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推薦!帶國人一起讀懂中國曆法 把握美妙時辰

重磅推薦!帶國人一起讀懂中國曆法 把握美妙時辰

特別提示:我們歷年過春節都犯了一個不應該的錯,即過中國傳統農曆新年,用的是公曆00∶00時刻。我們把公曆的時間偷換了本歷的時辰,如果趨同了,特別是新年的鐘聲放在午夜0點,也就沒有什麼中國年的特色了。我們每天看的「新聞聯播」節目,都播報當天的「公曆」和「農曆」以及「節氣」等,但是時間與時辰是不一樣的,其中的差別就是公曆的時間與本歷的時辰的起訖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國際接軌,但是不能忘記包括曆法在內的民族傳統。我們大都不是曆法的專家,但是很容易了解一點曆法的常識。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人不斷提出「留住中華根脈」「守護精神家園」的呼喚。我們需要重新把握中國曆法的深刻內涵特別是「時辰」的精妙意義……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們帶您一起重溫悠久的曆法,把握美妙的時辰!

曆法與人類生活

時間和空間是人類一切社會生活的基礎參照。時間來自於宇宙運行,在太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擇物遷徙,順天應時」,還沒有成熟的時空概念。天行有常,天創息壤,隨著人類的逐漸進化和生活的逐步穩定,首先對計量時間的標準單位產生了需求。曆法就是按照地球、太陽、月亮等的運行規律標註時間順序的方法,按照一定曆法所編排的時間順序即成為曆書。人們制訂曆法,是為了差別節氣和天候,記載時間和日期,規定計算時間的標準,以便各地按各地的自然時間安排生產、生活和工作。由於視野和技術的局限,長達數千年以來,人類不同區域不同文明均按不同曆法安排作息。中國農曆是中華民族的曆法,我國至清初引入西法,公曆與農曆逐步交叉混合。

天文地理本為一體

曆法是以某種固定的天象作為比照的依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使人們形成了「日」這一計時單位的概念;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即陰晴圓缺的現象,使人們形成「月」這種計時單位的概念;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產生四季交替的現象,使人們形成了「年」這一計時單位的概念。在這種基礎上,人們推算出年、月、日、時的長度並根據天文周期排算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從地球上觀察,黃道是太陽於一年間在天際所畫的大圓,它的平面就是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以23.5°的角度與地球赤道相交,交點分為春分點和秋分點;太陽在公曆3月21日通過的點叫春分點,太陽在9月23日通過的點叫秋分點。春分以後,即3月21日以後,北半球日照較多,所以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相反;秋分以後,即9月23日以後,南半球日照漸多,所以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則相反。

年月日時是連續過程

年:地球公轉太陽一圈的時間

月:月球繞地球一圈的時間

日: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

時:地球自轉時間的段落標示

刻:對時間段落的進一步細分

日子是由時間組成的,時間是由時刻區分的。時間的細分是組成年、月、日的基本單位,年由月組成,月由日組成,日由時組成,時由刻組成……

晝夜:一晝夜就是一日,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人們把它當作曆法上的第一種單位,一晝夜又稱「太陽日」。地球自轉時,向著太陽的一半為「晝」即白天,背著太陽的一半為「夜」即黑夜。

經度和緯度:世界的時空坐標

世界是時空的交匯,時間與空間相隨而定,世界上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個時空的節點,每個人都處在世界的某一個節點上,沒有空間確定不了時間,經緯度不同,時間與空間也不同。

經度:地球表面東西距離的度數,以本初子午線(假定的沿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而跟赤道垂直的線)為0o,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東西各180o。通過某地的經線與本初子午線相距的度數,就是該地的經度。

緯度:地球表面南北距離的度數,以赤道為0o,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南北各90o。通過某地的緯線(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跟赤道平行的線)跟赤道相距的度數,就是該地的緯度。

曆法不同本質相同

世界上除公曆外,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曆法,而所有曆法都以當地太陽時為依據確定時間,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自海洋文明興起和全球地理大發現制定經緯度確定公曆時間,所有地方曆法與公曆時間並沒有本質衝突,相反都結合地方時更好地利用自然時光。美國橫跨三個時區,把時間按自然地理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夏季提早一小時。中國地域遼闊,按公曆我國實行統一的北京時間,中國從東到西橫跨四個時區,也應該依時區利用時間。我國曾實行的「夏令時」起而廢止,是因為沒有在時區的基礎上普及和確定地方時及時差,在混同使用中造成人們更多的不適應。

