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遇性格不合必須放棄改造對方的幻想!原因在真實故事裡

遇性格不合必須放棄改造對方的幻想!原因在真實故事裡

寫在前面:

在你的經歷中,有沒有一兩個跟你反差很大的朋友如影隨形?作為你的「影子人格」,他彷彿具有更大的誘惑力,折射你內心的另一面……

誰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就沒辦法完全相處?

專家說:

在愛情里,放棄改造對方的幻想,專註自身人格的完善和成熟,接納差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友誼,「差異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我知道,今生今世我無法活成她的樣子。儘管我也喜歡自己現在的活法,可這並不妨礙我欣賞她那與我不同的人生姿態。」

所以

不用糾結,不用煩惱,

不是一路人也一樣能成朋友,甚至是戀人!

聽聽下面這兩個故事!

「我」和美君的故事:

儘管有很多不同,但依然互相欣賞、包容與理解

一天夜裡,在朋友圈看到美君發了一條信息,說她收養的流浪狗突然口吐白沫,令她非常擔心。曾經遇到過小狗生病的我,趕緊給她留言,建議她趕緊找獸醫看看。略為簡單的4條回復之後,我們就結束了對話。

美君和我曾是同學。她來自北方,笑容爽朗,愛讀武俠小說,似乎也因為這樣,她的性格里也有一番俠氣與英氣,連說話都有鏗鏘的節奏之美。課堂練習兒化音的時候,她輕輕鬆鬆就過了關,而我這個江南人卻是怎麼也沒有辦法那麼自如地控制舌頭,那時候我也是很羨慕她的。

我羨慕的,還有她活潑外向的性格,她的樂於嘗試,無論是自己擅長的電子遊戲,還是完全不懂的交誼舞蹈。相反地,我往往是臨淵羨魚的那一個,她邀請我一起玩的時候,我常常是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放棄了。對於陌生的事物,我總是不夠勇敢去嘗試。有時候她從社團活動回來,給我看她在社團舞會上跳舞的錄影,我心裡其實是很羨慕的。並不是因為舞姿有多麼專業,而是那份自信讓她如此光彩,甚至也感染到了看錄影的我。

上學時,和美君紅過一次臉,具體為了什麼,現在已經忘了,大概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我們還是一起去上課,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起看網路視頻,一起樂成一團。真正發現彼此的反差很大是在畢業後。剛畢業的時候,我們曾短暫地合租。生活習慣的不同之處,以及對事物的不同觀點都被放大。比如她會極力邀請我一起看某個節目或是某部電視劇,有時候,我也會和她一起看,雖然我並沒有她那麼興趣盎然。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是她陪伴我,安慰我,讓我可以抱著哭。

後來,我們各自有了新的圈子,漸漸地,那些能夠共同分享的話題似乎也少了。幾年前,美君離開北京,回老家發展,我們的聯繫也漸漸地少了。

上一次見到美君,是在同學結婚的時候。我們像過去那樣住在一個房間。對於要不要鬧新房這件事,美君表現得很積極,並且和朋友一起開小會討論,想了很多「花樣」,一副磨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另一位朋友鴿子則乾脆地表示反對,「新娘家裡有位長輩的身體不是很好,我們不應該太鬧騰,打擾人家。」美君聽了很不高興,說:「新娘上次去我的婚禮見過的,我們那邊就是這樣,要鬧一鬧才熱鬧。」

一時房間內的氣氛變得僵硬和尷尬。

我也贊成鴿子的建議。但是作為她們共同的朋友,我能做的是讓她們各自回房間休息,再分別找她們聊,打電話徵詢新人的意見,最後折中的方法是,稍微做幾個小遊戲,不要太為難新人,也不要太鬧騰吵到長輩。睡前還聽到美君委屈地抱怨:「我也是為了婚禮能熱鬧些,並不只是為了自己好玩。」

婚禮當天,美君儼然成了最好的攔門活動主持人。而她設計和提議的那些小遊戲的確也成了那天的點睛之筆,婚禮跟拍的鏡頭捕捉到我們開心、愉快的笑臉,新娘家人的興緻也頗高,甚至也配合我們稍稍地增加了一道「攔門」的「小菜」。

美君對我說:「你看,大家都很高興吧。我就說這樣鬧一鬧是應該的。」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她,只好報以點頭微笑,「是啊,大家都很高興,真好。」

可是,你也要尊重別人的意願呀。我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來。也許下次,事過境遷,找一個更合適的時間,再以合適的措辭告訴她我的想法吧。

