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歷史塵封的名將世家:其功勛、忠勇遠超楊家將百倍,國人卻大多沒聽說過

被歷史塵封的名將世家:其功勛、忠勇遠超楊家將百倍,國人卻大多沒聽說過

原標題:被歷史塵封的名將世家:其功勛、忠勇遠超楊家將百倍,國人卻大多沒聽說過


神箭震天山——大漢軍魂與耿恭的救贖(11)


這個家族就是東漢 一朝的耿氏家族,耿家將。其代表人物為東漢開國名將 耿弇,東漢軍魂的締造者耿恭,還有為大漢終結北匈奴的最大功臣耿秉。


其中 耿弇之軍事能力與戰績堪比韓信,有差也不會差太多。


其中耿恭之忠勇節義堪比岳飛,事實上岳飛就是耿恭的鐵杆粉絲,為此還給耿恭寫過歌頌的詞句。

其中耿秉的歷史貢獻堪比衛青霍去病,當然名氣就差遠了。


首先來說耿弇。


想當年王莽之亂群雄並起,劉秀兄長因功高蓋主被更始帝劉玄所殺,他只能帶著一個「大司馬」的空名號跑去河北,說是去鎮慰州郡,其實就是去逃難了,手底下一個兵都沒有,還想管的動河北各地那些實力雄厚的割據勢力?結果處處被人追殺,關鍵時刻,還是耿弇仗義相助,說服了父親上谷太守耿況及漁陽太守彭寵二郡兵馬歸順了劉秀,並率領這支天下無雙的騎兵勁旅——六千幽州突騎,一路為劉秀斬首三萬,攻下河北二十二縣,這才讓劉秀得到了打天下的第一筆大本錢。後來他又決策河北,審料成勢,勸劉秀脫離更始單幹,史論此策鼎定天下、當可比韓信論項王。



數年後,24歲的耿弇又立大功,竟然不到十日就以數萬兵馬滅掉齊王張步二十萬兵馬,全定燕齊,為東漢帝國打下了半壁江山,劉秀不禁對耿弇說道「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勁敵,其功乃難於信也。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竟然說耿弇比韓信還厲害,雖然稍微有些過譽,但可見劉秀對耿弇的由衷欣賞,要知道劉秀本身也是一個軍事大家。


據《後漢書》載,耿弇決策河北,定計南陽,收集燕卒,克拔齊疆,其數年征戰之間,共平郡四十六,拔城三百,未嘗一挫,其作風剽疾,有氣敢任,奇謀精妙,弓馬無雙,真可說是一個韓信與霍去病的集合體。


但如此一位牛人,如果不是精通東漢歷史的達人,一般歷史愛好者,又有多少人知道?


韓信光芒萬丈,兵仙美名傳萬世;耿弇卻默默無聞,獨留功績在青史。令人唏噓。


第二位我們來說耿恭。


事實上,耿弇一家子都將軍,他的弟弟耿舒曾率兵攻取代郡,轉而又擊退五校流民軍二十餘萬人,並平定彭寵之亂,斬殺匈奴二王,封牟平侯。另有弟耿廣、耿舉,耿國都是東漢將領,官至中郎將。其中耿廣又生了個很牛的兒子,耿恭。


圖:天山腳下的耿恭雕塑


耿恭一生最大的偉業,就是堅守西域。東西漢之交,天下大亂,西域也脫離了中國的控制,投入匈奴的懷抱。於是東漢朝廷派遣軍隊重新控制西域,並命校尉耿恭率數百兵馬屯駐於此,不料匈奴大軍又捲土重來,耿恭乃以單兵固守西域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而。匈奴單于妻以公主、封以王爵而誓死不降;前後竟堅持數載,殺傷醜虜數千百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最終僅剩十三將士歸玉門,其節義震撼古今,振聾發聵,喚醒天下,大聲宣布了大漢民族之不可戰勝,因而徹底擊垮了北匈奴的戰鬥精神。


