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珍藏於童年記憶中的小人書,你還記得嗎?

那些珍藏於童年記憶中的小人書,你還記得嗎?

連環畫,又叫「小人書」,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對很多70後和80後的人來說,那是童年一抹不可磨滅的回憶。那時候,誰能擁有幾本小人書,在小夥伴中間是非常神氣的,每一本都是寶貝,都是炫耀的資本,其火熱程度不亞於現在的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

記憶中,真正屬於我的第一本小人書是在我讀四年紀的時候,老爸送我的《三打白骨精》,印象深刻是因為畫得非常好,連那時候啥都不懂的我都能理解畫中的意思。

那時家旁邊的景山公園擺著一溜租看小人書的書攤,小時候最喜歡蹲坐在公園長長的台階上看小人書。尋常租一本書的價格也就一分兩分,每次跟老爸討個五分錢,就能消磨一下午。

可惜上世紀80年代末,小人書市場就開始蕭條了,書店裡也漸漸不見了小人書的身影。但就在前年,我突然發現一個同事在微拍堂上買小人書看,於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下,沒想到現在小人書已經改頭換面,成了第五大收藏品。網上的一些小人書價格不菲,2013年潘家園第15屆全國連環畫交易會上,一套9.8品宣紙版《山鄉巨變》以8.3萬元的高價成交;2016年在鎮海舉行的全國連環畫交流會儀式上,5本原價0.2元的《西遊記》拍出了1.2萬元的高價,身價上漲六萬倍。

因為喜歡,所以收藏。也就是這個時候起,我重拾對小人書的興趣與熱愛,開始了小人書的收藏。除了一小部分在舊貨攤購買的以外,我收藏的小人書大部分都是在微拍堂上得到的,微拍堂上有專門的圖書分類,裡面就有不少品相還不錯的小人書,而且微信上就可以隨時查看,十分方便。

起初我和大部分初入門者一樣,見到就收,不過在積累了一點經驗之後,我也開始懂得如何挑選有價值的小人書了。一本價值高的小人書,品相是生命,同時還要兼得作家年代、題材和畫家這幾大要素,像劉繼卣、王叔暉、顧炳鑫等,他們的作品表現出紮實的功底,給人以藝術和美的享受,這類作品當屬精品。

畫家陳雲華表示,小人書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與其他國家的漫畫作品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力。通過小人書去感受那個年代的時代記憶,這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財富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拍堂 的精彩文章:

印石收藏,訣竅看這裡!

TAG:微拍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