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打起來了,我要不要去勸架?

熊孩子打起來了,我要不要去勸架?

GIF

1

放寒假了,

熊孩子們又要聚集在一起鬧騰了。

走親訪友,

自家的小朋友一定會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相處玩耍。

孩子跟孩子之間又難免發生摩擦和爭執。

這時候,作為家長,怎麼辦?

是家長進去辨別是非,進行評判,

還是拉起自家的孩子就走,惹不起躲得起?

學校里,孩子們在一起玩

常會因為遊戲規則

或者某些孩子比較強勢

來班主任這裡尋求幫助

怎麼辦?

教師介入幫助孩子們制定遊戲規則,

然後批評強勢的孩子嗎?

這並不是公平的體現,

而是對孩子的一種過度保護。

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在和同伴的相處中受到傷害,

所以在孩子被欺負一點點的時候就急著去幫孩子討回公道。

我們希望孩子在一個絕對安全、完美的世界中成長,

甚至有些家長會因此讓孩子與外界隔離。

但是我們沒有想過,

孩子遲早是要走上社會的,

在過度保護下成長的孩子,

是沒有社交能力的,

同時對孩子全面發展來說,

也是非常不利的。

2

舉個栗子

一個孩子比較霸道,

在家裡爺爺奶奶都很寵,

爸媽沒有辦法糾正。

如果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

孩子會越來越專橫。

如果把他放到集體中,

和孩子們一起玩,

剛剛開始,他一定也是要求什麼都聽他的。

但是孩子們是有選擇的,

大家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一起玩耍,

蠻橫不講理的孩子逐漸就會被排除在團體之外。

孩子自身也會調試,

他知道什麼樣的行為大家是喜歡的,

他想融入圈子,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如果一個孩子愛打人,

他的行為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擠,

他自己也可能在團隊中被其他孩子打,

這樣,他不僅明白打人的行為不被接受,

也嘗到了被打的滋味,

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

3

孩子和小夥伴一起玩,

其實是一種社交。

如果成人介入過多,

就是在打破孩子間社交的規則。

如果一個孩子覺得遊戲規則不公平,

他可以選擇離開,

而不是要求因為他而改變規則。

他會懂得,世界不會以我為中心,

我可以選擇離開或者改變自己。

孩子在剛剛學走路的時候會摔跤,

很多老人因為心疼孩子或者安撫孩子,

會去「打地」、「打桌子」、「打椅子」,

「都怪椅子,讓我們寶寶摔跤,打他」。

這其實是在培養孩子推卸責任的「能力」。

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抱抱他,

並告訴他:

寶寶是不是走路不小心撞到桌子了?以後要小心點哦。

不要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你的一言一行,

都是他性格養成的引導。

4

因為孩子在遊樂場發生矛盾,

家長間大打出手的事情,

舉不勝舉。

在學校,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狀況,

倆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矛盾吵得不可開交,

而倆孩子已經又樂呵呵地在一起玩耍了。

就像有一次課間,

有個孩子報告我,

兩個男生打架了。

5分鐘之後,我問倆孩子,

你們怎麼了?

孩子異口同聲地說:

沒怎麼啊。

我笑笑說:

自己鬧著玩是吧?

他們點點頭。

我分明看到他們因為剛剛「搏鬥」,

額頭上留下的汗珠和歪斜的紅領巾。

我們要相信,

人的社會屬性會幫助孩子調整自己,

而前提是,

我們要捨得把孩子交給社會。

我們常說要具備團隊精神、合作精神、集體榮譽感,

而這種精神並不是長大後做一兩次遊戲,

聽幾次講座就可以獲得的,

而是從小和夥伴一起相處、玩耍中獲取的。

放假了,

讓孩子出去玩玩,

在和大自然的相處中,

在和同伴的玩鬧中,

學到比課本上更重要的東西。

我是神老師

蘋果用戶專用打賞二維碼

您的轉發和打賞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神老師 的精彩文章:

一個左撇子的心聲

TAG:我是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