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印會河整理:一張圖展示所有脾胃病治法和用方

中醫印會河整理:一張圖展示所有脾胃病治法和用方

I導讀:印會河老是1957年奉命帶領江南一批中醫人才調入北京中醫學院工作的,小編看到此圖,彷彿就看到了印老為了教學而刻苦總結、埋案工作的身影。對於我們複習基礎知識,實在太有幫助了!(編輯/王超)

消化道疾病

作者/印會河 主編/侯振民、王世民

消化道疾病首先分胃和腸,胃腸同是六腑,主通主降,故六腑多以不通不降為病。其次,肝膽之病,也是與消化有關的,須並及之。

再有,中醫以脾胃相表裡,故消化道病中之虛證,有以脾虛名之者。脾為五臟之一,主升主運化,故消化道之虛證又常按脾虛治之。這是消化道病的大體情況。

消化道病的主症如何抓?首先要了解有關臟腑的功能及特點。如:

胃主降主納,故見噯氣、嘔吐(包括泛酸)以及不飢納少、胃脘脹悶、疼痛等癥狀。潰瘍病、胃炎、十二指腸炎、胃神經官能症、胃痙攣以及各種食道病等,基本上都屬於胃病範疇。

大腸主排除糞便,故凡便垢不爽、便膿血、里急後重、便燥結、下稀水等等,包括各種結腸病、闌尾炎、痢疾、腸梗阻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大腸病的範疇。

脾主升主運,故一般瀉利、腹痛腸鳴、便粗溏等,則多由脾虛引起。

肝膽病,基本上是指現代醫學上的肝病膽病而言,包括了傳染性肝炎、無黃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晚期肝硬化、膽囊炎、膽石症、膽道感染等等。

抓主症就離不開以上種種問題。下表分述之: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摘自《印會河抓主症經驗方解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中醫書友會編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節氣大寒:一歲傲骨一青松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