你想想,單于親率數萬兵馬,竟奈何不了耿恭數百兵馬,還讓耿恭等十三人全身而退。這對於匈奴的民族自信心,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這個稱霸亞洲數百年的強悍民族,從此也就對對前途喪失了希望,最終絕望西遷,去搞歐洲人去了。


此後班超能以三十六人堅守在西域經營數十年,最終全定諸國,締造絲綢之路;可以說靠的就是耿恭精神的感召,靠的就是耿恭精神對諸國的震撼。


耿恭堅守西域期間,糧盡援絕,匈奴派人勸降,願妻以公主、封以王爵;如此厚利,卻被耿恭斷然拒絕,並一刀砍了匈奴特使,在就在這城樓上表演「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給匈奴人看,據說當場就嚇哭了很多匈奴人。


千載之後,北宋名將岳飛因仰慕耿恭,乃因其典而作下千古詞句《滿江紅》!



如果說劉秀中興了大漢帝國,那麼耿恭就中興了大漢軍魂!


然而,如此偉大之人物,本應封侯以勵將帥;然而漢章帝只將其提拔為長水校尉,又讓他去隴西平定羌亂,耿恭一戰而勝,收服諸羌十三部;然而在此關鍵時刻卻又遭到外戚馬氏陷害,被誣「不憂軍事」下獄,後來皇帝還是看在耿氏滿門忠烈的份上才放了他,而將其貶回原籍,永不敘用。

如果說敗軍之將李廣還一直埋怨自己沒被封侯,那耿恭豈不大大冤枉?


李廣身後還有無數歷代文人墨客粉絲們的同情慨嘆,耿恭呢?


小生翻遍唐詩宋詞,詠嘆耿恭的章句幾乎沒有。


如果說關羽於戰敗之際能為曹操之誘惑而不動心,便為忠義之武聖!耿恭呢?


耿恭於少水無糧百死之地獄絕境堅守一年有餘,竟面對匈奴王爵之誘惑而放棄,這豈不比「內戰英雄」關羽之道德精神強出多少!!


又,同為民族英雄,岳飛所面對之困苦境況比耿恭不知好上多少?


為何偏偏耿恭,默默無聞,鬱郁而卒、被人淡忘?


第三位,我們來說說耿秉。


通曉漢朝歷史的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說的是漢朝與匈奴三百年戰爭中兩次最偉大的記功事件。其中封狼居胥的是霍去病,而勒石燕然的是竇憲。但事實上,竇憲只是搞搞宣傳和後勤,真正的硬仗是耿家將打的,確切的說,是耿弇弟弟耿國的兩個兒子耿秉和耿夔打的,正是他們,一起讓稱霸亞洲數百年的匈奴,走向終結。


我們先來看看耿秉的功勛有多大。


漢朝與匈奴重奪西域,就是在耿秉振臂高呼下打響的第一槍,這一戰耿秉深入天山,斬首數千級,打的車師王摘去王冠,抱住耿秉馬腿投降。耿秉因此被拜為征西將軍。


十餘年後,東漢與匈奴的最後一仗,同樣也是耿秉打響,他告訴皇帝:「昔武帝單極天下,欲臣虜匈奴,未遇天時,事遂無成。今幸遭天授,北虜分爭,以夷伐夷,國家之利也!


於是,竇憲與耿秉各率兵四千出塞,而遣耿家將中的後起之秀耿夔、耿譚(耿秉之弟)與北匈奴單于戰於稽落山,大勝之,並一路追亡逐北, 直打到私渠比鞮海(今蒙古烏布蘇諾爾湖),大獲全勝,前後共斬首名王以下一萬三千級,繳獲馬、牛、羊、橐駝等牲畜百餘萬頭。北匈奴八十一部總計二十餘萬人向漢朝投降。兩年後,左校尉耿夔又率輕騎八百,出居延塞五千里(打破中國本土軍隊遠征記錄),至金微山將北單于殘部團團圍住,一場大戰,斬捕其母閼氏、名王以下五千餘級,並繳獲其所有珍寶財畜,只北單于與少數部眾逃脫,不知所終,據說是一路跑到歐洲去了?