公曆與農曆並存時代

公曆是現代國際通行的曆法,其歷年為一個回歸年(365日),劃分為12個歷月。中國農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陽定年周期,每月長短根據月相不同,為30日或29日,12個月為一年。按照中國曆法傳習沒有星期,星期或禮拜日與西方宗教習俗相關,我國民間把一個月的前十天稱為上旬,把當中的十天稱為中旬,把二十一日到月底稱為下旬。我國使用了與國際接軌的公曆,保留了老百姓習慣使用的農曆。公曆二十四小時制以夜12:00時整為零時,夜1:00時為1:00時,以正午12:00時為12:00時,下午1:00時為13:00時,下午6:00時為18:00時,下午11:00時為23:00時等。公曆每小時分為4刻,每刻15分,又可分為60分,每分為60秒。我國農曆把一晝夜劃為十二個等分,計為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與公曆對應,晚上11時整至次日1時整為子時,1時至3時為丑時,以此類推……每辰內又有初、正的區分。例如晚上11時叫子初,半夜12時叫子正,上午11時叫做午初,12時叫做午正,等等。農曆將每時辰分為八刻,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公曆的時間與農曆的時辰

在世界通行公曆的情況下,農曆中關於時辰的定義往往和公曆時間混淆,中國農曆用時辰細分日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國際通用的標準代替不了民族自有的標準。一個小時恰好等於一個時辰的一半,但中國的時辰指的是晝夜循環的一個時段,每一個時段都有一個起止。而歐美的時間僅表示一晝夜的某一時點,除了日期劃分前後並沒有分段過程的概念。時辰包括在這個時段內演化的時間,而時間僅表示在一定時制中所處的某一時刻。時間表示時光前行的步伐,而時辰蘊含「審時度勢」的變數。十二時辰是中國曆法的時段表述,甚至是民間各種活動的行為指南,分別對應於夜半(子時)、雞鳴(丑時)、平旦(寅時)、日出(卯時)、食時(辰時)、隅中(巳時)、日中(午時)、日跌(未時)、哺時(申時)、日入(酉時)、黃昏(戌時)、人定(亥時)等一系列事項。以公曆計算的年節只是時間概念,重要的是其文化內涵。

陰曆與陽曆叫法不妥

古今中外曆法很多,但歸納起來大體三類,即陰曆、陽曆和陰陽合曆,都是人類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觀天象、記時間和根據自身需要而通過科學研究產生的文明成果或文化結晶。我國的農曆,亦稱夏曆,也有人稱之為古歷、舊曆,在封建時代稱為皇曆,過去民間也稱通書或時憲書。自從採用公曆,老百姓叫公曆為陽曆,把農曆俗稱「陰曆」,其實這是不確切的。我國長期通用的曆法,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曆法概念是不盡相同的,它既不是太陽曆也不是太陰曆,而是採用閏月的辦法,使陽曆和陰曆互相配合,以適合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需要,是一種陰陽合曆,直到現代的民用曆書,也主要是採用太陽曆日期、陰陽曆日期和星期對照的形式,這類編製品在民間盛行不衰。中國曆不僅是陰陽合曆,而且是 「天人合一」的曆法。

一晝夜的起訖時間

時辰可以與國際時間對應,但起始的標準差了1個小時,一晝夜的起訖時間,有兩個不同演算法,現在國際通用的方法是將一晝夜劃為24等分,每等分為一小時,共24小時。24小時制自零時起算,即自夜十二時起算,在夜十二時以前為一日,十二時以後為次日。我國曆制的時辰以子時為首,由小時制夜晚十一時起至夜一時為子時,在夜十一時以前為一日,夜十一時以後為次日,與現代的夏時制相同。北京時間是按照國際標準時間確定的,曆法專家們相應地把中國北京時間與農曆時辰一一對應表示,特別是自鐘錶問世和普及、廣播覆蓋,記時也逐漸按照國際時區標註鐘點時刻。鐘錶上僅有十二小時,只合一晝夜的1/2,於是區分為上午十二個小時和下午十二個小時加以辨別。近代曆書中甚至將每個節氣的日、時、分等用公曆時間準確標示,但遺憾的是未能把地方時概念保留。

