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態涼,茶未涼

世態涼,茶未涼

靜心聆聽

第十二篇 茶

人間天堂——杭州

前言

茶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擁有物質生活的屬性;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又難以迴避時代的烙印。當朔風怒號,裹挾著凄愴的胡笳吹散宋詞的天籟,一彪蒙古鐵騎呼嘯而過,踢碎了宋人的兔毫茶盞。風住,雨停;宋亡,元興,茶飲雖然保有解酲止渴的功能,其文化蘊涵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自夏以降,王朝更替並不鮮見。對普通大眾而言,「城頭變換大王旗」不過是「兄弟鬩於牆」的各擅勝場,輪流坐莊,大可「不知秦漢,無論魏晉」。而蒙元代宋卻宣告了原始意義上「中國」的戕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有元一朝,文明的漢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人分四等,漢居其末,即便是那些能治國安邦的文化精英,統治者也同樣極盡輕慢。元初取消科舉制度,徹底斷送了文人的升遷之路,還明確規定,漢人為官為吏都只能作副職,迫使大批文化精英返身向下,混跡民間,客觀上促進了市井文化的發展。與此同時,這些文化精英也從民間汲取著豐富的營養。

機緣巧合,大雅遭遇大俗,共同孕育了元曲這朵文學奇葩。與元曲緊密相合的茶文化,發展到元代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首先是制茶工藝發生變化。從唐到宋都是以團茶(餅茶)為主,到了元代,散茶迅速崛起,成為市場主流,團茶則僅僅作為貢茶存世。其次,烹茶技藝化繁就簡。唐宋兩代,尤其宋代,烹茶不僅過程繁瑣,對技藝的要求也非常嚴苛。隨著元代散茶的大量出現,出現了簡單的沖泡法。而這一方式促進了茶文化的普及,「稚子和煙」燒水泡茶的情景時常出現。所謂「開門七件事」的說法,就始於元代。

從今天起,我們通過對五首元曲小令的精細解讀,進一步還原有元一朝的茶飲文化,以及從茶飲中折射出來的歷史風貌。

第十一回 詩酒逞風流

莫羨富陶朱

01

原文

張可久《【雙調】水仙子·山齋小集》

玉笙吹老碧桃花,

石鼎烹來紫筍芽,

山齋看了黃筌畫。

酴醿香滿把,

自然不尚奢華。

醉李白名千載,

富陶朱能幾家,

貧不了詩酒生涯。

2

注釋

小集:小型聚會。

碧桃:桃樹的變種,只開花不結果,屬觀賞植物。一個「老」字則點明了時值暮春。

石鼎:石制的煎烹器皿。紫筍芽:一種名貴茶葉。

黃筌:五代畫家,善畫花鳥,有《寫生珍禽圖》傳世。

酴醿:花名,有濃香,果實可釀酒。

陶朱: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相傳他功成身退,攜西施泛舟五湖,後至陶地經商致富,人稱陶朱公。

3

白話翻譯

悠揚的玉笙曲中迎來了與我有著同好的客人。暮春了,看這一樹的碧桃花已漸漸凋零,飄落枝頭,如何能挽住春色? 在石鼎中注入清澈的山泉水,烹茶待客;在齋中掛了黃筌的畫,渾然忘我。茶香,畫美, 更有暮春時節盛開的酴醾花芬芳醉人,染得衣袖間都是清香。你可知道,天道自然,注重的是返樸歸真、遠離奢華。想那李白醉酒後傲視權貴、風流瀟洒,千百年來被人們傳誦;陶朱公富可敵國,仍舊不眷戀紅塵,隱居五湖。現在,只要有詩有酒有清茶,我還在意什麼貧窮與通達呢?

