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走「世界之臍」——在復活節島邂逅智利的美景美酒

遊走「世界之臍」——在復活節島邂逅智利的美景美酒

↖全世界90%的人都不會關注的號,被幸運的你找到了。

這是本號第132篇推文

世界很美因為有花有你

復活島概述:

這些大石像在拉帕努伊語中被稱為「MoaiAringa Ora」,意為「活著的祖先面孔」,一般簡稱「Moai」(摩艾)。波利尼西亞人認為,部落中重要的人在死後靈魂依然存在,對後世產生影響。巨型石像即是這種信仰的體現,當部落領袖或德高望重者去世時,人們會雕刻摩艾石像,以製作這種具有神力的石像保佑氏族後代。

大約在16世紀至17世紀石像文化達到鼎盛,但大規模的石像製作隨之也引發了資源緊缺危機,氏族間的矛盾加劇,島民開始質疑石像的神力,紛紛推倒神像,石像文化最終被鳥人文化取而代之。

復活節島上的石像大多是在採石場Rano Raraku進行製作,再搬運豎立至祭台上。石像的高度從3米至10米不等,平均高度4.5米,因此在當時如何搬運如此巨大的石制雕像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從深圳到智利首都聖地亞哥,飛行時長24小時

從聖地亞哥到復活節島,飛行時長5小時

加上轉機、候機的時間

從深圳到達復活節島需要超過30個小時

就像所有美好愛情,彷彿歷盡千帆、兜兜轉轉修成正果,才算完美

「天呢,30多個小時,那會累死自己的」朋友聽完我的敘述後驚嘆到

但當我站在這座南太平洋中神秘的島嶼時

真實地體會到了什麼叫「愛覺不累」

感恩過去一年的旅行,讓我實現了願望清單中的幾個目的地。2018年的開場便是讓人激動的方式,復活節島——這個從兒時起便紮根腦海的地方,忽而今天真實地踩在腳下。

600多座石像造就它如麥田怪圈般的神秘感,也因此聞名於世。

石像從何而來?象徵什麼?一個僅有幾千人居住的島嶼,如何將如此巨大的石像運輸到海邊?諸多的猜測與傳說,為它披上神秘面紗。

幾天時間,在美食與美景的包圍中,我們探索這座神奇的島嶼,順著它的脈搏感受它的跳動,感受智利的好客與葡萄酒的美妙。

復活節島上的氣候清爽乾燥,適宜旅行的天氣正好是我們到來的時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只是第一眼,這落地窗外便是大海的房間已令人心醉,即便此時還沒有看到傳說中摩艾,已生了不願離開的心境。

01

塔海石像

塔海石像(Ahu Tahai)位於復活節島小鎮HangeRoa北面,由3個石像群組成,從北往南依次是Ko Te Riku(大眼睛)、Tahai和Vai Ure,Ko Te Riku是島上唯一有眼睛的石像。

午後的陽光交織著雨水歡迎初來乍到的遠方客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之後,霞光四射,落日景色美得耀眼。PS.這裡是整個復活節島看日落最美的地方,這個時節差不多要9點多才會天黑。

02

拉諾拉拉庫

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是復活節島上最著名的景點,位於島的東部,靠近15個巨大石像(AhuTongariki)。在機場可以購買進入國家公園的門票,憑票當天可以二次入園。

通往山頂的道路緩緩而上,沿途可見形態各異的石像,有些在歷史的「思考」中已被推倒。

這裡也被成為「採石場」,島上大多數石像都是在這裡製作完成再運往各地的。與其他地方不同,在拉諾拉拉庫可以相對與石像近距離的接觸,但注意不要踩踏草坪,更不能踩踏礦石,只能在規定的道理上行走。

03

火山口與鳥人村(Orongo)

幾萬年前火山噴發在南太平洋上「遺留」下這座美麗的孤島,幾萬年後它以神秘的石像、迷人的風光接受來自世界各國遊人的探索。

Rano Kau是復活節島上最大的一處火山口,位於300米高的懸崖之沿,天然形成的火山湖。湖中的淡水是島民的主要水源之一,歲月的蘆葦漂浮在上,遙望便似一碗海藻蛋花湯。

鳥人村與火山口距離不遠,走路就可以到,至於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似乎與18世紀後期島上開始盛行鳥人崇拜有關。

04

阿胡湯加里基Ahu Tongariki

這是島上最壯觀的一組摩艾石像群,也是最為出名的、最具代表性的石像群,被認為雕刻於石像建造鼎盛時期。15尊石像在220米長的石台上站成一排,高矮胖瘦各有不同,其中戴帽子的石像最高有14米,生動還原了島上原始居民的面貌特徵。

為了拍日出,特意5點起床,等候差不多2個小時,終於見證了這恢宏的時刻。

05

Anakena海灘

沒有雜質的藍天、湛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還有不遠處佇立的摩艾,碧綠的椰林,如此景緻世間僅此一份。

