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金針大師王樂亭常用的有效對穴

金針大師王樂亭常用的有效對穴

小編導讀

中醫學是經驗醫學,許多行之有效的法則是中醫前輩多年臨證的總結,值得後學者學習、實踐乃至升華。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金針大師王樂亭先生臨床常用有效對穴,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曲池配太沖,頗有「羚羊鉤藤」之妙

曲池配太沖偏於通降下行,能清肝降逆,通經活絡。主治肝氣逆、肝熱生風、高熱驚厥,頗有羚羊鉤藤湯之妙,對煩急善怒、頭痛如裂,以及陰虛陽亢的高血壓治療有效。

(曲池:在肘區,在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凹陷處)

(太沖:在足背,第1、2跖骨間,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

或觸及動脈搏動)

通里配三陰交,有「歸脾丸」之效

通里為手少陰心經之絡穴,既能補心安神,又能健脾調中,兼治心脾兩臟。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補脾之中兼顧肝腎,氣血雙調,陰陽兩補,實乃補益之要穴。兩穴相配,有補心健脾、益氣調中之用,主治失眠、多夢、倦怠、納獃等症。

(通里: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魚際配太溪,有「清燥救肺」之功

太溪為足少陰腎經輸穴,亦為原穴,其功能補水中之土。魚際、太溪相配,母子同伍,金水相生,使之水火交濟,陰陽協調,滋陰液以潤金,清肺火以祛外邪,實乃清燥救肺之法。主治肺腎不足,燥熱戀肺所致之乾咳、痰少、咽干、口燥等症,以及陰虛肺熱、潮熱盜汗、咳血、痰中帶血等症。

(魚際:在手外側,第1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太溪: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環跳配足三里,有「補陽還五」之意

環跳配足三里,善於健脾益氣、散寒通絡,取其先天、後天互濟之意。足三里益氣補中、扶正而通絡,環跳疏風散寒、通經活絡,兩者相伍,頗有王清任補陽還五湯之寓意。「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充足則能達到通經活絡之效。

(環跳:在臀區,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也、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點處)

(足三里: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陽陵泉配足三里,有「承氣」之功

陽陵泉配足三里,是由陽陵泉斜向內下方深刺足三里,從木以疏土,降氣通便,實有承氣(調胃承氣湯)之功,而無承氣之峻,瀉實折痰通便,效應迅捷。主治癲狂癇及便秘等症。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湧泉配勞宮,有「牛黃清心」之效

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之井穴。陰經之井穴屬木,木為肝經所屬,肝主筋,滋腎水可以柔肝木,故湧泉能緩急解痙,又能滋陰降火、醒神開竅。勞宮屬心包絡穴,性清善降,能清痰舒氣、化滯降逆,開七情之鬱結,並能清胸膈積熱、導熱下行。湧泉與勞宮相配,水火交融,心腎相交,故能寧心安神、醒神開竅、清熱息風,主治神昏、頭暈、目眩、高燒、驚風或突然昏仆、中風不語等。因此,臨證應用湧泉配勞宮,猶如牛黃清心丸之功效。

(湧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約當足底第2、3趾蹼緣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凹陷中)

(勞宮:在掌區,橫平第3掌指關節近端,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

曲澤配委中,治胃腸炎療效顯著

曲澤位於肘窩,委中位於腘窩,上下遙遙相對。兩者相配,多用針刺放血為治。曲澤能降逆止瀉,宣通開閉;委中能治陰陽乘隔,升降不通所致之心腹絞痛,或欲吐不出,欲瀉不得,或霍亂暴注等症。曲澤、委中放血則熱隨血出。主治嘔吐、腹瀉、心腹絞痛,以及急性胃腸炎,應用妥當則療效顯著。

(曲澤:在肘前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凹陷中)

(委中:在膝後區,腘橫紋中點)

復溜配合谷,止汗發汗功效兩全

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復溜為腎經經穴。二者相配,止汗、發汗兩全。合谷能升能散,又能清熱,因為熱清於內,無以熏蒸,故有汗能收;復溜屬腎,能斂陰固表故自汗能止。兩者相伍,獲止汗斂汗之功效。從另一角度說,合谷升散宣竅,開泄表實,則無汗能發,使之熱隨汗解。蓋發汗、止汗乃衛外祛邪之發表的現象,實質在於二者相配,其功能有宣達清解之作用。

(復溜: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緣)

(合谷: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內關配神門,心經病症之首選

兩穴共濟,瀉之能清心火,補之能安神寧志,乃為心經病症的首選配伍,療效肯定。

(內關: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

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神門:在腕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魄戶配魂門,有鎮靜安神之功

魄戶、魂門為足太陽膀胱經之肺俞、肝俞兩旁之絡穴。魄戶宣肺氣,平喘息,鎮靜安神。魂門疏肝理氣,健脾和胃,通神定志。兩穴相配,能調氣血,安心神,在協調神志方面,有鎮靜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悸氣短、夜寐難眠、煩躁恐懼、夢中驚醒等症。

(魄戶:在脊柱區,第3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魂門:在脊柱區,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扶陽第一要葯附子如何用?火神派有五原則!
為何西方沒有《傷寒論》?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