4

炎涼屠解

碧桃飛落玉笙揚,

石鼎烹煎龍團香,

黃筌畫作靈禽動。

酴醾蝶戲蜂,

山家雅趣天成。

醉李白得仙名,

富陶朱逸湖江,

詩伴酒說甚窮通。

5

病貓吟

詩也罷,茶也好,都是文人的心頭愛物。如果說酒能使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們暫時忘卻貧困與壓抑,那麼茶則能把我們帶到氤氳著山林野氣的輕靈世界中。

在張可久筆下,一次暮春的文人雅集,芬芳了齒頰。這次雅集,以品茶為核心活動。詩人談到了煮茶的器具——石鼎渾厚樸拙,加上烹茶的用水——山泉清冽宜人,二者可謂相得益彰。詩人還談到了品茶的環境——齋中牆壁上黃筌的花鳥畫與林間的花鳥相映成趣;在碧桃樹下,酴醾香中,品味這一盞清茶,怎能不心曠神怡,物我兩忘呢?

元代烹茶法由繁入簡,更崇尚自然質樸。張可久的這一盞清茶也是大雅不雕,返璞歸真。茶香中有山林飄渺之氣,輕靈可人;有鮮花芬芳之氣,天真浪漫。說到這裡,不禁想起了《紅樓夢》中妙玉在庵中請黛玉、寶釵、寶玉喝茶的一幕,與張可久的雅集 相比,妙玉多少有些矯情了。妙玉不僅對烹茶的水,對茶具、器皿、煮茶乃至於飲茶的方式都大有講究。她說積年的雨水煮茶為「輕浮」,潔白的雪才能配得上一盞好茶。當然,曹公如此一番描繪,說到底不過是為了符合妙玉冰清玉潔、纖塵不染的形象而已。儘管如此,兩相對比之下,張可久的這盞文人茶更顯得親切熨帖了。

細思量,誰不是天地間的過客?浮生如夢,就讓張可久的這杯清茶陪伴我們,茶詩趁年華吧!

6

備註

張可久(約1270年—1348年),號小山,慶元(今浙江寧波)人,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現存作品有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套,居元人之冠。《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十二回「破船走風漏雨,七件缺東少西」。

第十二回 破船走風漏雨

七件缺東少西

01

原文

周德清《雙調·蟾宮曲》

倚篷窗無語嗟呀,

七件兒全無,

做甚麼人家?

柴似靈芝,油如甘露,

米若丹砂。

醬瓮兒恰纔夢撒,

鹽瓶兒又告消乏。

茶也無多,醋也無多。

七件事尚且艱難,

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2

注釋

篷窗:小篷船的窗戶。嗟呀:嘆息。

七件兒:即柴、油、米、醬、鹽、茶、醋。

「柴似靈芝」三句含兩層意思:首言其市價昂貴,又表其家裡稀有。

夢撒:沒有了,與下句「消乏」同義。

折柳攀花:指眠花宿柳。

3

白話翻譯

坐破船倚篷窗,形容枯槁空嗟嘆。船無四壁,食不果腹,這樣的人家真新鮮。柴比靈芝貴,油如仙露少,米如丹砂稀可數,粥作明鏡照。醬罐罐險刮下窟窿,鹽瓶瓶又照見尊容,茶缽缽三捏兩撮,醋罈壇半點一星。七件事已是手忙腳亂,還做甚夢醉眠花間?

4

炎涼屠解

卧浮宅黃瘦懨懨,

時過亭午,鍋冷爐寒。

柴比瓊枝,油如龍涎,

米似仙丹。

醬瓮兒颳了三圈,

鹽瓶兒直須倒翻。

茶罐朝天,醋壺也干。

七件事不得周全,

想什麼醉眠花間。

5

病貓吟

蒙元時期,文人、尤其是漢族文人被打壓到社會最底層,這在造成元代文人生活困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元代戲曲的發展。這首《雙調·蟾宮曲》,正是元代著名音韻學家周德清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對自己、乃至文人士子清苦窮困生活的描寫和自嘲。

在這首小令中,茶不再是參禪悟道的神品,而是作為開門七件事之一的生活必需品。然而,就是這生活必需品,詩人也是「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瓮兒恰纔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茶也無多,醋也無多」。可見其生活的窮困與窘迫。即使在這樣窘迫的生活中,詞人仍掛懷折柳攀花的風流儒雅,這自嘲中透露的樂觀,讓讀者也不由得莞爾一笑。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縱觀詩壇,從家徒四壁,猶能超然洒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茅屋為秋風所破,猶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胸懷的杜甫;到食不果腹尚能作詩自嘲的周德清,何嘗不是魯迅先生筆下「真正的猛士」!

