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正華︱我看李星品行

王正華︱我看李星品行

詩意記錄生活 用情溫暖人心

我看李星品行

王正華

李星是三秦名人,忙人。早知其大名,但不識其人。偶讀去年12月26日《商洛日報》文藝版姚家明的文章《請李星寫序》引起愚的興趣與關注。文章的基本要義是說青年作者姚家明的長篇小說《守望》出版前,期盼找一名人寫個序。於是在《延河》雜誌副主編姚逸仙引薦下來到李星家裡,並懇切說明來意,希望不失所盼。

李星聽後沒有表態,說自己一天很忙,最害怕給人寫序。有幾個文藝界領導推薦了幾部小說,讓他寫序。可他看了,根本看不下去,沒有感覺。一個字都沒有寫,硬寫是寫不出來的啊,只好把書還給了人家。姚逸仙接著說《守望》他看了質量不錯,希望李老給年輕人鼓勵鼓勵。

聽說書稿約四十多萬字,李星皺著眉頭說,需要一個月時間看。雖然「接受 」了寫序任務,但還是那句話,「 要是看得下去,有感覺了我就寫,要是看不下去,你們也別怪我 」 。

放下書稿,姚家明的心裡仍然擔心,忐忑不安。李星是陝西乃至全國知名的評論家,曾經給陳忠實、賈平凹寫過蓋棺定論性的評論文章。他怕人家看不上自己的小說,一個字都不寫。那對自己的創作積極性將是多大的挫傷。姚逸仙老師講,低調認真,李星曆來如此。書稿他要一篇一篇地閱讀,文章好他就給寫,不好他一個字也不會寫。沒有辦法啊。耐心等吧兩個月時間......

讓姚家明欣喜萬端的是第二個月的十二號,李星讓去拿稿件。姚家明一看,文章密密麻麻地寫在列印紙上,一共六張。李星說真的不錯,半個月時間就看完了,有幾處非常感動。接著就細節、結構、常識問題一二三四地提了六條修改意見。他還語重心長地叮囑姚家明說:年輕人好好寫,咱啥都不圖,專心把這事弄成。

常在文化圈,愚也曾經有幫朋友找名人寫序的經歷,心緒複雜感慨頗多。出書寫序是必不可缺的程式。但找誰來寫,怎樣寫,如何開口,是每個作者翻來覆去思考的問題。找名人寫序的目的無非是藉此提高作品傳播的影響力。可這僅僅只是一廂情願。相信許多普通,特別是寫作新手在找名家寫序過程中難免不會遇到困惑、尷尬和難言之隱。

在物慾橫流,金錢崇尚的年代,少數名人的作序變出異味,他們以此為牟利、創收的渠道或手段。有的人絕不會勞神費力地讀一本書、一部作品,投機取巧地藉助書目的標題、章節引語,弄起或文字加減,或移位變序,東拼西湊的弄出一篇杜撰;有的人絕妙、熱情的接活,而不作活。利用身份關係(權勢)安排、轉嫁其弟子、他人代筆而就。自己只是照收潤筆費就是了;第三種人更是一種創新,裝扮出比一個大國領導人還要忙活的假式虛招。你要出書嗎?我幫忙。寫序沒時間。你寫。我簽字。一手交錢,一手簽名。兩全其美!嗚呼。這些人,這些事,在李星面前何等的渺小、卑微!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一滴水能見太陽,無需更多的美言說辭,愚對李星的德藝敬佩之至,願我們的社會多些李星,文化界諸公多些李星的品行。

(註: 李星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 陝西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生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陝西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等,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多部作品先後獲省及中央宣傳部 「 五個一 工程 」 獎,同時獲省委、省政府 「 德藝雙馨 文藝工作者」 稱號。)

2018年1月24日(農曆丁酉年臘八)雨雪寫於古城安遠門1402室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豬隊友 校對:田紹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希良之拈花微笑 的精彩文章:

啄木鳥專欄︱賈平凹先生,您給《陝西日報》題詞字寫錯啦!

TAG:朱希良之拈花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