至此,漢朝與匈奴三百年馬拉松般的戰役宣告終結,北匈奴滅國。


仗雖然是耿家將打的,但能裝逼的確是皇帝的大舅子竇憲。他竟藉此大勝出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命班固刻石勒功,大造豐碑,留下一篇冠冕堂皇、傳耀千古的華彩銘文:「鑠王師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於是,竇憲被拜為大將軍冠軍侯(當年霍去病之爵位),食邑二萬戶;而耿秉只封美陽侯三千戶,並被削去兵權而任光祿勛,不久又因多年征戰而積勞成疾,乃至病逝。耿秉在邊關多年,驍勇善戰,愛惜士卒,在蠻夷中頗具威信,他去世後,南匈奴舉國發喪,人人號哭,或至刺面流血,以其祭奠耿公之英靈。


以八百騎縱橫萬里而覆滅北匈奴的蓋世功臣耿夔,則被封為粟邑侯,後又歷任邊郡太守、度遼將軍,與貊人、鮮卑等異族數戰,多有戰功;並曾率軍攻入高句麗王國,大敗朝鮮人。但後來耿夔也被人控告下獄,出獄後不久老死家中。


耿恭、耿秉、耿夔幾兄弟雖然遭受不公待遇,但耿家將的輝煌並沒有就此完結。


耿恭的兒子耿溥,後任京兆虎牙都尉。漢殤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在丁奚城討伐叛羌時陣亡。耿溥的兒子耿曄,在順帝時任烏桓校尉,曾率部大破鮮卑十萬大軍,威震塞北。耿氏滿門忠烈,代代相傳,相比於北宋楊家將如何?相比於西漢李廣一家又如何?

此外,還有些功名不顯的耿家忠烈也令人欽佩。如耿弇之子耿忠,生下來就是萬戶侯,但也毅然從軍,而以騎都尉擊匈奴於天山,有功。又如耿秉的曾孫耿紀,雖為曹操信臣,卻始終忠於大漢,乃起義兵而誅曹操,兵敗被殺, 夷三族。


據不完全統計,曆數東漢兩百年,耿家總共培養出了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數十百人。這樣一個超級名將世家,絕對算是中國第一名將家族。范曄說三代為將,道家所忌,名將世家到後來一般都沒好下場;然而耿家N代名將,卻世世代代功勛卓著而善始善終。因為他們以暴制暴、以殺止殺,卻從不妄戮一人,這才是保家衛國的正義力量!



然而這樣一個超級名將家族,為何也是默默無聞??一百個國人之中,能有十人知道耿家將嗎?


我看不見得有這麼多。


歷史人物活著時候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死了,竟依然存在不公正。學界的冷淡,後人的漠視,在天若有靈,漢家戰魂的雙眼恐怕永遠難以闔上。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總是讓我們的英雄在流血之後,還要流淚?


如果這篇文章的點擊率沒能超過一百萬,我都感覺對不起我大漢耿氏一門英烈。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歷史上那些耀眼的光芒,總是多在竇憲這些能裝逼的人身上停留;默默無語的鐵血軍人,永遠默默無聞。


其實,曆數整個東漢一朝,馬家、竇家等外戚集團幾乎把持了東漢朝所有封侯之途,不可諱言,他們名下也有很多卓越戰功;但是,在我的名將字典里,他們無法流芳。因為,在耿家將們所樹立的真正鐵血漢軍魂之下,他們因人成事,平庸且渺小,自私而腐朽,堪稱軍人之恥辱,遺羞萬年。


有時候,你認為你創造了歷史,其實,你只是恰好被歷史與命運選中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該國內戰七八年,美俄歐及中東全攪進來,民眾自焚於聯合國分部
強攻庫爾德—土耳其這次真要跟美國翻臉了?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