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施給嘉興留下了一座橋

西施給嘉興留下了一座橋

原標題:西施給嘉興留下了一座橋



當年,越王勾踐在吳國三年為奴,吳王夫差念其歸順臣服,故放歸越國。越王返越途中,路過吳越兩國交界的幽湖。相傳幽湖南觀里的簽極是靈驗,遠近聞名,他便要去求籤卜問越國是否還有東山再起之日。


君臣一行來到觀內,說來也怪,越王手搖簽筒一刻鐘卻不落一簽,覺得甚是蹊蹺,命范蠡搖簽。范蠡跪在那裡,搖了兩刻鐘也是無簽落地。君臣心中十分不安,越王沒有喊停,范蠡繼續搖簽。


這時,觀內一個道士來到越王、范蠡面前,說道:「有簽是無簽,無簽是有簽,其中有玄機,何求籤落地?簽在心中,答案自解。」爾後,那道士邊走邊唱道:

巾飄惹天香,


幗發思悠長,


亂雨打梨花,


無果園凄涼。


興趣索然無,


浜前浣紗忙。


……


范蠡聽了,覺得這道士絕非隨口唱頌,正想問個究竟,只見那道士轉瞬間飄出了南觀,向西而去。范蠡追到觀外,已經不見了道士蹤影。


君臣一行繼續趕路。一路上,范蠡反覆琢磨著道士的話,忽然眼前一亮,覺得參破了道士的暗示。


回到越國後,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休養生息。

而范蠡跋山涉水,尋找絕色佳麗。這一天,已黃昏時刻,范蠡來到苧蘿村的西村,在浣紗河畔遇到了一個浣紗女,夕陽下的浣紗河波光流金溢彩,那少女正在浣紗,天生麗質,超凡脫俗。


范蠡怦然心動。他經過打聽,得知這少女名叫施夷光,二八年華,其父賣柴,其母浣紗。


第二天傍晚時分,范蠡來到了施家,施夷光第一眼看到范蠡時,心中不禁一顫,這個夢中之人怎麼會來到家中?


施夷光臉色一紅,旋即鎮定地給范蠡請坐泡茶。


范蠡微微一笑。當向施父說明來意時,施父一口回絕道:「復國大業是你們男子漢大丈夫的事,讓一個女娃家去施什麼計,這不是羊入虎口?這千萬使不得。」


在父親身旁的施夷光,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爹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女兒能以身報國,成就復國大業,是施家無上的榮耀。」


施母緊緊拉著女兒道:「傻孩子,憑你一個女娃家,怎敵得過千軍萬馬?娘不會讓你白白犧牲自己。」


施夷光從容道:「娘啊,洗雪國恥,還我河山,總會有犧牲的。如果舍我一人能救得千萬人,女兒就值了。」


聽了施夷光的話,范蠡滿懷感動。然而,施夷光的父母無論如何捨不得女兒離開身邊。


施夷光含淚下跪,對父母說道:「爹、娘,女兒心意已定,跟隨范大夫,完成復國大業。女兒不能在爹娘面前盡孝,還望爹娘原諒女兒忠孝難兩全。」

施夷光毅然地隨范蠡而去,並且推薦了苧蘿村隔壁鸕鶿灣村的美少女鄭丹霞。范蠡經過考察,這鄭丹霞也是二八年華,並且性情剛毅,舞得一手好劍,與施夷光一樣深明大義。


范蠡給施夷光取名為西施,給鄭丹霞取名為鄭旦,帶著她們到了越王宮中。越王指定深諳吳國語言、歌舞、禮儀的宮女精心教習西施與鄭旦。


冬去春來,西施與鄭旦勤學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她們翩躚起舞,一個柔美、一個剛毅,越國的浣紗女和舞劍女已訓練成傾國傾城的宮女,一舉手、一投足,顯示出不同凡響的美,且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西施還在空閑之餘,向朝夕相處的范蠡學習文化、練習書法。你有情,我有意,倆人深深地相愛著。


這一年,越王命范蠡把西施與鄭旦護送到吳國,進獻給吳王。


經過星夜兼程,范蠡一行又來到了幽湖。過了幽湖,便是吳國地界了。范蠡他們在幽湖待了一段時間,主要是讓西施與鄭旦向當地百姓學習吳語。


那些日子,范蠡與西施滿懷心事,如此相愛,卻為了復國大業,不得不分離。鄭旦知道了他倆的秘密,暗中提議范蠡和西施秘密拜堂成親。兩個相愛的人經過商議,同意了鄭旦的提議。


於是,他們避開眾人,在小街的閣樓上,由鄭旦為范蠡與西施主持了一場只有三個人的婚禮。范蠡與西施拜了天地成了親。范蠡深情對西施說:「娘子為了國家忍辱負重,待得吳國滅亡時,我們夫妻再相聚圓房。」西施雙目噙淚,深深地點了點頭。


起程的這一天,西施與鄭旦換上了華麗的宮裝,美麗異常。幽湖百姓知道這兩個絕色美女要去吳國了,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為她們送行。


百姓們還在幽湖畔搭了個臨時的亭子,讓西施與鄭旦在下船之前有個小憩的地方。有一個滿臉滄桑的婆婆特意炒了熱氣騰騰的糖糕送過來,她首先來到鄭旦面前,動情地說道:「孩子,在離開國土之前吃口糖糕吧,願你們今後的日子甜蜜、能夠步步登高。就算是咱幽湖嫁女吧!」

然後她來到西施身邊,西施定睛一看,原來這是自己的娘親。施母俯在西施耳邊輕聲說道:「孩子,現在我們不能相認。范大夫已經把我們安置在幽湖西十里處,置了一塊地,安置了你的家人。以後你回來就方便了。到了吳國,要自我珍重,完成國家大事。」她還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包交給西施,偷偷地叮囑說:「這是用柿蒂配置的粉末,可以避孕的,每次經後服用,連服三周期,記住千萬別吃西紅柿,否則就破解了。」西施心中原本酸楚,這時更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了,范蠡趕緊上前與她耳語了幾句,她方止住哭泣,與鄭旦一起吃了香甜的糖糕。


在幽湖百姓的依依惜別中,范蠡與護衛們把西施、鄭旦送上了船兒。


為了報答熱情的幽湖百姓,紀念這段難忘的日子,得寵後的西施讓吳王在她當年下岸上船的幽湖建了座橋,名為「女兒橋」。在當年她與鄭旦小憩的臨時亭子之處,建造了「語兒亭」。


情深義重的范蠡還出資購下了西施、鄭旦住過的小樓,因為這是他與西施拜堂成親的地方。他請人重新修繕,名為「妝樓」。


那條小街,幽湖百姓命名為「義路街」,以紀念深明大義以身獻國的西施。


幽湖西十里處的「施家兜」,是一個百十口人的村莊,村中以施姓為主。有人說,這裡的施姓就是西施家族的後人,但是已經無從考證。


作者:陳瀅

來源:微濮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興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嘉興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