時間全部是地方時

時間是按日出日落規律順序排下來的,雖標示不同但內涵一樣。在沒有鐘錶的古代,人們只能通過觀察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確定本地時間,這個時間叫做「地方時」。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東邊總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總比西邊的早。比如在北京太陽已經升起了一個時辰,而烏魯木齊還處於黎明時分。空間的位移產生時間的差別,這個時間差便是不同地區的「時差」。不管現代社會如何發展,人也總是在某一個時空活動,中國古代近代直至民國時期還存在「打更報時」「雞鳴報曉」,而這個打更報曉,卻是「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最佳最準的時刻。我們可按時差原理利用經度計算把北京時間換算成更準確的當地太陽時。換算的方法是:向東走的路上一直是朝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前進,所以每走過一條經度線,就會提前4分鐘看見日出。整個地球經度線分360°,4分鐘乘以360,正好是24小時,反之亦然。

24小時是全球地理科學時間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檯子午儀中心的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當地地方時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從這裡算起,往東往西各有12個時區,每個時區跨越經度15°。至此,全世界有了統一的時間和日期標準,世界各國陸續使用公曆紀年和紀時。從辛亥革命開始,我國即決定使用公曆,把公曆的1月舊稱為「元旦」(一年之始),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逐步傳沿成習。「元旦」一詞中國用了四千多年,我們把「元旦」給了公曆,但並沒有取消了自己的本歷,中國傳統農曆仍在城鄉廣泛使用,人們把農曆春節叫成「大年」,體現著中華民族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開放文化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姿態。

00∶00子夜鐘聲是公曆時刻

每當新年1月1日零時,中國與全球各國同樣按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腳步分時段迎接了又一個新的公曆新年的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上決定採用公曆紀年,並把1月1日叫「元旦」。這一天,我國城市和農村,都張燈結綵,不少單位懸起「慶祝元旦」的巨幅標語,歡慶新年。各國的時區不同,全世界過公曆年的時間也不同,但都是在午夜零時劃分日期。「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所不同。按公曆計,從國際日期變更線算起,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在「地球村」與「全球化」的時代,公曆的通用尺度和政府的例行紀念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農曆:子時一到開新律

中國人是聞雞起舞的民族,也是天人合一享受生活的民族,那麼每年每月每旬每天均在子時開始,均有時間與時辰的差別。比如過年,國際定義午夜00∶00時,而中國傳統是「子時一到開新律」。過農曆新年是從子時起即23時開始,有人曾辯說應從子時的「交更」即23時—1時的中間24時或0時開始也是對的,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交更」,那麼過每個時辰就應當從其中間開始算起?農曆的時辰每一天都是自己的時間,這個時間與公曆時間不矛盾,但是不應當混淆,甚至每一個地方的時間也可以用於具體的地方安排(以日出日落的規律),每一日、每一旬、每一月、每一年均在子時開始。中國大多數農村人口,過生日都是按「農曆」,那麼日子的劃分也在子時。如果在交更時才開始,那麼每一天都是交更才算新的一天,公曆就把農曆同化掉了。

公曆時間需共同遵守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和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時差問題逐步引起注意。進入19世紀,在科技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西方世界發起工業革命,鐵路運輸普及開來。此時,不僅是旅客希望車輛準點運行,對運輸部門而言,為了避免共用一條鐵軌的多列火車發生相撞事故,車次時間必須掌控精確。當時橫貫東西的漫長鐵路往往造成不同車站之間有時差存在。19世紀70年代,在加拿大鐵路公司任職的桑福德·弗萊明意識到了時區對於鐵路安全的重要性,遂提出了國際標準時間的概念。如前所述,國際標準時間經過國際會議確定統一以格林威治地方時為基準。進入20世紀,隨著航空業的興起,旅客有可能在幾個小時內跨越多個時區。時區的設置開始出現在手錶、電腦和手機等個人裝備上,時差和時區已然是司空見慣之事。

