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旬老太愛畫梅蘭竹菊 一幅畫僅著色便要20多天

8旬老太愛畫梅蘭竹菊 一幅畫僅著色便要20多天

「梅蘭竹菊四君子,一直是文雅創作之士的喜愛題材。在大渡口區的平安怡和園小區里,有一位80歲高齡的老婦人,她眼不花,耳不聾,每當她執起筆來,能夠長站5小時不動,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她筆下生「花」,最愛畫梅蘭竹菊,一幅幅驚艷的作品多次在區級、市級展覽中展出;她滿腹經綸,創作出一本本書籍激勵後人。她被人賦予「蘭風梅骨」之美譽。

老年大學耳濡目染 古稀老太執起畫筆

在大渡口區平安怡和園小區內,小編見到了80歲的江允萱。老太留著齊耳的短髮,雖已花白,但乾淨整潔,看上去十分幹練。她走起路來,更是穩健有餘,全然沒有杖朝之年的「步履蹣跚」感。

在她的帶領下,小編進入客廳,雙眼立即被四面八方的「色彩」所吸引:書桌、茶几上平鋪著一張張圖畫,牆面上也掛滿了裝裱完成的作品,電視櫃旁的花瓶里插滿的不是鮮花,是一根根捲起來的畫軸。仔細觀察每一幅圖畫,都是以不同的花朵為題材,有的筆鋒粗獷,是以毛筆濃墨鋪成;有的線條細膩,是以鋼筆精心勾勒……

江允萱告訴小編,這份對繪畫執著的愛來源於自己讀老年大學的經歷。1991年,56歲的江允萱退休,1996年進入老年大學做起了班主任,平日里負責行政上的一些工作,這一任職,就是十年。她雖不懂繪畫,卻常常旁聽自己所帶學生的繪畫課,10年的耳融目染,讓她不知不覺愛上了繪畫。在她看來:「畫畫吸引我的是,你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拋開一切煩惱,一點雜念都不能有,否則畫錯了就只能重來。這種全神貫注對現代人來說,已經很難了。而且畫畫必須站著,這對身體也是一種鍛煉。」2006年,70歲的她辭去了行政工作,以學員的身份正式進入老年大學,開始了長達10年的書法、繪畫學習之旅。

一幅牡丹著色四次用時20餘天 被贊「蘭風梅骨」

「基礎是從畫蘭花開始。」江允萱回憶,一開始老師只教她畫蘭花,稱蘭花線條雖簡單,但比例、著色都頗有講究,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一段時間後,她開始接觸梅蘭竹菊。「梅蘭竹菊我非常喜歡的作品題材,因為它們不僅是花花草草,更被賦予了君子之風,傲骨之情。」現在,每周一、三、五,江允萱都會去老年大學上課學習,剩餘的日子就會在自家「操練」,她說:「每天都要畫,常常一畫就是半天。我喜歡一氣呵成,若是一副作品沒完成,我心裡做其他任何事都不安穩,總想著快點畫完。」

要說什麼花最難畫,江允萱毫不猶豫地說是牡丹。享有「艷冠群芳」美譽的牡丹花顏色非常綺麗,花繁葉茂,畫起來難度頗大。「其實我一開始不喜歡牡丹花,覺得大紅大綠的,不低調。後來老師告訴我,如果能夠畫好牡丹花,就沒有其他花駕馭不了了。」從那以後,無論是寫意畫、水墨畫還是工筆畫,江允萱都習慣以牡丹為題材,勤學苦練,不斷進步。「最難畫的是工筆畫,要用極細的筆來勾勒線條,然後上色。上色完成後要等其完全乾燥,接著二次上色。」據她回憶,她曾用20餘天時間來完成一副工筆牡丹畫,前前後後上了四次色。

她曾用20餘天時間來完成一副工筆牡丹畫,前前後後上了四次色。

在客廳的牆壁上,一副題有「蘭風梅骨」字樣的書法作品格外顯眼。江允萱告訴小編,這是重鋼老年書畫研究會相關負責人為她所題。小編隨後聯繫上了重鋼老年書畫研究會的會員李先生。李先生稱,江允萱老人在研究會裡頗有名氣,之所以研究會為她題「蘭風梅骨」四個字,是基於蘭花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梅花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大家都被她的高雅情致和執著情懷深深打動。每逢周年重大慶典,研究會就會將她的作品展示出來,激勵其他學員。她的作品還多次在區級、市級的展覽中展出。

老太每年為孫兒作畫 著《鴻爪集》勵後人

在江允萱的眾多作品中,小編看到有許多以「致孫兒」開頭的書畫,畫上大都是不同的花草或是動物,畫紙的一角則題有一小段字。老太太解釋說,她的孫兒出生於2003年2月5日,那一天,家中常年不結果的羅漢松突然結出了一個「小羅漢」,她認為這寓意極好:「從那天起,每年孫兒的生日,我都會為他畫一幅畫,伴隨他的成長,教會他一些道理。」小編隨便抽出一幅畫,畫上是一隻小雞,正在母雞的庇護下學習啄米。江允萱說,這幅畫是為了讓孫兒飲水思源,知道父母養育自己的不易。

畫完一副作品的閑暇之餘,江允萱老太太便開始看書讀報。「我也看電視,只看三個欄目——《萬家燈火》《醫藥探秘》和《百家講壇》。」她說,畢竟自己已經80歲高齡,雖然畫畫時站4、5個小時都不覺得累,但她知道需要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高度關心。知識的充實讓江允萱滿腹經綸,擁有極強的創作能力。她拿出一本藍色封面的大冊子,封面寫著「江允萱書法集」,這是她70歲整理創作的原創作品,她最近準備把給孫兒的作品再整理起來做成新冊。

此外,有兩本書吸引了小編的注意,一本名為《鴻爪集》,另一本則是《鴻爪集 續》,書的作者正是江允萱本人。一經詢問才得知,這是老太太自己創作自己花錢出版的書籍,只發放給親朋好友看。為什麼取名鴻爪集?據她解釋,「鴻爪」意為雪地上留下的腳印,此詞最早出自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這樣的心境讓江允萱十分贊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像是在雪地上不斷留下腳印,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腳印都會慢慢消失。無論什麼煩惱,什麼榮耀,都會隨時間淡去,所以做人切莫太過較真,讓自己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中。」

江允萱稱,之所以出版書籍贈與後人,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已年過杖朝,總得給後人留下點有意義的東西,讓他們明白老一輩並沒有虛度此生;另一方面,書中記載了許多自己曾犯下的過錯,意在提醒後人們不要重蹈覆轍,也不要將人生中的或得或失看得太重。

採訪末了,江允萱想要提筆書寫「精氣神」三個字贈與小編。她的丈夫鄭大理為她備好了墨汁,便退到了一旁:「她創作的時候需要全身心集中,我們從來都不打擾她。」鄭大理說,全家人都十分支持老太太的愛好,並且由衷地敬重著她:「她的心境和堅持真的值得後人們學習。」(監製/周利宏 圖文/馬筱語)

你關注的想看的,就是渝閱君想發的(爆料投稿微信:Yuyuebaoliao,線索一經採用,平台將視情況獎勵爆料者5到50元現金紅包。)

「渝」新聞「閱」山城——《渝閱》重慶權威資訊。我們只做原創,帶你快捷、精準、深度解讀閱讀那些渝人、渝事。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渝閱 的精彩文章:

蘭海高速綦江段發生車禍致擁堵 現已逐步恢復通行
他76年前在這裡辦學堂,卻突然懸樑自盡 發生了啥?

TAG:渝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