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過設計的這隻勺子已經完全變了樣

經過設計的這隻勺子已經完全變了樣

生活中有一些東西,幾千年來都似乎沒有太大的進步。比如勺子,把3000年前的勺子放到你的面前,你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不適。

因為最早的設計實在過於經典,所以鮮有創新,而我們也都逐漸習慣於它應有的樣子。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沒有改進的可能。就拿勺子來說,ZUO君家裡各種大大小小的勺子,功能單一不說,還佔空間。關鍵燒菜的時候經常小心翼翼的用勺子加了調料,結果最後吃的時候還是發現,今天煮的還是太咸了。

有位來自印度的設計師Rahul Agarwal敏銳的發掘了這個痛點,設計了一款叫Polygons的量勺。

等等,你確定這貨不是書籤么?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勺子圓潤的形狀。輕輕一捏,卡片立馬變勺子。

細觀這把勺子,你可以看到橡膠表面上清晰的刻度和摺痕,可以依據不同的需求,摺疊成 4 種不同大小的尺寸,改變勺子的容量。

靈感來自人的手掌(ZUO君猜的,說錯了不要打我……)。想像一下在沒有容器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用手掌接水?手掌彎曲的程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凹陷程度?

沒錯,它借鑒了手的靈活性與多變性,跳脫了一般湯匙的圓弧 + 握柄形狀,來應付生活中多樣化的度量需求。抹果醬、澆汁、撒粉,一把勺子就可以全部搞定啦!

小小的一片清洗起來也很方便,佔用的存儲空間也很小,便於收納。

ZUO君覺得,這個勺子的想法確實很巧妙,幾何學是我們學習中最初對圖形的數字化認識,而 Rahul Agarwa 卻將它完美的帶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來。

但恐怕它並不符合中國市場的使用習慣。中國人做飯,講究的一個隨性。不像西餐對幾毫克幾毫升的配方那麼明確,中餐菜譜上通常看到的都是:適量。老司機基本都知道大概加多少量,新司機有了量勺還是不知道要加多少。

照ZUO君看,最能體現這把勺子實用性和便利性的使用場景,似乎更應該是設計師並沒有提到的戶外?

不過不管怎麼說,能把勺子這樣看似已經沒有進化空間的日用品做出再創新,已經足夠體現設計師的巧思。去年Polygons已在Kickstarter上進行眾籌,一套12美元。最終籌到了超過100萬美元的"巨款",要知道它們的目標眾籌額可是只有區區1萬美元。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桐設計二 的精彩文章:

TAG:小桐設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