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省實力太強,皇帝深感不安,將其拆分,拆分後兩省落差太大

此省實力太強,皇帝深感不安,將其拆分,拆分後兩省落差太大

在我國歷史上的地理沿革中,古往今來,很多地方的地名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演變,就是北京,也從薊城、大名、燕都、燕京、北平一路演變成今天這樣一個名稱,這些省份或城市地名的演變,既有封建統治者討彩的需要,因為每一代封建王朝的官員們,個人突然想出一個吉利的名字,就一拍腦袋,將城市給改命了;另一方面也有出於行政管理區劃的需要,拆分合併,都需要給調整的對象取一個新名字。

但是一個省,因為自己的經濟太發達了,以至於嚇得皇帝寢食難安,趕緊將這個省一分為二,並且給拆分後的兩個省新取了名字,這在中國歷史上恐怕還是頭一回。這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就出現在了清朝初年,也就是順治帝剛剛親政的時候。

清朝入關後,他們從大東北一路坐鎮中原,真相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看中原地區確實太發達了,比寒冷的東北不知好了多少。尤其是富庶的江南地區,經濟貿易發達,農業生產的勢頭也很不錯,是國家賦稅和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撐,用今天時髦的話語來說,就是富得流油。

比如當時的江南省,他究竟富裕到了什麼程度呢?在清朝初年,這樣一個省的經濟收入,可以給清朝提供的賦稅,達到了清政府全國稅賦收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全國十八個行省,一個江南省,就幾乎頂住了半邊天。

這一發現,並沒有讓清朝皇帝睡個安穩覺,反而讓他們開始害怕起來。想想當年的南明小朝廷,一看京城守不住了,就一窩蜂地往江南跑,看來是有原因的。

萬幸的是,跑到南京的明朝皇室成員,都是窩囊廢,只會窩裡斗,而不是那個資格還比較老的崇禎皇帝。如果崇禎不在北京上吊自殺,而是能夠忍辱負重,憑藉他的威望和號召力,跑到江南地區,就是清朝皇帝不被打跑,兩方面劃江而治的局面還是很有可能形成。

所以這一分析,崇禎皇帝就坐不住了,這個江南省地盤太大,經濟太發達,人才也是層出不窮。而這個時候的清朝,其實還沒有完全坐穩江山,手下反清復明的活動風起雲湧,還有令人頭疼的三藩問題,一個個都是導火索,因此在順治看來,如果任由江南一家獨大,一旦這裡出了問題,可就要了他的老命。

因此痛定思痛之後,順治帝作出了「處理」江南省的決定,他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分別命名為「江南右布政使司」和「江南左布政使司」,分別由兩個機構負責管轄。到了康熙的時候,他嫌名字太拗口,又下令將這兩個布政使司分別改為江蘇和安徽兩個行省,省會隨後分別為南京和安慶兩個地方。

這樣一改,偌大的江南省便徹底分離了,如今的江蘇和安徽,在經濟發展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江蘇地理位置不錯,所以比較發達一些,而安徽和江蘇相比,就顯得有些落後了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此人說:我一出兵,中國人就怕,以後中國人不敢斜眼看我們
日本自認他們的老祖宗是中國人,還把中國這個地方認為是發源地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