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美云何 求之意象|勞誠烈的藝術(從周昌谷先生學畫)

其美云何 求之意象|勞誠烈的藝術(從周昌谷先生學畫)

藝術家 勞誠烈先生

導讀:勞誠烈少時即聆教於周昌谷先生,深受先生「固本博取,純情至美」藝術思想的影響,致力於傳承「闊筆點垛,連拖帶轉」的藝術風格,同時在實踐中研究中國文人寫意畫。在杭師院任英語教師後,又因其深厚的英文功底,兼職美院學報編輯部,編譯了數十萬字的西方藝術資料。這些西方的藝術,不僅拓寬了勞誠烈先生的視野,在他的知識結構中更成了民族藝術的參照物,加深了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也為他的中國畫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林間啄剝音急促敲入雲

古木中空處有蟲驚失魂

我則聞而喜為鳥一寫真

愛其啄不歇敬其護山林

除害之功不可沒特寫其景嘉其勤

猶恐丹青不盡意更添數語表予心

幸哉巍巍千年樹蒼翠蔥籠得永存

— 壹 —

勞誠烈說自己很幸運!年少時就能在周昌谷先生身邊,零距離地觀察先生作畫,有機會聆聽他系統地講述中國畫的畫法理論。有此機緣和惠澤,勞誠烈自是銘刻於心,為人為藝絲毫不敢懈怠。

勞誠烈和昌谷先生的淵源實則非一般深厚。早在小學二年級時他就認識了昌谷先生。當時他母親是杭州師範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兼女生指導,周昌谷先生的妹妹正在杭師就讀。兄妹二人都極愛看書,所以和他的母親就成了忘年交。兩兄妹常一起來他家玩。「我從小愛畫畫,他們有時會逗逗我,誇我畫得好,我就很喜歡他們。」

1954年,周昌谷的《兩個羊羔》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得了金獎。勞誠烈的母親寫了賀信,昌谷先生很認真謙虛地回了信,說要加倍地用功。從那時起,昌谷先生成了勞誠烈心目中的人生榜樣。

乙未羊歸化雪融冰 丙申猴至捧桃獻壽

二O一六年一日小住星洲

聞杭城嚴杭來襲

寫此迎春祈福

「1956年美院附中要設初中部,昌谷先生來報信,建議我去報考。當年附中招高中生40名,初中生40名,共發了800張准考證,錄取比例十中取一,我幸運地考上了。在發校徽的那天,我興沖沖地跑到先生那裡給他看我的新校徽,他也很開心,帶我走出宿舍(原蘇白二公祠),到平湖秋月前面的草地上拍了兩個人的合影。」如今,這張珍貴而溫馨的合影,放大後已被收藏在浙江樂清的周昌谷藝術館。

一九五六年考取美院附中初中部領到校徽後

與昌谷先生在宿舍旁平湖秋月前草地上合影留念

1975年的春天,昌谷先生雖屢受批鬥,卻因為73年畫的《荔枝熟了》曾由外貿部印為掛歷廣為發行而畫名大盛,以至每天都有訪客上門求畫。先生時已患肝炎多年,不堪其擾,在門上貼了婉拒來訪的條子也無濟與事,不得已如同逃避追捕一般,輾轉於至親好友家小住以避客靜養,在勞誠烈先生家也曾盤桓數日。這天賜的良機,勞誠烈先生遂隨緣請教,中國畫要怎樣才算畫得好?

