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新手應該了解的基礎概念及風險意識

區塊鏈新手應該了解的基礎概念及風險意識

區塊鏈投資從入門到進階,請跟我一起踐行!

你好,老朋友

Best wishes for you!

關於區塊鏈與 比特幣,之前在公眾號已寫了系列新手入門教程,自認為還是非常實用的,昨晚有幸聆聽互聯網領域某知名大神的分享,非常感慨其知識體系之完備,閱歷之豐富,能跳出圈子,已更高的認知層次看待區塊鏈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幣圈諸像,雖然這位大神一直以旁觀的姿態看待幣圈,但其真知灼見確實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根據從大神那兒get到的認知,打算用兩個篇章的時間重新回顧區塊鏈與幣圈基礎概念及相關產業鏈,本文為第一篇,即區塊鏈基礎概念及風險,算是對新手入門教程的補充。

1.數字貨幣的群眾基礎

眾所周知,法幣來自於國家公權的信用,但公權的信用是否真的可靠,這就非常值得商榷,且不說辛巴威、委內瑞拉等國家的法幣幣值曾跌到一文不值,尚且經濟還算勉強可以的阿根廷,奈及利亞,泰國也都經歷過貨幣匯率的暴跌,就連經濟高度發達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如果不是背後有強大的祖國支撐,也難逃厄運。除此之外,大多數經濟欠發達國家的公權信用,一旦被國際金融大鱷盯上,根本經受不住衝擊,這就為數字貨幣提供了天然的生存土壤和群眾基礎。

2.區塊鏈的價值

區塊鏈的價值在於共識,而共識來自於公開的演算法,共識演算法是人類在數學,物理學、信息科學及計算機領域取得的最為卓越的成就之一,雖然共識演算法並非為區塊鏈專門設計的,但區塊鏈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共識演算法的應用場景。

3.共識演算法

在不可靠的網路環境里,在不可信任的數據傳輸中,尋求一個保障信息傳遞和驗證可靠的演算法策略;當然,這個可靠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比如說,假設壞人無法掌握超過半數的信息節點。如果壞人真的掌握了超過半數的信息節點,那麼實際上是可以對傳遞的信息進行篡改,這樣共識就會崩潰。

共識演算法其實分很多種,目前最常提到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所用到的,是叫做POW的共識演算法,基於工作量證明的一種信息保障的演算法。需要說明的是:以太坊當前是基於POW的共識演算法,但其未來將切換為POS的共識演算法乃至演進到DPOS共識演算法。

4.主流共識演算法:

(1)POW:Proof of Work,工作證明。代表幣種有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一切基於礦機挖礦所得的虛擬幣。

比特幣在Block的生成過程中使用了POW機制,一個符合要求的Block Hash由N個前導零構成,零的個數取決於網路的難度值。要得到合理的Block Hash需要經過大量嘗試計算,計算時間取決於機器的哈希運算速度。當某個節點提供出一個合理的Block Hash值,說明該節點確實經過了大量的嘗試計算,當然,並不能得出計算次數的絕對值,因為尋找合理hash是一個概率事件。當節點擁有佔全網n%的算力時,該節點即有n/100的概率找到Block Hash。

(2)POS: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代表幣種有白幣、黑幣、LISK等一切基於權益證明獲得利息的虛擬幣。

類似於財產儲存在銀行,這種模式會根據你持有數字貨幣的量和時間,分配給你相應的利息。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根據你持有貨幣的量和時間,給你發利息的一個制度,在股權證明POS模式下,有一個名詞叫幣齡,每個幣每天產生1幣齡,比如你持有100個幣,總共持有了30天,那麼,此時你的幣齡就為3000,這個時候,如果你發現了一個POS區塊,你的幣齡就會被清空為0。你每被清空365幣齡,你將會從區塊中獲得0.05個幣的利息(假定利息可理解為年利率5%),那麼在這個案例中,利息 = 3000 * 5% / 365 = 0.41個幣,這下就很有意思了,持幣有利息。

(3)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任權益證明。代表幣種有BTS、EOS等。

原理是讓每一個持有比特股(或EOS)等幣種的人進行投票,由此產生101位(EOS為21位)或其他位數的代表 ,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101(EOS為21個)個超級節點或者礦池,而這101(EOS為21個)個超級節點彼此的權利是完全相等的。從某種角度來看,DPOS有點像是議會制度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如果代表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當輪到他們時,沒能生成區塊),他們會被除名,網路會選出新的超級節點來取代他們。DPOS的出現最主要還是因為礦機的產生,大量的算力在不了解也不關心比特幣的人身上,類似演唱會的黃牛,大量囤票而絲毫不關心演唱會的內容。