國曆的習俗必須講究

每個民族歷史發展過程的傳統習俗積澱,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曆其實是中國古代天文、地理、氣候、農事、國事、生產、生活、娛樂以及民間信仰、傳統習俗、倫理關係、生老病死、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各種元素相結合的產物,中國的傳統節日,包含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是構成區域國家與社會人文的時間框架。正是因為其內涵博大精深,符合國人需要,才能影響深遠,傳沿至今而不落伍。民俗的東西是自覺的文化,其對本民族的合理性就是先進性,老輩人留下的傳統習俗自然會有它的道理,好多民俗中有些近乎迷信的講究也很有意思,本民族的曆法存在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古老的傳統依然影響著國人的行為,幾千年積澱下來的節日習俗也已成了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千載傳承的民間習俗就是我們民族化不掉的根,是抹不去的生命印記。

曆法在中西借鑒中相映成輝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曆法本來就是順天應時的產物,各種曆法一種含義,不同曆書異曲同工。在中國,從唐宋時期隨著中西交往的拓展,在曆法方面已有初步的交流,元朝與明朝前期的曆法,結合了中國傳統曆法和阿拉伯曆法的長處,在明朝後期和清時期,借鑒了西方現代天文學成果,充實和完善了中國的曆書,但根本的方法和文化未變。從元朝的《萬年曆》,到漢族天文學家郭守敬制定了更符合中國人習慣的《授時歷》,再到明朝的《崇禎曆書》《大統歷》,清朝的《時憲歷》,最終又恢復實行的《授時歷》等,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時至今日,我們仍在享用著農曆中精彩紛呈的文化精髓。對於曆法和節日曾有過若干次的爭議和討論,但最終都是在相互尊重、借鑒參照、不斷完善中融洽共存,文化的血脈與時代的脈搏總是合拍的。

中國曆與世界歷和諧共生

中國的曆法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體現,是人的心理和諧與社會和諧相統一的有效載體。文化的滲透力、感召力存在於民族的血脈之中,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正是它的偉大所在,是先進的中華共同文化。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惟一綿延不斷、一脈相承而保留下來的最具生命力的傳統經典燦爛文化,是因為有包括曆法在內的優秀文化的章法可循。中西曆法之爭,本質上不是保守與現代之爭,實質上是文化傳統、民族特色與外來文化與文明的交流碰撞,西方先進科學的東西可借鑒,但不能否定了自己的優秀文化。西方歷與公曆結合全球地理科學,為人類全球化活動提供了坐標,農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諧趣等等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智慧,兩者相輔相成,和諧共生,共同構築人類現代的文明體系。其對本民族的合理性就是先進性,更是一種區域文明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心理和諧與社會和諧相統一的有效載體。中國曆法不會按照西方的甚至國際的標準而被消滅,卻是在相互借鑒學習交流中不斷獲得世界的認同,現在每到新春佳節,世界全國政要都通過各種方式向中國人民「拜年」。

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2003年10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種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2006年春節後,保護中國傳統年俗文化孟門宣言于山西省柳林通過,宣言認為,中華傳統民間年節民俗文化,是幾千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創造,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生動表現,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科學理念與「和合團結」的民族精神,集中了民眾的美好嚮往與智慧創造。民俗文化是各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各民族文明進步的結晶,是各民族對全人類的獨特貢獻,從而形成了世界的豐富多彩。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民俗是中華民族極其可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發展民族新文化的根基。樹大根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結晶,是連結民族感情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需要大力弘揚。

源遠流長的國曆

我國曆法的起源,傳說是由天皇氏制定十天干十乙地支,伏羲氏製作甲歷以天干紀日,又由黃帝氏命令大撓製作甲子紀日;後由太昊氏設歷正即月份,顓頊氏製作新曆;帝堯氏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駐東南西北四地,觀測星象,判定季節,用四分法製作曆法,每年安排366日,用閏月的辦法,規定四季為一年,這與近代推算回歸年的方法大致相同。

2003年,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城遺址的陶寺古觀象台遺迹被發現,證實了《尚書·堯典》上所說的「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與社會現實。是對中國遠古時期天文曆法研究重要的實物例證。該遺址形成於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會末期,距今約4700年,比世界上公認的英國巨石陣觀測台(公元前1680年)還要早500年。後來,夏後氏頒布的夏曆,成為我國確定正朔即每年第一個日子的惟一標準。