周昌谷先生說,按傳統的標準,中國畫要講求三法:筆法、墨法、和章法。筆法就是黃賓虹的五個字:平圓留重變。平就是肘腕指持平,平均用力;圓是中鋒為主,轉彎處尤其要注意;留是不要太快,要沉穩,把握得住;重是要有一定的力度;在這四個字的基礎上才能談變。

曾見文徵明秋花圖卷

今試以彩筆背擬之

先生接著說,墨法也數黃賓虹最好。五筆七墨,墨法有濃墨淡墨焦墨潑墨積墨破墨和宿墨,後來還提到漬墨,可以說實際有八種。

濃墨和淡墨就是講明度的層次。一張畫最好要有三個到五個不同的層次。古時候有的畫家就是預先調製好三至五個不同濃度的墨汁放在碟子里備用的,先用中間的墨色勾勒皴擦,再用淡墨渲染,最後用濃墨點苔提神。

焦墨潑墨就是講乾濕度。一幅畫里濃淡乾濕都具備,而且拉得開層次,畫面才顯得豐富。積墨和破墨是疊加的方法,第一層墨色幹了再畫上去是積墨,還濕的時候畫上去就是破墨。宿墨和漬墨分別是減少水分和增加水分的方法。

芭蕉錦雞

說到章法,要注意三忌三宜:一忌平行,畫面要避免平行的線條,連跟紙邊的平行都要盡量避免;二忌對稱,葉子或花朵不要左右對稱;三忌齊同,花要避免一樣大小,枝葉要避免等長齊頭。三宜來自潘天壽先生的傳授,一宜有主次,二宜有趨勢有動態,三宜畫面的布局要均衡。昌谷先生說,做到三忌三宜,畫就可以打及格分。

先生短短數語,猶如醍醐灌頂,為年輕的勞誠烈打開了民族藝術的大門,讓這個曾有過厚實素描和色彩基礎的年青人,就此迷上了寫意中國畫。

虛心直節為我師

—貳—

青年勞誠烈學畫的道路並不平坦。美院的初中部在1958年受到反右的影響停辦了。1959年他在一個街道辦的工藝廠畫了幾個月的扇子,1960年四月,他考上了杭州文化局為籌建杭州歌劇院而創辦的杭州藝專,其中的美術科為培養舞台美工而設。可惜只讀了一年,這個在持續躍進的口號中辦起來的中專,也因為全國性的饑荒而奉命撤消。之後勞誠烈被安排在一個農牧試驗場就業。他養過豬,養過鵝,種過蕃薯種過水稻。然而酷愛美術的他從未放下自己手中的畫筆。下雨天不出工,就在毛竹片搭建的宿舍里,在竹榻上擺放了南瓜和茄子畫素插;休假日他會背上裝著顏料盒和搪瓷杯的書包到山腳地頭畫水彩小風景。

只是不幸患上了當地流行的血吸蟲病,反覆感染,身體日漸消瘦衰弱。於是被作為精減人員在1964年退職回家休養。而對於好學的勞誠烈來說,雖說在家養病,但讀書,畫畫,練書法等功課一樣都沒落下,還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了英語。之後因為脫離了感染源,他也逐漸恢復了健康。

唯仁者壽

1965年他被招工到杭州土產公司,歷任營業員,倉管員,業務員,市場調查員。文革時期因為會寫字畫畫,進了公司革委會政宣組,專門負責抄大字報,刷大標語,畫宣傳畫,畫領袖像。後來抓革命促生產,被派擔任土產和日用品的採購員。

沒想到搞採購倒是個輕鬆痛快的活。出差雖然車馬勞頓,但十天半個月之後通常可以回來休息幾天。於是他就有時間常去看望昌谷先生。

那時候的昌谷先生,雖然已經從牛棚里放出,卻被查出患了乙肝在家休養。昌谷先生怕肝病傳染給妻女,就自我隔離,住到美院食堂旁一處廢棄的平房裡,生活起居由七十多歲的老母親照料。勞誠烈去了就幫助干點提水發煤爐跑腿之類的家務雜活,老奶奶更是將他視為家人。

好貓圖

昌谷先生的病榻前高高地堆疊著字帖和畫冊。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讀帖看畫冊,其實也是在思考。有時候也動動筆,多半是臨帖,臨王寵和八大的草書,難得之間也會畫幾筆花卉。「看先生畫畫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最喜歡看他彩筆點垛沒骨花卉。一筆連蘸好幾種顏色,在紙上連拖帶轉,一氣呵成。然後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仔細地看一看,這裡加點水,那裡點幾點焦墨。時不時會告訴我氣怎麼貫,筆怎麼接,比如說筆毛亂了,筆頭開花了,不必舔順,只顧順勢畫去,可以有一點瀟洒而簡暢的效果。」朝夕作陪,昌谷先生之言行舉止,對於少年時代的勞誠烈的世界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深遠的影響。