詩人對於痛苦有「一有、二知、三受」的體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知識分子,從來都不缺乏安貧樂道的情懷。而超脫個人的窮困和窘迫,甚至享受窮困和窘迫,關注天下蒼生疾苦,更體現了中國正直文人的勇氣與胸襟。但從另一方面講,對文人的折騰、磨難、傾軋乃至迫害,對文化和精神的蔑視,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劇。焚書坑儒的始皇帝,其創立的大秦帝國二世而亡;對文人極盡輕慢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其一統天下的蒙元王朝不足百年,這些無不都從反面印證了:文化和精神雖然無形,但其力量卻是無比巨大的!

6

備註

周德清(1277年-1365年),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工樂府,善音律。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為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終身不仕,享年八十有九。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十三回「茶鼎梅梢雪,枕邊松窗月」。

第十三回 茶鼎梅梢雪

枕邊松窗月

1

原文

喬吉《雙調·錢絲泫》

避豪傑,隱岩穴,

煮茶香掃梅梢雪。

中酒酣迷紙帳蝶,

枕書睡足松窗月,

一燈蝸舍。

2

注釋

豪傑:此處為貶意,約同於強人,當指代元朝權貴。

中酒:即醉酒。

紙帳蝶:意同莊周夢。

蝸舍:蝸牛的居所,呼應首句之「岩穴」。

3

白話文翻譯

我避世,不屑與權貴結交,獨自隱居在山上的一處岩洞。冬日裡煮水烹茶,那茶香瀰漫在落雪的梅花樹梢上,梅香與茶香的融合,就像我內心散發孤傲的芬芳。詩酒花茶的生活,給了我一種自由洒脫,喝醉了酒,那夢裡的美景讓我如痴如狂。我甚至可以枕著書,映著松窗外的月色睡到自然醒。這種閑散的生活,恰恰是有一盞燈就可以照亮的小舍就可以給我的,滿足於安貧樂道、親近自然,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啊!

4

炎涼屠解

破籬樊,傍林泉,

雪沾梅朵烹香荈(chuǎn)。

杯泛泥頭釣百篇,

月灑枕邊究離坎,

星沉河漢。

5

自注

籬樊:意同囚籠,喻指俗世的羈絆。

梅朵:即梅花。

荈(chuǎn):採摘較晚的茶。

泥頭:泥封壇口的陳酒。

百篇:喻詩作。酒有「釣詩鉤」之稱。

離坎:《易經》中的卦名,此處代指《易經》。

6

病貓吟

這首元曲所描摹的是茶酒,抒發的卻是作者的情懷。

第一句是作者的處世態度和現狀:不願意親近權貴,而是住在山上的僻靜之所,道出了作者本身是以隱士的姿態存在的。第二句一語雙關,表面上說的是茶香的瀰漫,實際上描寫的是自己作為隱士的高雅、品格的高尚。梅與茶的結合,是一種孤絕的美。用「掃」這一動詞,生動地展現出了一幅動態的畫面,這幅畫中有茶香、有梅紅,有動有靜,清麗自然。文人離不開茶,亦不能沒有酒,第三句就提到了酒醉,醉酒後的夢像「莊周曉夢」一樣美好,頗有點「草堂春睡足」的味道。第四句直接描寫自己作為讀書人,以書為友的生活,而「松窗月」是多麼美妙的景色啊,不禁使人聯想起了林逋的「梅妻鶴子」。最後一句點明自己所居住的陋室,乃一燈就足夠照亮的小室,足可見作者安貧樂道、高雅脫俗的的生活態度。

7

備註

喬吉(1280年—1345年),元曲作家。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1345年病卒。其散曲作品風格清麗典雅,與張可久齊名。李開先贊其:「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十四回「老九寫廣告,茶湯肚難飽」。