我國共有六種古歷,即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是我國最早的曆法。在漢武帝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太初曆》之前,人們使用過這六種古歷。

百鍊成金 九九歸一

夏、商、周三個朝代的歷制並不相同。夏朝以建寅的月份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現在的農曆仍用此法。所以新年春聯有「斗柄回寅」的說法;商朝以建丑的月份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即以現行的農曆十二月初一作為正月初一;周朝則以建子的月份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即以現行的農曆十一月初一為正月初一;秦朝又不相同,是以建亥的月份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即以現行的農曆十月初一為正月初一;漢初因襲秦朝歷制,到漢武帝時才改用夏曆對每年第一個月第一天的規定。後來王莽改用殷歷的建丑,以後魏明帝、唐武后和肅宗又先後改變對第一天的規定,但不久又改用夏曆,一直到清朝末年。

清朝咸豐四年,太平天國改變歷制,在一年中安排366天,一年分12個月,單月排30日,雙月排31日,不用閏法,但仍然用干支紀日,註明節氣,但節在月首,氣在月中,禮拜順序則按西方習俗。這種歷制經歷十四年便廢止了。歷史上從漢朝太初元年直到清朝末年的兩千多年間,大多數時候農曆都是以建寅為歲首,其間雖曾改變正朔,多則十幾年,少則一兩年,都在不久之後回歸夏曆的標準,難怪人們習慣把農曆稱為夏曆,也可見夏曆在農曆中的權威性。直到今天民間所用的農曆也是採用夏曆。

我國的曆書在封建時代稱為「皇曆」,必須由皇帝本人審定,而且只能由官方審發。早在公元863年,曆書就已經在民間普及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古老的曆書,是唐僖宗刻印的《中和二年曆書》。而目前發現傳世最早的明代曆書可能是《大明永樂十五年大統歷》。現代的民用曆書,主要是採用太陽曆日期、陰陽曆日期和星期對照的形式,這類編製品在民間盛行不衰。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在使用本歷

現在世界上比較普遍使用的曆法除公曆和農曆外,還有伊斯蘭曆、佛歷、日本歷、伊朗歷、印度歷和希伯來曆等民族曆法。

伊斯蘭曆為伊斯蘭教國家通用的曆法,以公元622年7月16日為伊斯蘭教曆元年1月1日,不分季節。

佛歷為部分佛教國家計算紀元的方式,以釋迦牟尼去世當年為計算基準,公元前543年(也有說公元前544年)為佛曆紀元元年。

日本歷是日本使用的曆法,和公曆的不同之處在於仍然採用帝位紀年法,新天皇即位時更改年號,如2007年是明仁天皇的「平成19年」。

伊朗歷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陽曆,其每年第一天由春分開始,以公元622年為伊朗曆紀元元年。

印度歷是印度政府於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統一曆法。其獨特之處在於一年設6個季節,每個季節有兩個月,紀年以公元78年為印度曆元年。

希伯來曆(或猶太歷)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古老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紀年以《聖經》傳說中的上帝開始創造世界的第一個星期一開始,猶太教徒認為是在公元前3760年。

中國的農曆「道法自然

民族曆法是一部民族幾千年生產生活經驗的集大成式的標準百科全書,一切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易經、八字、四柱、節氣、生日、年節、屬相等等全部跟曆書相關,而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以及十二生肖等的相互結合和滲透,是我國古代對自然界從無到有從混沌到具形原始發生過程的一種樸素的認識論,後來發展成為概括天地自然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哲學概念,是我國傳統文化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道教自然與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和關係。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法自然」,又把農曆和它的使用者放在一個層次更深的文化背景上,使兩者的關係從曆法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對應,發展到思維的領域,進入天地自然變化發展的基本規律與「人身一小天地」基本發展規律的對應,成為一整套體系,這種喻示無疑會對人的心理發育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從而使農曆成為我國民俗文化對人的生命現象進行探討研究的一種工具……