5.區塊鏈工作流程(以POW演算法為例)

區塊鏈上的每條交易,記賬信息,都是一條記錄,每條記錄都會發布到各個不同的節點,節點將檢查最新的記錄打包到一個新的區塊上,然後通過算力證明,將區塊發布到網路。但這裡的算力證明其實是有極大的偶然性隨機性,也就是有非常多的礦機,現狀可能是幾十萬台同時打包和發布數據,但只有一個幸運的礦機,獲得了證明,生成了新的區塊,並獲得了區塊的獎勵。當這個區塊發布後,其他的節點會很快得到這個信息,然後放棄掉當前已經打完包的數據,開始接受新的數據,進行下一步數據打包,並試圖證明算力獲得發布權力和區塊獎勵。基於所有節點的概率一致,保證了任意節點被入侵,被篡改,其數據信息,不會被其他節點接受,也就是保障了主鏈的安全性。

6.POW與POS的缺點

POW:存在大量算力空耗的問題、交易支撐能力極為有限、不支持智能合約,不支持零知識證明。

POS:馬太效應,最後系統決策和收益依然會集中在少數寡頭手裡,違背去中心化的初衷。

7.硬分叉

官方定義:A permanent divergence in the the block chain, commonly occurs when non-upgraded nodes can』t validate blocks created by upgraded nodes that follow newer consensus rules.

通俗解讀:所謂硬分叉,是分叉方約定,在某個區塊節點開始,啟用新的系統架構繼續前進,不再和主鏈保持一致,但同時也繼承了該節點之前的所有區塊。在這個節點之後,雙方各自挖各自的礦,各自爆各自的塊,各自走各自的路。需要說明的是,硬分叉並不需要主鏈允許或同意,任何人都可以發起硬分叉,都可以基於自己的理解和判斷發起一個新的分支。

8.智能合約(以太坊作為第二代區塊鏈平台,首次加入對智能合約的支持)

在區塊中傳遞的合約,或者說傳遞的字元串,不是單純的字元串和信息,而是一段可執行的腳本,比如說,有觸發條件,有交互能力。智能合約的第一個成功應用就是前段時間火熱的電子貓。

9.圖靈完備

就是說不考慮硬體限制的情況下,智能合約的支持性可以滿足所有圖靈機的功能訴求,圖靈機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全功能計算機。

10.公有鏈、私有鏈及聯盟鏈

公有鏈是目前我們熟知的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這些,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進行交易,如果支持智能合約,每個人也都可以發布自己的應用。

私有鏈目前是很多金融機構正在考慮的,在自己的體系內搭建一套區塊鏈系統,不公開對外服務,但是提供內部的共識網路,解決諸如信用證書,合同管理等問題。但私有鏈缺乏共識,也需要公權機構背書,與傳統中心化相比價值有限,只能說防黑客篡改可能略微有點意義。

聯盟鏈是指一些願意彼此實現共信的機構和組織共同組建的,為各自機構提供共識信用和價值傳遞的平台,這樣只要聯盟不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還是可以實現共識基礎,而且相對來說可能價值更大一些,我其實覺得聯盟鏈是有一些市場機會的。

11.算力劫持

共識演算法並非完美無瑕的,其存在的假設前提是,大部分節點是正確的,可信任的。所以不同的共識演算法,理論上都存在一些風險,就是如果壞人掌握了足夠多的節點。比如說基於POW共識的比特幣,如果一家礦場或者礦池掌握了超過全網51%的算力,理論上可以劫持所有交易,改變交易數據。而基於DPOS的需要保障2/3的節點是可靠的,否則也存在強行分叉或者干擾主鏈的風險。

12.重放攻擊

是硬分叉首先需要小心解決的問題,如果系統設計不周全,會導致在分叉上執行的交易被複制到主鏈,從而帶來幣擁有者未確認的交易發生,造成損失。所以很多交易所和錢包服務商,不敢去支持名目繁多的分叉幣,也是擔心由此帶來風險。

最後,重申一下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在區塊鏈投資中的重要性之高,絕大部分新入場的用戶甚至很多老韭菜,對此都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歷史上曾出現過嚴重的安全事故,它直接導致曾經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徹底關閉,前段時間韓國交易所出現了嚴重的黑客入侵事故,導致比特幣市值瞬跌。所以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發展史,在任何時間段,安全所帶來的教訓都是慘痛深刻的,而新手要注意的就是,從長遠看,你丟幣的概率甚至高於你長期持有帶來虧損的概率,這麼說一點都不誇張,你認為安全的真的未必安全。

---------end------------

作者 未央公子

亦歡迎留言、分享或轉載!

與時間做朋友,你必將收穫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增長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TAG:增長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