這裡是享受日光浴,衝浪休閑的好去處。傳說島上的第一位國王Ariki Hotu Matu"a和他的隨從就是從此登岸,並在這裡生活定居。

風景最好的一次葡萄酒品鑒就在這個沙灘舉行,開篇已經介紹,歷盡艱辛不遠萬里來到智利,不僅為探索神秘的復活節島,還要盡情地品嘗智利的美酒。

智利葡萄酒概述:

新世界智利,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1518年開始栽種葡萄。當時西班牙傳教士在聖地亞哥種植葡萄酒,以提供彌撒時用的葡萄酒。18-19世紀,智利有一些比較富裕的酒商,發現了智利在大自然上的天生優勢,開始從法國引進各類優質的葡萄品種和先進的技術,不過,這時候的智利還沒真正火起來。

19世紀中期,歐洲爆發了「葡萄根瘤蚜蟲恐慌」,摧毀了大片大片的葡萄園,對這些酒庄來說,根本是人間煉獄,在接近絕望的同時,另一個天堂的正打開了,那就是「智利」。為了避免繼續的受到這個蟲病的災害,他們把葡萄種植和釀酒技術,一起移居到了智利。

智利獨特的地形和氣候,使得葡萄在種植上有先天的優勢,而新世界葡萄酒在舊世界釀造理念的基礎上,加入了時代的元素。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先進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使得生產出的葡萄酒頗具潮流感。無論是在釀酒工藝上,或是酒標設計上,相較於舊世界葡萄酒比較沒有這麼多傳統包袱,這就是為什麼說智利是釀酒師的天堂了。

如果你不熱愛葡萄酒或者對葡萄酒不甚了解,來到智利你大可放心的領略葡萄酒的美好。如果你與我一樣,恰好貪戀杯中物,那智利無疑是你我的天堂。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各種國際品種的另類「演繹」,也可以嘗試獨特品種的個性「表演」,年份酒的「老練深沉」,以及白葡萄品種的「洒脫自然」。

6場品酒會,場場都有令人難忘的舌尖記憶。標準的波爾多混釀、單一赤霞珠的表現,還是當地最典型的紅葡萄品種佳美娜都體現了每個酒庄的不同風土條件以及釀酒師賦予的特色。

明星葡萄酒的品酒會中安排了採訪釀酒師的環節,從智利葡萄酒的釀酒歷史、生物動力法葡萄酒、對智利優秀酒庄的了解到各等級葡萄酒的特點,讓我對於智利葡萄酒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海灘BBQ- tasting環節中,最得我心的是自帶陰柔之美、細膩優雅的Carmen酒庄。

在和釀酒師輕鬆而隨意的交談中得知,涼爽的地中海氣候使得葡萄享有較長的成熟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出更複雜精細的風味,同時也能夠保持糖分和酸度的平衡。沿海地區出產的「長相思」和「霞多麗」,它們均具有非常清新的檸檬香氣,清爽可口。

最後一場品酒會在海邊的園房子Mana』u Room舉行,以久負盛的智利佳美娜葡萄酒作為每次旅程的完美ending。

特色美食——石頭燒烤(Curanto)

這種用石頭的熱量燜制海鮮的傳統做法在智利已經延續了幾百年。在坑穴里燒柴並蓋上石頭,石頭燒熱後鋪上蕉葉,繼而放上魚或其他肉類,並用蕉葉蓋上,再壓上石頭。燒制一會兒後,掀開最上面的石頭,在肉上放置土豆、紅薯、木薯等,再蓋上石頭繼續烤制而成。

排骨的表層微焦,咬一口汁水肆意飛濺。趁著往外拿的功夫,已經忍不住偷偷啃了好幾個骨頭。雞腿略遜一籌,缺了肉質香氣,不過配白葡萄酒也是不錯選擇。

傳統表演——Sau-Sau

舞者身著羽毛裝扮,不停扭動胯部和手臂,演繹在顛簸小船上男女之間的愛情對話。在Kanahau Restaurant用完餐後,就在餐廳的劇場觀看了這種令人「血脈賁張」的舞蹈表演,小哥哥們不僅長的帥,身材還特別sexy……請看圖。

最後,感謝智利葡萄酒協會的邀請,讓我得以領略智利葡萄酒的魅力,也讓心愿清單上的目的地又減少了一個。

旅行,是一場關於成長的修行,2018年,讓我們一起經歷更多,感受更多吧。

公眾號首頁目錄中,可查看遊記、食記、酒店體驗、駕乘體驗等……全部文章,附有詳細列表。

魚爺嘆世界

美食旅行作家 | 游向藍天的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游向藍天的魚 的精彩文章:

從曼谷到普吉島——閨蜜的泰國游,「泰」嗨皮,「泰」會buy,「泰」不一樣

TAG:游向藍天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