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病外治 頭痛

內病外治 頭痛

常見病之一 頭痛,它可能引發的頭痛種類很多,有頸椎問題引起的;有肝火上逆沖頂頭痛的;脾思過度生髮頭痛;心煩意亂攪擾頭痛;風寒濕浸淫頭痛;血壓高、血壓低、貧血、月經來潮、感冒發燒等等,都會引動頭痛。

頭痛的範疇:眩暈 頭疼

頭昏、沉、木、重,頭頂痛

全頭痛

頭痛患者有長達10年20年30年的,經久不愈。

三位一體綜合療法能令患者相當的滿意,不吃藥不打針,不用任何輔助,輕鬆解除緊箍咒,永不復戴。

基本操作:

理療後背的上三分之一多一點,順氣解郁平復腦逆。

1)刮痧 患者坐位,裸上半後背,理療師站位,在患者後背滴數滴刮痧油於頸椎、兩肩、肺部區域,邊滴邊抹勻,從頸椎起開刮,順著兩肩刮下去,直到肺部區域,時間約5~7分鐘,暫停刮痧。

2)拔罐 拔大椎穴 肩井雙穴 肺部區域的俞穴

3)梅花針點刺 按拔罐的順序敲,起下來一個罐敲三、五下,復拔一個罐,依次類推。

4)梅花針敲刺後的拔罐,罐內的瘀血濕水的流出需要時間,2~5分鐘不等,因人而異,在等罐的時候,保健師手不要等,繼續下刮,刮到肝膽區域,然後依次上罐~,前面的罐時間差不多,一一拿下,擦凈罐內血水。

5)處理完以上程序,酒精棉消毒後,請患者穿上衣服,理療師要直指患者頸椎上端的兩側風池穴或頸椎上端中的風府穴,偏頭痛的理療風池穴,頭暈、頭頂痛類的理療風府穴,這幾個穴位因為有頭髮墊著拔不上罐,要靠理療師不斷地用氣罐槍抽罐,(男士強很多)梅花針敲刺,這樣方可保證俞穴有少量血水排出來。

主要經穴:

大椎穴 風府穴

督脈

肩井雙穴 風池雙穴

足少陽膽經

肺俞雙穴 風門雙穴

肝膽各雙穴 膈俞雙穴

足太陽膀胱經

附頭痛案例:

因感冒發燒而頭痛的和偶爾怒髮衝冠及短時間憂傷悲泣頭痛的,都屬一時性,理療幾次很快就會好,不能算真正的頭痛病,真正的頭痛病是多種原因造就,已經形成為一種疾病,不管在什麼時候,何時何地,何種緣故,說犯就犯。現以風寒濕頭痛為例分析說明。

「黃帝內經」里有一章節,黃帝問岐伯曰:「人有病頭痛以歲數不已,此安得之?」岐伯答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譯成白話文,黃帝問岐伯說:「有人患頭痛已經多年不愈,這是怎麼得的?」岐伯回答:「此人受過嚴重的寒邪侵犯,寒氣向內侵入骨髓,腦為髓海,寒氣由骨髓上逆於腦,所以,使人頭痛。」

我曾經的一位女性患者,五十多歲,就是以風寒濕為主,典型的寒邪頭痛症。患病30餘年,跑過無數次醫院及各種治療,不見起色。她是公務員,工作挺輕鬆,但因為頭痛的折磨纏綿,不到法定年齡提前退休。本以為退休後的生活安逸,不用朝九晚五的趕時間,病會好一些,怎料有過之無不及,頭痛更頻繁,一周犯病好幾次,犯病就昏睡,一昏睡十幾小時,苦惱極了!

通過與病人的進一步交流了解到:病人特別怕冷,後背一貫涼嗖嗖,即便在火熱的夏日,也要穿厚背心保暖。病人還有氣管炎史,氣短胸悶咳嗽平日常見,由其怕感冒,感冒更甚。

簡言之,「此人受過嚴重的寒邪侵犯」。因如此,她的肺臟首當其衝已經被傷害,寒凝氣滯,肺主一身綜氣,綜氣無力,宣發肅降的能力失常,上造成呼吸不利,咳嗽哮喘,延及大腦氣血營養欠佳而缺氧而疼痛綿綿;下為代謝的紊亂造成腎系列的工作障礙。

因如此,病人身體內的寒氣早已侵入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為髓之海,而骨髓為腎生,中醫講:腎主骨生髓,腎主骨通腦,「寒氣由骨髓上逆於腦,故而頭痛」。

因如此,病人的五臟六腑都被陰寒之氣侵犯,氣凝則血凝,推動無力,血循環滯頓,營養濡潤差,整個身體都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

治療方案:

方義:溫煦散寒,以損其偏盛,補其偏衰

1)理療督脈 督脈屬陽,它行於背部正中,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帥作用。「陽」就是陽光,溫暖的意思,用提升暖陽之氣驅散體內的陰寒之氣。

2)調理肺臟 肺的宣發肅降的功能正常,包括供給大腦的氣血輸送正常,大腦便不缺氧了。

3)調理腎臟 升腎陽火熱,煎腎陰水多餘的寒涼,達到水火相濟,陰陽相制,腎髓充盈溫和。則全身陰陽平衡。

理療數個療程後,病人的肺清肅,呼吸清爽,後背逐漸暖煦煦,寒涼之氣大退,頭痛病症逍遁。

主要用經穴:

督脈 (後背段)

肩井雙穴 風池雙穴

足少陽膽經

肺俞雙穴 風門雙穴

腎俞穴穴 三焦雙穴

足太陽膀胱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秀 的精彩文章:

TAG:經絡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