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球軌道淪為垃圾場 昂貴材料能回收再利用嗎?

地球軌道淪為垃圾場 昂貴材料能回收再利用嗎?

據Futurism報道,地球軌道空間是無數衛星的安身之所,這些衛星使我們能夠生活在現代通訊時代。然而,這個空間里也充斥著大量太空垃圾,我們是否能將這些太空垃圾作為資源重新利用起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剛剛成功完成了獵鷹重型火箭的首次發射,這是迄今為止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發射的最大火箭。

在其首批有效載荷中,這枚重型火箭將馬斯克本人的特斯拉跑車和被稱為「星際人」的假人送入太空,前往通往火星之旅。

毫無疑問,這一事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然而,有些人注意到,馬斯克此舉可能讓數量日益增加的太空垃圾更加泛濫。說到太空垃圾,現在正是重新評估地球上不斷湧現的太空垃圾收集的好時機。

目前,地球周圍漂浮著超過50萬件太空碎片。它們有不同的來源,但大部分都是我們在過去70年里發射到太空中的衛星和火箭組件。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學研究員斯圖爾特·格雷(Stuart Grey)說,其中約有20萬個碎片是可檢測的物體,或大於10厘米的物體。

格雷表示:「在可檢測的物體中,超過半數是由碰撞產生的碎片,大約1/4是衛星(約1500個處於活躍狀態),其餘部分則是火箭和任務殘骸組成。這些碎片的整體圖片讓人看起來更感到不安。如果我們觀察軌道上的物體數量,會發現地球軌道上大約有8000噸人造材料。」

簡而言之,從長遠來看,地球周圍漂浮著如此多的垃圾對地球本身沒有威脅。但我們是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太空碎片呢?畢竟,大部分太空垃圾都是由用製造火箭和衛星的昂貴材料組成的。這些太空垃圾會不會成為一種尚未被利用的漂浮資源呢?

格雷解釋說:「這些物品是由非常特殊的材料製成的,而這些材料的生產成本非常高,人們很容易把它們看作是一種等待使用的資源。問題是,捕捉和利用這些『資源』可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格雷指出,近地軌道的物體速度極快,大約每秒7公里左右。這使得它們很難被捕捉到,而建造火箭來捕獲如此快速的殘骸成本將十分高昂。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任由這些太空垃圾漂浮在那裡。事實上,各種清理空間碎片的努力已經在進行中。格雷解釋說:「目前正在開發的機制注重於非常簡單的技術,並與幾個世紀以來用於捕獲大型野生動物(如魚叉和網)的技術相結合。這些方法仍需在軌道上進行測試,但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許多計劃實施,如歐洲航天局的e.Deorbit。」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了類似的建議,即使用比人類頭髮更薄的航天器,可以像網一樣環繞住太空碎片。另一種方法是用激光掃描太空碎片。格雷指出,所有這些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紙面上。

幸運的是,或者說不幸的是,我們還有時間。在更高地球軌道上的太空碎片將在那裡停留相當長一段時間。格雷說:「低地軌道上的物體會在幾個月或幾年內脫軌,而在中間軌道上的物體(比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地球靜止軌道上的衛星,未來可在軌道上運轉數百甚至數千年。」

現在的問題是,在我們思考如何解決太空碎片問題時,我們仍在繼續製造更多太空碎片。無論我們是否找到利用太空垃圾作為資源的方法,我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畢竟解決這樣的問題宜早不宜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合天暢 的精彩文章:

大衛·鮑伊:將被帶到火星循環上億年的地球之音

TAG:聯合天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