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向鄧小平發起挑戰:我們十年後再看!十年後發生了什麼?

此人向鄧小平發起挑戰:我們十年後再看!十年後發生了什麼?

本文系阿西巴史者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九二年鄧小平南巡

猶記得1980年秋義大利著名女記者法拉奇,通過自己老爸的關係借義大利總統走了個後門,得以有機會訪問中國的領導人,大膽而犀利的她問鄧小平:「您這麼能幹,為什麼總是當二把手。」這個問題雖然在1980年問看來是早了,但是後來近十年也說明了,鄧小平同志確實在之前和之後很多年,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當過一把手。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很多,通常來說一般都會解釋為:「自己年紀不小了,多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促進幹部階層的年輕化,建立起完善的幹部退休機制。」

晚年周總理

其實如果把歷史上相關的事情串起來,拓展一下,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有聯繫的,這還得從毛主席選擇接班人說起。林彪之後,毛主席在選擇接班人這件事情就更加謹慎了,綜合多方面情況來說,直到去世前一年,毛都沒有真正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過,至少可以說毛主席在培養華國鋒和王洪文上面,時間是交叉的。華國鋒前面的文章說過了,這裡先不說,今天來說說王洪文。為什麼是王洪文?王洪文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開源村的一個貧農家庭,後來當過兵,參加過抗美援朝,複員後在上海做工人。毛主席一直都認為,只有深入過階級,才能夠領導好各階級,還誇王洪文「這一點比他好」,工農兵全齊全了,了解實際革命情況。

王洪文隨毛主席與周總理接見外賓

1973年,王洪文就排名就已經和周總理一級了,這一年王洪文只有三十八歲。這段時間毛主席十多次接見外賓都讓王洪文和自己一起,外賓一看,情況心知肚明。年輕代表的不僅僅是活力和培養,更多的是能力和資歷上的不足,這一點在他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同年,在周總理的努力下,鄧小平終於回來工作,俗話說得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鄧小平迅速上手周的工作,一切井井有條,鄧工作了半年就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鄧小平與毛主席

毛主席曾經專門當著鄧和王面前說:「王洪文politics(政治)比鄧小平差一點。」著名的毛主席用來考驗兩人的問題(我死後會怎麼樣?),鄧和王的回答差距也非常大。鄧小平結合實際情況,並且給出解決辦法,而王只是按步照班的還是那副腔調,說著不痛不癢的話。能力決定重視程度,鄧小平逐步接替周總理的工作,受人民喜愛。

王洪文

1975年,王洪文回到上,心中無比憋屈,叫囂地向鄧小平同志挑戰說:「十年後再看!」這一年,王四十歲。這句話傳到鄧小平那裡後,引起了鄧的重視,同年鄧小平七十一歲。改革開放以後,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我國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時候他也不忘王的那句話,唯一的解決方針就是培養下一代接班人,建立起完善的幹部退休制度,自己慢慢退居二線,讓年輕人有機會。1975年的十年後,也就是1985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總設計師鄧小平為萬人敬仰,而王洪文,想必路人皆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西巴史者 的精彩文章:

七三年毛主席問鄧小平: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鄧開口淡淡地說了兩個字
究竟是誰助鄧小平一力 讓他第二次得以復出?

TAG:阿西巴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