽咋咋呼呼、啰里啰嗦的愛情故事。

可以確定,現在看的大部分觀眾,依舊是當年那些迷戀它的還珠一代,他們有最好的代言詞:

那一年,我還是個少年,看了還珠格格,非常喜歡,如今邁入中年,還是要看上一看,因為它還陪著我度過了青年。

這裡面,有溫故,也有知新。

很多人在看還珠之類的重播劇時,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怎麼這個地方我沒看過?

那些似乎一下子冒出來的情節,當年沒播嗎?並不是。

1998年,看電視劇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其中一條,肯定是插播廣告多,多到廣告里找劇。

那個年代,盜版VCD還在獨寵港片,也沒有網上重播,容不得你前進、倒退或者暫停,更別說VIP特權,廣告看也放,不看也放。

無奈之下,遇到喜愛的劇,廣告就成了離開屏幕的時間,但那時的廣告也沒有倒計時,掐不準回來無縫連上的點,就會漏下一小段。

廣告多了,漏的也多,以至於每次重播時,總能看到當年沒看過的地方。

不信的話,不妨找一部當年自認為看得完整的劇試試,肯定能看出新來。

本來就想看看,每集又能看出點新情節,看著看著,不就又看下去了嘛。

GIF

二是「話題之王」。

還珠重播,關於它的各種話題又開始在網上不斷翻炒,一個個真相帝、真知姐幡然而現。

誰在炒,誰又愛看?還是還珠一代。

1998年的秋天,他們看了一部欲罷不能的《還珠格格》,恨不得去摟住同道中人,去交流它個三天三夜,但現實很殘酷,找來找去,就只有身邊的夥伴和班上的同學。

想再多點「發泄」渠道,就只能去找影視雜誌和電視報了。可這些東西,只能看,看來看去,還是別人的說法,容不得自己插半句嘴,憋得十分難受。

那時候,網路還是個奢侈物,能上網的人很少。即便一些先鋒,觸碰到可以上網的電腦,還是以個別網吧的形式存在。

當時,能看到的門戶網站,還只有搜狐、網易,新浪到年底才出現,交流沒有QQ,只有BBS和各種聊天室。

如果再趕上打字慢點,兩個食指在鍵盤上找半天,用智能ABC好不容易按出來一段真知灼見,敲下回車一看,好傢夥,那發言被刷屏刷的,相當於沒說。

用滑鼠翻翻吧,就好像廣告里的電視劇那樣,極其難找。

這對當年無處交流、無法交流,今天牢牢掌握網路話語主動權的還珠一代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那感覺就像,1998年秋天,我看到了一位讓我魂牽夢繞的姑(xiao)娘(huo),還一連看了12天,後來幾乎每年都與她(他)如期再見,但TMD,就是沒能上前,和她(他)好好說說話。

GIF

現在,交流的機會來了,再錯過就等於犯罪了。憋了那麼多年,好好說話怎麼夠,更要說點別樣的話出來。

於是,就把這些年生活中尤其是網上的所聽、所見、所學、所感,全部裝進還珠的「筐」里。當年那些正著聊角色、聊劇情、聊人物感情的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切都得反著說,越顛覆越好。

狂歡,就這麼開始了。

GIF

接下來,似乎可以從「學術角度」探討一下這事了。

其實,不光還珠,每個假期,《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亮劍》等,總能如約相見,屢屢成為贏家。

與其說有人喜歡懷舊,更深一些,其實是大家需要確定性的東西。

以還珠一代而言,到青年之前,還生活在一個確定的時代:那個時候,哪個節點可以穿上新衣服,一年能吃幾次麥當勞、肯德基,家裡什麼時候能分到房子,什麼時間可以出行,都是確定的。

作為確定的娛樂方式,一年能看幾部電視劇也是確定的。特別是黃金檔,從《白眉大俠》到《甘十九妹》,從《神鵰俠侶》到《天龍八部》(均為港版),哪一部不是霸佔各大衛視的局面?

那時,能做到頻道換而節目不換的,除了新聞聯播,還有這些電視劇。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說是社會變化也好,年齡變大也罷,生活里出現了太多的不確定。吃喝玩樂,衣食住行,能選擇的太多太多,以至於不知道該怎麼選,選哪一個才好。

有時候,選擇太多,還不如就一個選擇。

當在不確定里無所適從時,人們需要去抓牢那些曾經確定的東西。

這些電視劇,與其說經典,還不如說是曾給了大家一段舒適而又確定的時光——

西遊不僅是西遊,而是那個無知的童年;

GIF

還珠也不是還珠,而是那個懵懂的少年;

GIF

亮劍也不是亮劍,而是那個熱血的青年;

GIF

如果再往下加,或許還可以續上潛伏、甄嬛傳、琅琊榜,那些職場里刀光劍影的中年……

還珠重播,蘇有朋說,自己又被打回原形。

「原形」需要單獨畫出來作為重點,因為與確定性有關。

重播劇喜歡假期,因為它是個容易回家的日子,尤其是春節。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意味著美滿,回家意味著團圓,更重要的是,回家意味著又回到了那個確定性的港灣。

因為家還是那個家,爸還是那個不善言辭的爸,媽還是那個愛嘮叨的媽,三姑六嬸還是喜歡問東問西的三姑六嬸,網路還是那個「E」……

一切都和離開時那樣,沒什麼改變。這很確定。

當然,作為過年在家最大的娛樂活動之一,電視還是那個電視,頻道還是那些頻道,就在「眾神」紛紛歸位之時,滿懷期待的你打開它,能忍受裡面播著的竟不是《還珠格格》?!

簡直是亂彈琴嘛!!!

電視台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尤其是那些拿到獨家版權的電視台,面對那些絞盡腦汁,努力變著花樣取悅觀眾的競爭對手,自然不會錯過放大招的機會:「我們鄭重承諾,絕對要率先使用《還珠格格》!」

雖然做法很雞賊,但卻拿它沒辦法,有一幫喜歡確定性的人撐著,收視率自然要樂開花。

最後還想再說一句,對於那些確定性的電視劇,在它們的追逐者還有話語權的時候,千萬別去翻拍,不管質量好壞,都是在太歲確定性的頭上動土。

結果就是,沒事找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這部被禁的臟片,卻有最乾淨的李小璐
女人做個夢都要被封殺,印度這個直男癌國家還有救嗎?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