第十四回 老九寫廣告

茶湯肚難飽

1

原文

李德載《陽春曲·贈茶肆》

茶煙一縷輕輕颺(yáng),

攪動蘭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賽維揚。

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2

注釋

茶煙:茶水的熱氣。颺(yáng):意同「揚」。

蘭膏:澤蘭煉成的油,可點燈。此處應指流行於元代的蘭膏茶,約同於酥油茶。亦可理解為煎煮茶所生的茶湯之浮沫。

賽維揚:賽,另有版本作「勝」。維揚是揚州的別稱。

3

白話翻譯

一縷茶煙輕輕地飄揚,攪動著的蘭膏茶四座皆香,烹茶人的手藝在揚州技壓群芳。我可不是說謊,不信你就下馬來親自品嘗。

4

炎涼屠解

茶煙裊裊祥雲淡,

翠盞堆珠氣若蘭,

哪家技藝能如咱?

不是炫,且試兩杯鮮。

5

自注

兩杯鮮:即兩杯茶。

6

病貓吟

「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誇俏。老天不肯辨清濁,好和歹沒條道!善的人欺,貧的人笑,讀書人都累倒。」這是元代無名氏文人發出的沉重哀嘆。由此可見「八妓九儒十丐」的排序絕非危言聳聽,李德載落魄至此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位仁兄比周德清還窮。周德清好歹有隻破船,而這位純粹流落街頭了。曲作者,李德載,元代人。生卒年月及籍貫生平均不詳,約1317年前後在世。傳世之作僅有一組《贈茶肆》十首小令。據此我們大概可以推知:他是一位生活在社會下層的知識分子,經常出入酒坊茶肆,與茶肆主人關係稔熟而親密,對茶情有獨鍾。十首《贈茶肆》組曲,全是誇讚茶肆中茶是如何之美的,可以看作是他為茶肆所作的免費廣告。在這裡我們選取十首小令中的第一首加以簡要介紹。

首句「茶煙一縷輕輕颺」,是說烹茶時那熱氣絲絲縷縷輕輕飄蕩。「攪動蘭膏四座香」是寫烹茶時把蘭膏加入茶中,加以攪動使其均勻,那茶便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四座皆香,引得茶客們一陣嘖嘖稱讚。這兩句通過視覺和嗅覺寫烹茶的情景。「烹煎妙手賽維揚」直接誇讚烹茶師制茶技藝在揚州城無人能比,技壓群芳。這是對烹茶師的高度評價,更是對此店的大力推銷。「非是謊,下馬試來嘗」,這最後兩句詩人情不自禁地為店家出面,招徠叫賣,請人品嘗,強調了前面內容的真實可信,也是進一步誇讚茶館中的茶。這首曲子前兩句是敘寫,然後在此基礎上議論。運用當時下層人民的口頭語言,明白暢達,十分通俗,又是那麼親切清新,俗而不野。以俗語寫雅事,具有清新明快自然的風格。別忘了,這一切都是詩人心甘情願免費為茶肆做的廣告喲。

7

備註

李德載,名、籍貫、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1317年前後在世。工曲,存《贈茶肆》小令10首。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十五回「無名無利亦無憂,有飯有茶更有酒」。