農曆文化美輪美奐

中國具有相當長時間農耕文明的歷史,由於農曆與農業生產聯繫密切,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實用、方便,因此我國廣大農民十分熟悉、喜愛農曆。二十四節氣融於農歷之中,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次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和月亮周期運動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田間耕作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至今對人們社會生活都有重要作用,在國際氣象學界,它甚至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結合氣象與農諺,更是顯得奇妙無比,也給農曆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活用帶來了許多鐃有興味的特色。中國一年若干民俗節日都是農曆排的,由傳統曆法的時間軸承載而循環演繹,所有節日的元素和意象都是祖上留下來的傳統。比如過春節過得就是習俗,紅色的春聯、響亮的鞭炮、虔誠的祭祖、嶄新的壓歲錢……年畫、剪紙、餃子、年糕等年俗,一直是年不可分割的基本部分。這就是中國的「年味兒」。民俗文化是各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是各民族文明進步的結晶,是各民族對全人類的獨特貢獻,從而形成了世界的豐富多彩。

家喻戶曉惟妙惟肖

我國曆法的制訂,以及國家對曆法的頒行,歷史上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早在公元863年,曆書就已經在民間普及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以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是中國曆書中一個顯著的特徵,由於天干十位,地支十二位,所以每過十二年就是一個小循環,每過六十年就是一個大循環(一個花甲子)。曆法規定平年和閏年,大月和小月的日數,使每一天都有一個號碼(日期)或名稱(如干支),從而使它從屬於一定的年份和一定的月份。中國自古採用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至今連續無誤,準確恰當,是非常科學的,但在當時乃至後來漫長的社會進程中,能識文斷字的人畢竟是極少數,要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天干地支的組合來記住所生的年份,這對於不識字的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為了便於記憶和推算,人們就按照自身所認識和想像的動物特性採用鼠、牛等十二種動物來與十二地支相對應的方法。每年用其中的一種動物來作為這一年的屬相,中國人每人都有一個生肖。這種特殊的屬相方法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國的大年順天應時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農曆的元旦,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是在這一天「過年」,既是中國農曆新年之始,又是農曆一年當中的第一個節日。春節是中國最具文化的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春節是中國人民俗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是中國人國情、鄉情、民情、家情、親情的強烈表達。我們的春節不同西方的聖誕節,他們過得是節,我們過得是年節合一的「年」,不要以為這是一個節日,實際上這是本歷的新年,「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中國農曆新年之始,民間真正地「過大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重視的大節日。過年的日子正值冬閑,四季重始,對國人相當自然合理,大地經過一冬的沉睡即將復甦,一切預示著新的開始,中國人年的意蘊、年的行為都是這樣「順天應時」。

時辰錯了損失巨大

中國自恢復傳統節假日十年來,常常在時間與時辰上出現混淆,我們不要怪「子夜鐘聲」的震感,也不要怪電視春晚的誤導,就怪自己忘記了傳統文化的一個關鍵。農曆的時辰最適合國人的生產生活,也關係中國所有民俗文化,有許多合理因素和好處。春節是依據中國傳統曆法過的,要按照農曆過自己的傳統節日,關於時辰的講究就值得關注和遵循,必須從時空一體化的角度理解、把握中華曆法精妙的時間尺度。我們的春節前一天為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夕夜「爆竹一聲除舊,桃竹萬戶更新」,民間有在除夕「守歲」的習慣,這個時間真正的是公曆時間的23:00±地方時差,如果我們到了時辰不過年,非要守到午夜12:00,小小的一個小時,不僅過年過錯了,還造成節假日綜合症,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了多少工作效率……

重歸子時過大年

過年對任何一個國家和人民而言都是最為重要的節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新年習俗,在民間,特別是在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大多並不重視公曆新年,真正在意和注重的是本歷新年。魯迅先生在《祝福》中一開頭就講的中國「舊曆年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自不必說,就是天空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一語貼切地道出了春節的魅力所在。中國各地習俗雖有不同,但作為民族的紀年或節慶標誌,一直為中華民族使用傳習,不論辛亥革命、新中國、改革開放都始終未變,叫法有變化而內涵始終未變,都是圍繞著「過年」這個主題。如果一元復始的時間變了,等於中國年的元素丟了。既然我們過的是傳統節日,我們過的是中國年、中國月、中國日,當然也應該是中國時。這是全體講漢語、寫中文的中國人都不應該犯的錯。我們應當從「重歸子時過大年」開始,把握好每一個「時辰」。(王東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晉都市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三晉都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