我總是不如美君那麼直率,無論是喜歡或者討厭,都能夠坦率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發現,我依然羨慕她。

婚禮之後,我們分別回到各自的城市,忙於工作,忙於生活。偶爾在社交媒體上交流。她很少發微博或是朋友圈,有時會發表一些玩遊戲的心得或是對影視劇的看法。偶爾,她也會給我點贊或留言。我覺得這樣隔著距離看她也很好,儘管我們不常聯繫,很久沒見面,但是都在為對方祝福,希望生活待我們好。

我們依舊是好朋友,一起分享過青春歲月中無數的喜怒哀樂與酸甜苦辣,也將繼續分享未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時刻。儘管我們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並不妨礙我們互相欣賞、包容與理解。也許未來的我變得更為坦誠,也許未來的她會變得善解人意,又或許我們並不會有什麼變化,也許未來我們還會有一些小摩擦,但我知道,那並不是我們友情最重要的部分。

我想,我們會像曾經說過的那樣,等頭髮都變白,還會像學生時代一樣,手挽著手,笑著走在學校那條有著金色銀杏的大道上,說著曾經的那些摩擦和煩惱,那些歡樂和美好。

兩個大學同學的故事:

差異,並不妨礙我欣賞她與我不同的人生姿態

又是一次匆匆忙忙的見面,都沒工夫說上幾句話。她抽空往我手裡塞了個小物件,我自然地接了隨手放進口袋。回家後掏出來一看,是一管精緻的潤唇膏。

這是我倆之間交往的常態:同在北京,一年只偶爾見上一兩次,多數還是在各自忙碌的途中約個交會處碰面,順便帶去一點特意為對方留存的小物件。即便有了微信這快捷方便的聯繫方式,我們也不會在上面膩味,總是有事說事,無事互不打擾。原先我認為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認真想來,可能這是我們保持友誼的最佳方式,因為彼此有著太多的不同。

我們是大學同班同學,相識於十七八歲。那時她就是個開朗直率陽光大氣的北京女孩,身手敏捷熱愛運動,走路都帶著一陣風,行動就引人注目。我從南方考進北京,性格偏內向,而且身材單薄,自小和體育老師相看兩厭,運動鍛煉的事能逃就逃。

她交遊廣泛,本系外系學長學妹都能打成一片。而我的交往範圍相對小很多,每天基本上是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四點一線。無論從哪方面來看,我倆都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友誼的開始似乎是在大一寒假,我沒回南方,她留校參加運動隊訓練。因為是各自宿舍唯一的留守人員,於是我們自然地走到一起,經常在一個宿舍聊天,分享零食。奇妙的是,兩個有著諸多不同的人竟然能談得來,能夠相互理解。

同窗4年,我們成為閨蜜,但從來不是形影不離的那一種,我們有各自的行動軌跡,有不同的交往圈子,但又時常一起分享零食、交換著穿衣、訴說情感小秘密……有一次我們甚至買了兩套款式顏色相同的衣服,穿成雙胞胎一樣。

大學畢業後,我們各自經歷了人生的種種順境逆境,結婚離婚、出國回國、辭職創業……當年相互傾訴中的情感對象早已遠離,身邊的異性關係也換了又換,但我們之間的友情卻始終不變。我在國外的那幾年,她來了,我的住處就是她的落腳點。我家重新裝修的時候,她二話不說就把自己的家門鑰匙塞給我。我們都記著對方的生日,每一年生日都會收到對方的祝福。雖然不一定每年都有生日禮物,但始終被惦記的感受是一種踏實的溫暖。

如今,她依然活力四射,工作獨當一面,生活豐富多彩:徒步、騎行、滑雪……我在朋友圈中為她點贊——由衷地讚歎她生命的精彩紛呈。同時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會在路邊為她喝彩,但不會和她一起上路,因為那不是我的方向。

個性的差異不僅表現在行為、興趣的不同上,我們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也會不一樣。當然,這些「不一樣」並非價值觀的不同。有時候,她會對我做的某件事不屑一顧,或者直率而不留情面地駁回我的某個觀點。這時我也會感覺有一點不舒服,只是通常不會和她爭辯,更不會往心裡去。因為這就是她,在我的眼裡,她值得珍惜的地方太多了,遠多於這偶爾的不舒服。

她似乎是我的鏡像,差異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我知道,今生今世我無法活成她的樣子。儘管我也喜歡自己現在的活法,可這並不妨礙我欣賞她那與我不同的人生姿態。

有些事我不會跟她說,比如學習心理學後,免不了探索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等等。這類反反覆復絮絮叨叨的討論就與她的爽利個性極不相符。她的遠行、探險中,相信也有許多我所不知道的精彩,她不說,我也不問。我們都有除對方之外的不少好友,在不同人生階段也有各自的親密關係,只是這些似乎都不影響我們之間長久而堅實的友情。

相識多年,我們一直保持著不離不棄的關係,彼此隔著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既避免了「近則不遜」,又不至於太遠而生怨。重要的是,我們都感覺自然而溫暖。

我們的故事,仍在繼續,平平淡淡之中,是長長久久的信任與默契。

看,這些不同的人是不是也相處的很好?