更讓勞誠烈樂而不疲的事就是陪昌谷先生散步,順便採集一種據說對肝炎很有療效的草藥垂盆草。「我們一邊走一邊聊,他很會說笑話,我聽到了許多美院改為連隊編製搬到桐廬楊浦大隊去開門辦學的軼聞趣事,聽得我一路笑個不停。」昌谷先生那身處逆境之中依然豁達開朗不失幽默感的性格,對青年勞誠烈而言,更是一種人格的熏陶。

昌穀書李長吉詩:

「斫取青光寫楚辭 膩香春粉黑離離」,烈刻

詩可一句或兩句,字可分開重排也

畫邊上要略空 此上誠烈兄

周昌穀於望江山上

這個時期留下了一件珍貴的紀念品。「一天我們在玉皇山下采草藥的時候,在園林工人燒枯枝的火堆灰燼之中發現了一段扁扁的竹根。昌谷先生說,這個不錯,可以做個筆筒。我說那筆筒上您幫題些字畫,我去刻。」勞誠烈把這段竹根撿回去做成筆筒。不久,昌谷先生就畫了兩筆竹枝三片竹葉,題了李賀的詩句,從望江山醫院寄給了勞誠烈。這個刻了竹題了「斫取青光寫楚辭」的筆筒至今還擺放在勞誠烈先生的書房裡,而且他還一直珍藏著原先的畫稿。他說這幅畫稿的意義和價值對他而言非同小可,一共只有五筆,應該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簡約的文人畫。

— 叄 —

有著良好英語基礎的勞誠烈先生,在當採購員期間經常在出差途中看英文小說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他戲稱為空閑時的消遣。但沒想到這無心插柳得來的技能會成為他以後安身立命的生存手段。1980年勞誠烈通過了杭州師範學院的招聘考試,由杭州市人事局發函從杭州市土產公司正式調入杭州師範學院,成為杭師院的正式英語教師。這一切不外乎是對他勤奮好學,豁達心態的莫大成就。

鴿子牡丹

曾在美院附中教他俄語的楊成寅和林文霞老師得知他任教杭師院時說:「嗬,你還會英語呀!那正好,我們正缺英語編譯,你來吧!」他就此兼職美院學報編輯部,為美院刊物《新美術》,《國外美術資料》和《美術譯叢》編譯了數十萬字的資料,介紹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的油畫和雕塑作品,尤其是那些以前不大提的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方派等等。同時還擔任《英漢詞典》所有美術詞條的編審,後來還參加了范景中老師主導的貢布里希畫史畫論系列的翻譯。

這些資料,不僅拓寬了國內美術界的視野,啟發了後來頗有爭議的「八五新潮」,同時於他本人,從中也獲益匪淺。他看到了西方的寫實主義傳統已經面臨挑戰,各種尋求表現內心的新流派紛紛湧現,層出不窮。歐美的前衛藝術家已經開始從日本的浮世繪和中國的水墨山水中汲取靈感。於是,西方的藝術在他的知識結構中就成了民族藝術的參照物,對西方藝術的認識加深了他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也為他今後的中國畫研究作好了必要的鋪墊。

風情貫日 霜氣橫秋

唯依陶令 千載同幽

八十年代初,正是勞誠烈三四十歲精力充沛之時,除了大學英語教學任務和兼職中國美院學報編輯部編譯國外美術資料之外,他還在業餘時間為兒童刊物《故事大王》《小螺號》以及《幼兒智力世界》畫了不少插圖和彩色連環畫,還出版過幾本兒童故事彩繪本。