第十五回 無名無利亦無憂

有飯有茶更有酒

1

原文

吳弘道《【雙調】撥不斷·閑居》

泛浮槎(chá) ,寄生涯,

長江萬里秋風駕。

稚子和(hé)煙煮嫩茶,

老妻帶月炰(páo)新鮓(zhǎ)。

醉時閑話。

2

注釋

泛浮槎:指泛舟漫遊。

和煙:置身炊煙、蒸氣之中。

炰:蒸煮。鮓:腌漬的魚。

3

白話翻譯

秋風浩蕩,我帶著老伴,領著幼子,盪一葉扁舟,泛遊於碧波蕩漾的大江之上。寄生涯於江湖,遷志趣於自然。疏淡宦情,遠離名利,逍遙悠閑。

月亮升起來了,在煙霧繚繞中,小兒在小爐前精心烹調茶水,老伴兒在月光籠罩下烹煮新得的淹鹹魚。幾分醉意中,品一口香茗,再與家人拉拉家常,閑情悠悠,樂不可支。

4

炎涼屠解

窄篷船,把家安,

西東左右隨風轉。

小子爐前煮月團,

老妻灶下烹粗飯。

酒多言淡。

5

病貓吟

吳弘道共寫過四首《撥不斷·閑樂》,《泛浮槎》是其中的第一首。這首曲子用非常樸實而細膩的筆法,勾勒出了一幅小桃源的美景。

吳弘道的小桃源,是以駕御「長江萬里秋風」的氣魄和胸懷,盪一葉小舟,挈婦將雛,寄游於浩渺的碧波上。遇汀洲則泊船繫繩,捕魚撈蝦。小桃源的生活不止限於戶外的悠遊,還有屋內的尋常生活。「稚子和(hé)煙煮嫩茶,老妻帶月炰(páo)新鮓(zhǎ)」,看這滋潤的生活,既有幼子於煙火繚繞中燒火煮茶,又有老妻烹煮鹹魚,舉案齊眉,服侍周到。若是喝個酩酊大醉,再用香茗中和一下,「醉時閑話」里,甜話、咸話、苦話、笑話,還有不著邊際的吹牛大話,當是口若懸河,樂不可支了。

從以上小桃源的勾勒中,也不難看出元朝文人社會地位的低下。滿腹經綸的社會精英,竟然斯文掃地,淪落到依靠虛幻生活的地步,元朝如果不是一個短命的王朝,那才怪呢!

6

備註

吳弘道(生卒年不詳),字仁卿(一說名仁卿,字弘道),號克齋先生。蒲陰(今河北安國)人。

熱飲里的凄涼

——五首茶飲元曲綜合賞析

蒙元一朝,對眾多文人士子來講,絕對是一個極度黑暗的朝代:科舉廢除,人格屈辱,社會地位低賤,生活窮困潦倒。就連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雖不至於被完全剔除,但每一樣都在縮水。為此,那些煎熬中的文人士子,有的在自己的曲子里描繪出一幅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美景,有的則直面生活的凄苦。以至於,在香氣飄逸的茶飲里,始終有著揮之不去的憂鬱和凄涼。

張可久筆下的《【雙調】水仙子·山齋小集》來看,這些文人士子,既非居廟堂之高,亦非處江湖以遠,只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身處無人問津的深山小寨。「玉笙吹老碧桃花,石鼎烹來紫筍芽,山齋看了黃筌畫」,看這雅集,自然少不得「酴醿香滿把」。就其生活來講,玉笙悠揚,碧桃綻放,石鼎烹茶,紫筍金芽更清香四溢;山齋里更有黃筌的名貴字畫,當然還有酴醿香酒,怎能不讓人口涎若河?如此生活「自然不尚奢華」,畢竟是世外桃源。「醉李白名千載,富陶朱能幾家,貧不了詩酒生涯」,既然有詩曲伴酒,還有紫筍金芽飄香,哪還管什麼貧窮富貴、窮困通達,只是在那看似洒脫的笑容里,團團打轉的則是酸澀的淚水。

喬吉的《雙調·錢絲泫》,勾勒的依然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避豪傑,隱岩穴,煮茶香掃梅梢雪」,遠離權貴富豪,置身隱岩窩穴,置爐煮茶,香侵心脾,再賞梅梢堆雪,該是何等愜意的生活;「中酒酣迷紙帳蝶,枕書睡足松窗月,一燈蝸舍」,把尊醉酒,酒醉夢蝶,詩酒相伴,枕書入夢,唯有松間月、室內燈,交相映輝。然而,如此愜意的世外桃源,並非遠離塵世的歸隱,而是前途堵塞、文人士子毫無進取之路的想像和虛幻的勾勒。在這顆安貧樂道的心裡,充溢的卻是對世道不公和整個社會進程扭曲的不滿。

