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忠祥:與正大綜藝的告別

趙忠祥:與正大綜藝的告別

文|趙忠祥

「千里搭長棚——沒有一個不散的筵席」,在我參與主持《正大》的一年多之後,我已有了這種感覺。

而且越當主持順手,就越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我沒跟別人說過,也沒向楊瀾說過,她正當業務上升期,年輕人的熱情只能鼓勵不可潑冷水。

我曾想過退出這一欄目,但一時無從說起。

我也試著向楊瀾提出,假如換一位搭檔如何。

楊瀾也可能是順口而出,她說,不希望與另外的人合作這一欄目,我也很感動。

人心都是肉長的,大家有緣份在一起共事,而且合作得還很順遂,按說沒有停止這種工作格局的道理。

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很累、很辛苦。

而且,撰寫串場詞的經歷和話題的儲備已基本用盡了。

於是,楊瀾也開始有了退意。

我記得多少次,我們在組織自己的串場詞時,常為了一兩句承上啟下的語言的不到位而苦惱。

我知道,我很笨,黔驢技空。

但楊瀾有一種擰勁,想不出來,大家別走,誰也別吃晚飯。

已過下班時間,還常常是站起來又坐下,打個電話問問朋友與家人有什麼新鮮事兒。

遇到有加班的同事進辦公室,問我們「你們還沒走」,正好,我們就請教他,有什麼小故事或有什麼小點子。

人家都怕我們了,我們也絞盡腦汁了,楊瀾說頭都疼了。

得,回去吧。

有時,我們回家之後,還彼此通個電話,只要想出一個路子,都很高興。

只要思路想好了,憑我們兩個人的能力都不費勁就可以把串場詞安排好。

譬如,第197期開頭,導演要求有一段抒情的敘述。

我和楊瀾中午通了個電話,商量一下內容,下午就一人寫了一段小串詞,很協調。

這兩段串詞是這樣的:

楊:春天是所有生命的節日,是歲歲年年又一次蓬蓬勃勃的開始。

她是孩子的,也是老人的,她是拂在臉上的風,更是唱自心中的喝采。

趙:春天在小溪的流水中,跳起了輕盈的舞步。

她躍上了楊柳梢頭,在湖畔河岸,搖曳生姿。她掀起了萬里田原綠油油的滾滾麥浪,她在群芳斗妍的花蕾上綻開了甜美的笑容。

在優美的圓舞曲音樂襯底中,兩段串詞說完之後,場上響起掌聲,這是對我們努力的回報。

然而,我們《正大》合作之路已到了盡頭。

於是,我們在場下,幾乎很平淡地提到我們的告退。

楊瀾將去美國「充電」,補充文化營養,開闊眼界與思路,我將走上新欄目《人與自然》。

創作集體都戀戀不捨,但大家也明白,也理解,我們的合作可以告一段落了。

這時,我們接到不少觀眾的來信,希望我們能繼續在《正大》主持。

也有的觀眾比我們自己還理解我們,一位觀眾提出,希望在告別的那一場,我能穿一身白西裝,楊瀾能穿桃紅西裝,以示我們的努力與熱情,我和楊瀾都照辦了。

喜歡美食的朋友請長按識別下圖關注「日積月累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積月累 的精彩文章:

TAG:日積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