儘管孜孜不倦於中國寫意文人畫的追求,但作為英語教師的勞誠烈並沒有荒廢正業。九十年代他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英語教學法:以語篇重建任務為依託的小組學習法,簡稱為3T模式(以英語首個字母命名)。此項研究發表於國家教委高教司主辦的核心刊物《教材與教學研究》,並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他本人也在學院的教學考評中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於是一個因學歷不夠沒有申報職稱資格的杭州藝專肄業生,被破格提為副教授。他的論文被多次引用,3T教學模式在全國也有一定的影響。

見老蓮畫梅古趣盎然

予以彩筆點垛略仿其意

然而他最傾心的還是中國寫意文人畫,於是免不了在夜深人靜之時,鋪紙磨墨,撇蘭撇竹,畫菊圈梅,塗抹揮灑一氣,但總是不盡如意。偶有一兩張似乎有可取之處,隔日就拿去給昌谷先生看,先生多半會略加點評,鼓勵幾句。他大膽要求,請先生畫幾張簡單的小品,讓他回去臨摹學習,先生笑著說,「不必了,你是有點基礎的,只管大膽去畫。」

他接著說:「有句話叫『師其心而不師其跡』?我跟潘天壽先生學畫,從來不臨摹他的作品。重要的是領悟他的用意。不是學他的面貌,而是學他的方法。」

看見勞誠烈一臉茫然的表情,昌谷先生拿出一疊手稿,對他說:「這樣,我正好有個事要你幫忙。這是幾篇講畫畫的文章,出版社要求寫簡體字,我繁體寫慣了,很難改,你幫我去抄一抄,把所有的繁體字全部改成簡體!」

勞誠烈領命回家,很仔細地用行楷抄寫了昌谷先生的《光線與明暗》《用墨與用水》《妙悟與獨造》三篇文章,後來又陸續抄了《即興與暢機》《國畫色彩的對比與調和》等另外的幾篇。抄完後一想,這些都是昌谷先生多年創作經驗的總結,藝術思想的結晶呀!頓時領悟了昌谷先生的深意「師其心而不師其跡」!

彷佛章台夢 依稀洛浦神

當空舞翠袖 對客延金尊

玉面痕猶濕 芳心怨似深

驚疑欲有問 霧滿楚江橫

— 肆 —

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專心之至地從事中國畫的研究和創作是2006年退休以後的事。為紀念已在1986年去世的恩師周昌谷先生,勞誠烈在2010年寫了《林風眠的學生周昌谷個案研究》投寄《林風眠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入選,文長兩萬字,佔20頁,成為文集中最長的一篇。

2012年他寫了《周昌谷對中國書畫的貢獻》,入選周昌谷紀念文集《指向深處》,並被邀請參加樂清市周昌谷藝術館的開館儀式。之後他又寫了《周昌谷談黃賓虹的五筆七墨》《周昌谷與黃賓虹的緣會一一民學的傳承》《周昌谷書法創新研究一一蚓書的啟示》等一系列文章,來宏揚昌谷先生的藝術思想。

在研究過程中,他認識到周昌谷之所以能有如此深刻的藝術思想,應該是得益於與林風眠、黃賓虹、潘天壽三位大師的零距離接觸,大師們的言傳身教既給了他深厚傳統功力所薀含的豐富營養,同時也激發了他強烈的創新意願。

萬樹寒無色 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 影落野人家

林風眠、潘天壽與周昌谷之間的傳承眾所周知,然而黃賓虹對周昌谷的影響,一般人都不太了解。在周昌谷藝術研討會上,有的人甚至誤以為他們只是神交,似乎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為此,勞誠烈寫了《周昌谷與黃賓虹的緣會》之後,決定更深入地研究黃賓虹。

他通讀了所有他能收集到的黃老的著作,梳理了其中有關外美內美的所以文句,寫了《黃賓虹的外美內美之辨》,指出外美包括:一,只求形似;二,色彩艷麗;三,製作工細這三項,代表畫家是唐代李思訓。內美有布線,完形,運筆和意象四個方面,代表畫家明代徐渭。此文刊登於中國美院學報《新美術》2013年第七期。