心理學上這是因為「影子人格」!

專家

專家點評:接納差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兩個人生觀不同、性格不同的女孩子在青春時光里相互慰藉,相互鼓勵,留下甜蜜的回憶和深深的友誼。

相同會產生吸引,不同也會產生吸引。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顯性和隱性人格,也叫「影子人格」。除了外在表現出來,大家都能看見的顯性人格之外,還有一個恰恰相反、藏在內心的隱性人格。一個看似活躍的人可能隱藏著抑鬱的一面,一個平時溫順的人也有暴躁的一面。「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再遠大的雄心也會被溫柔和美麗折服,感受一分安然和寧靜,人性中都包含著陽剛和陰柔兩面,只是顯現的不同。

一個人強調和表現「理性、內向、安靜」的時候,可能無意識地把自己「感性、外向、活潑」的部分人格,壓抑到潛意識裡,變成隱藏的影子人格。當我們遇見一個和自己的影子人格相同的人,心裡就會有一種親近、喜歡的感覺,因為他正好表現出了自己缺少的、被潛意識壓抑的那一部分。

正如王風文中的大學同學:「她是個開朗直率陽光大氣的北京女孩,走路都帶風,交友廣泛,而我性格內向、身材單薄,每天基本是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四點一線。無論從哪方面看,我倆都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就是這樣兩個不同的人,「經常在一個宿舍聊天,分享零食。奇妙的是,兩個有著諸多不同的人竟然能談得來,同窗4年,我們成為閨蜜」。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見,一個熱情健談的人和一個氣質憂鬱的人成了好朋友,一個控制型的領導和一個服從型的秘書很契合,一個高大魁梧的男生和一個嬌小可人的女生墜入了愛河……那個和自己差別很大,和自己不同的人之間似乎有另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朋友之間、戀人之間都是這樣,兩個性格差異大的人相遇時,彼此都會充滿新鮮感,愉悅感,會激發對方隱藏在內心的影子人格,就好像一束暖暖的陽光照進了小黑屋,塵封已久的影子人格開始慢慢蘇醒,想要擺脫束縛,自由地在陽光下奔跑。這個不同的人,就像鏡子一樣,幫助我們照見自我,促使我們隱藏的那部分開始發芽、生長,促使我們成長。

初陽在文中說:「我總是不如美君那麼直率,無論是喜歡或者討厭,都能夠坦率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發現,我依然羨慕她。」這種羨慕就是一種對於完整自我的渴望,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原始的動力去實現完整的自我,發展出一個相對成熟的人格,這是人的一生都會追尋的「完整之我」的歷程。

當我們被差異很大,完全不同人吸引時,或許正是我們在尋找那個缺失的自我,無意識地在進行「顯性人格」和「隱性人格」的整合的過程。

當然,這種整合也會伴隨著摩擦,兩位朋友的文中都描述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有些時候,她會對我做的某件事不屑一顧,或者直率而不留情面地駁回我的某個觀點,這時我也會感覺有一點不舒服,只是通常不會和她爭辯,更不會往心裡去」,「剛畢業的時候,我們曾短暫地合租。生活習慣的不同之處,以及對事物的不同觀點都被放大。儘管我們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並不妨礙我們互相欣賞、包容與理解」。

友情如此,愛情就更甚,有差異的結合成為愛情中痛苦的一部分,在所謂的磨合期,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人格整合過程中,對方曾經吸引我們的特質,變成了無法忍受的缺點,你愛上的「男人味、可愛」變成了「霸道、幼稚」,接下來,抱怨、改造開始了……

這時候,心理諮詢師的建議是放棄改造對方的幻想,專註自身人格的完善和成熟,接納差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友誼,「差異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我知道,今生今世我無法活成她的樣子。儘管我也喜歡自己現在的活法,可這並不妨礙我欣賞她那與我不同的人生姿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調查 的精彩文章:

TAG:青年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