李德載的《陽春曲·贈茶肆》,將茶肆描摹得令人陶醉,甚至達到了讓嗜好茶飲者變賣家產、小妾送人,以換取一杯香茗的程度。「茶煙一縷輕輕颺yáng),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賽維揚」,這是一幅怎樣的美景:茶鼎下是紅火藍焰,茶鼎內是蘭膏飄香,更有那烹茶妙手,國色天香,舉止優雅,一舉手一投足,真是令人銷魂!即使是奢華的揚州,能有幾人比肩!給人的感覺是一幅至臻至美的茶肆畫卷,後面還有一個令人垂涎的小魚餌,「非是謊,下馬試來嘗」,言語鏗鏘有力,更充滿茶香。這位大咖自然為茶肆做了一個言之鑿鑿、自信滿滿的廣告,實則是窮困潦倒之際,掩蓋窘迫生活的又一個虛幻美景。

如果說,以上幾位元曲大家是在勾勒一個個世外桃源的話,那麼,周德清和吳弘道則是直面現實,直接描摹生活的凄涼和苦楚。周德清「倚篷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甚麼人家?」家就是窄篷船,無奈倚窗,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全是壓在心頭的千斤重負,如何才能居家過日子!到底是文人,描摹窮困絕不會一筆帶過,且看這窮困是怎樣一種狀況:「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靈芝、甘露、丹砂皆是世間稀罕物,而維繫日常生活的柴油米,正如這些稀罕物一樣短缺,何以過活!再看這生活的調味品:「醬瓮兒恰纔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醬也沒了,鹽也快沒了,這生活還有什麼滋味!「茶也無多,醋也無多」,茶沒了還可以用白開水替代,可這醋沒有了,就無以消滅那乾燥上火的難忍了。在文人士子的理想里,春風得意、折柳攀花、醉卧花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調味劑,可一想起這「七件事尚且艱難」來,也只好在無奈中搖搖頭,罷!罷!罷!

吳弘道,本是長江萬里掌風使舵的才俊,卻落得個泛小舟聊寄生活的地步。「泛浮槎(chá),寄生涯,長江萬里秋風駕」,不過,文人士子自有錚錚硬骨和達觀的生活態度。雖然居於窮困潦倒的境地,依然有自己愜意的生活:「稚子和(hé)煙煮嫩茶,老妻帶月炰(páo)新鮓(zhǎ)。」有魚吃,有茶飲,有稚子,有老妻,還有「醉時閑話」,有一搭沒一搭地拉家常,底層文人那種真實的生活,依然在七百年後呈現在現代人的面前。

總之,茶飲,無論作為物質生活的一部分,還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無不打上那個時代的深深烙印。雖然文人士子多有達觀的生活態度,能夠直面艱難的生活,甚至在極度窘迫的生活里依然能夠勾勒出世外桃源的飄逸洒脫,依然有幽默的笑容,但那熱氣飄香的茶飲里,到處充滿著無奈的凄涼和憂鬱。好在那個朝代是短命的,統治者的所作所為也註定了那個朝代是無法長久維繫的。

編者語

親愛的彈粉們:

【炎涼瘋彈】公眾號春節期間暫時休刊,時間為2月12日到25日。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注,瘋彈全體人員恭祝大家新年快樂!百事如意!

讓我們相約2月26日,不見不散。

前 言:靜水流深

詩詞屠解:炎涼

病 貓 吟:江河、李漱玉、三瘦清閣、一棵樹、靜水流深

白話翻譯:江河、李漱玉、三瘦清閣、一棵樹、靜水流深

綜合賞析:靜水流深

統 籌:若泥

書 法:銀月亮

圖文編輯:千尋瀑、刀劍如夢

文字校對:若泥

後台技術:趙進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Hello,夥伴們

關注「炎涼瘋彈」,等於為孩子請了一群公益國學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坐直升機check-in,森林神秘星球,茶園野奢帳篷,安吉這些酒店太酷了
大紅袍和紅茶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