在2015年黃賓虹誕辰150周年之際,勞誠烈先生在杭州研討會上作了《黃賓虹的太極墨法探秘》的長篇發言,發言稿後來刊登於《書畫藝術》2015年第三期。他說黃老的墨法應該有八種,它們兩兩相對構成四個維度,這四維八墨和左勒右勾的筆法結合起來,就是太極圖秘訣。用黃老自己的一句話道破,就是「飽筆重墨浸水而出之」。那效果,其實就是從濃淡乾濕交替的有節奏的豐富變化中所產生的音樂感。

風情冠世 霜氣橫秋

唯懷陶令 千載同幽

2017年底,勞誠烈先生收到了《民族翰骨一一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大展》的邀請,出席了開幕式並在研討會上作了《潘天壽與寫意精神》的發言。他強調,《寫》和《意》就是傳統文人畫的根本。《寫》指的是以具有書法情趣的線條來表達,而《意》指的是記憶內容,特別指30秒以上的長期記憶所儲存的內容。潘老所描述的寫意中國畫七個特點,無一不是由長期記憶的性質所決定的。

從這些研究中,勞誠烈先生終於體會到了寫意中國畫的高妙。高就高在帶著書法情趣的線條本身就有不依賴畫材的音樂般的強大表現力,這表現力來自於如同演奏樂器一般通過長期艱苦練習形成程序性記憶而獲得的高超技巧。在這方面,西方藝術家是無法與浸潤在千年書法傳統里的中國文人比拼的。

春暖花開

寫意中國畫妙就妙在長期記憶中的形象(意象)或情境(意境)如同幻象和夢境一般,模糊而不穩定,而寫意中國畫家憑藉強大的記憶保持和提取能力,竟能面對白紙幾分鐘之內寥寥數筆就再現了那畫材的線性特徵,使之神情生動呼之欲出躍然紙上。對比之下,依靠短期(30秒之內)記憶的西方寫實畫,面對靜物或靜坐的模特兒,畫幾筆就要看一眼,再畫幾筆又要看一眼,耗費多時才能勉強複製所見,在電子成象無比成熟的今天,真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本領。

通過對周昌谷以及他三位導師林風眠黃賓虹和潘天壽的研究,對照西方藝術寫實傳統,作為畫家的勞誠烈深刻地領會了昌谷先生以中國文人畫寫意傳統為本,「固本博取,以西潤中」的風格取向,決心走昌谷先生所開拓的以書法技能為依託的純情唯美意象之路。

萍自在因根解脫

蓮清凈乃藕心空

勞誠烈先生給自己的定位是業餘中國畫藝術家(古代的文人畫家有誰不是業餘呢?)只是碰巧有點美學研究的興趣。問他畫畫是為什麼,是為了自娛自樂,休閑消遣?還是為了驗證研究心得,傳承恩師和先賢的遺教?或者是為了抒發情懷,修心養性,追求唯美的人生境界?他說自已也說不好,還是讓別人看了他的畫再作判斷吧!

勞誠烈先生傳承了周昌谷先生的藝術思想和繪畫技法,懷著對中國畫的由衷熱愛,一生雖歷經動蕩而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研究和創作。如今,先生亦已進入古稀之年,卻從不敢忘當年昌谷先生對他的教誨:「昌谷先生將我引入了中國畫的大門,培養了我對藝術的熱愛,同時先生努力、勤奮、及具有的民族藝術大愛的精神也激勵著我。」實踐探索永無止境。讓我們在這新的一年裡,期待他在寫意中國畫的研究和創作上有更大的收穫!

藝術簡介

勞誠烈,浙江龍遊人,1946年生。

杭州師範大學外語副教授,周昌谷親炙弟子,

學者型文人畫花鳥畫家。

黃賓虹研究會會員,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浙江省美術評論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臻藝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臻藝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