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如我目睹的山川真景,王蒙山水畫欣賞

真如我目睹的山川真景,王蒙山水畫欣賞

王蒙(1308-1385),元朝末年畫家。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家。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來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綜合出新風格。年輕時隱居黃鶴山(今餘杭臨平山)幾十年,過著「卧青山,望白雲」的悠閑生活。元末,張士誠據浙西,曾應聘為理問、長史,棄官後隱居臨平(今浙江餘杭臨平鎮)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帝國,王蒙出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胡惟庸案牽累,於大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死於獄中。

王蒙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趙孟頫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面目。作品以繁密見勝,布局多重山復水,乾濕互用,寄秀潤清新於厚重渾穆之中。苔點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表現林巒郁茂蒼茫的氣氛。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徵,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餘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為「元四家」。董其昌曾在他的作品中題詞:「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畫史繪要》中說:「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惲南田更說他「遠宗摩詰(王維)」。

谷口春耕圖

墨畫。款題。山中舊是讀書處。谷口親耕種秫田。寫向畫圖君貌取。只疑黃鶴草堂前。黃鶴山人王蒙。前有周尚題雲。陰崖積鐵樹班班。老董風流足可攀。便欲結茅依此地。讀書松底聽潺潺。周尚。鈐印二。四明山人。伯高。後有鄭維翰隸書題雲。井屋迢迢隔翠微。我將潛跡荷鉏歸。自緣不露囊中穎。豈嘆人間識者稀。煙柳垂垂平野沼。風苗翼翼接郊畿。卻因偶得耕鉏暇。石壁攀蘿製作衣。鄭維翰。下有王種題雲。滿眼荊溪入畫圖。數椽茅屋倚蒼梧。秫田二頃躬耕處。坐石看山酒旋沽。三山王禋。鈐印二。王明仲。坤艮卦印。

御題行書(乾隆庚辰御題。詩文不錄)。 上方裱綾 董其昌題。癸亥四月十一日晉陵唐君俞持贈。元人題此圖。有老董風流尚可攀。謂吾家北苑也。又另行雲。後二日吳江道中觀。並記。其昌。 左邊幅又記雲叔明有青弁圖。與此圖同一筆法。其昌。 鑒藏賓璽 五璽全。石渠繼鑒。重華宮鑒藏寶。樂善堂圖書記。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收傳印記 王氏清玩。安氏儀周書畫之章。子孫世昌。

王蒙的山水畫以繁為特色,與倪雲林的簡相對。王蒙的山水畫又以乾擦為準,與黃公望的滋潤相對。王蒙的山水畫還以蒼老為獨到,與吳鎮的濕筆相對。要了解把握他在元四家中的地位,不妨先有一個這樣大概的認識。皴法、山水、樹木皆有數種數十種,這正是「繁」的標誌。王蒙能如此義無反顧地追求「繁」,應該是出於藝術上的悉心考慮而不是盲目茫然的被動成形。《圖繪寶鑒》:「叔明平生不用絹素,惟於紙上寫之。其得意之筆,常用數家皴法,山水多至數十重,樹木不下數十種,徑路迂迴,煙靄微茫,曲盡山林幽致。」

《谷口春耕圖》是王蒙的精心佳構。特別是在幀幀皆以繁茂之筆出之的對照下,《谷口春耕圖》更是一種常見的格式,無論是章法構景,抑或線條用筆皆是如此。王蒙代表作《谷口春耕圖》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谷口春耕圖》亦名《黃鶴草堂圖》黃鶴草堂就在黃鶴山山谷之口。《黃鶴草堂圖》畫的是王蒙當年隱居黃鶴山中於谷口耕田讀書的情景,畫中的茅屋、農舍、童子、山泉、松林等景物已不復可見,但畫中山峰峽谷等自然景物與黃鶴山谷口的風景完全吻合,可以確認這裡就是當年黃蒙隱居之地。

黃鶴山在杭州餘杭區星橋街道,此地不僅歷史悠久,宋時有集,清初為星橋市,而且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資源豐富,可用一館(班荊館)、三山(桐扣山、黃鶴山、佛日山)、一寺(佛日凈慧寺)來概括,蘇軾、王蒙等名人都到過星橋,留有不少詩句和繪畫。

太白山圖局部

太白山圖局部

太白山圖局部

太白山圖局部

一次他到寧波城外的天童寺做客,在那裡住了好些日子,畫了一卷《太白山圖》,送給天童寺住持方丈,以作紀念。

《太白山圖》畫浙江太白山天童寺及其周圍景物,著重描繪天童寺前二十里夾徑松林。畫面上松林蒼鬱茂密,蕭寺殿閣、草堂茅屋掩隱其間,騎者僧侶各行其道。樹木不下數十種,青紅間施,曲盡山林幽致。章法嚴謹,結構深邃。筆法尖細,別具一格。畫上卷首作小篆書「太白山圖」四字,卷末鈐白文「王蒙印」一印(史家疑為後添)。此畫原為天童寺所有,後一度由明代沈周收藏,明後期入項元汴之手,清初則由梁清標、安儀周先後收藏,後入清宮。

圖繪浙江鄞縣太白山天童寺二十里松林及周圍的景物。蒼松丹槲,枝繁葉茂,溪流拱橋,曲徑通幽,寺宇宏偉,林蔭夾徑。騎馬、步行、執杖、挑擔的僧侶遊人絡繹不絕。山巒起伏,湖水如鏡。全圖筆法尖細,以硃砂及花青點染。個別雜樹施重墨,別創一格。圖首有小字篆書「太白山圖」。卷後有印章名款。畫幅中有清高宗弘曆長題,拖尾有元末明初名僧宗泐、守仁、清濬等題跋,項元汴書小記一段。鈐明深周、安國、項元汴,清梁清標、安岐諸家印記。從跋文可知,本幅原來一直為天童寺主持左庵禪師所有,後一度由沈周收藏,明後期入項元汴手,清初梁清標、安儀周先後遞藏,入清宮後,貯御書房。民國間佚出,鄭洞國購自長春,經原瀋陽軍區領導人周桓轉交東北博物館即今遼寧省博物館。《清河書畫舫》、《書畫見聞表》、《墨緣匯觀名畫續錄》、《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葛稚川移居圖

2011年的一場拍賣會,《葛稚川移居圖》賣出了4.025億元的高價。

《葛稚川移居圖》(139×58厘米)被公認為是王蒙繪畫中的傑作。這幅立軸不但有精緻的著色山水,也是王蒙存世的繪畫中描繪人物最多的作品,前景共9個人物,個個精鍊。此外,與人物相搭配的還有1頭牛和1頭鹿,堪稱是集山水、人物、花鳥、畜獸為一體的才藝大展示。這類「人物故事畫」在王蒙的作品中顯得頗不尋常。以往的學者大都從隱士隱居的角度來看待這幅畫,認為王蒙所描繪的是他自己在元代末年的亂世中的棄官隱居。這種解釋看似合情合理,但拍賣場上另一件《葛稚川移居圖》的出現卻帶來一個問題:「葛稚川移居圖」似乎並不是一個表達個人獨特情感的題材,而是一個流行的畫題。

倘若檢索古代文獻,會發現許多畫家都畫過「葛稚川移居圖」或「葛稚川移家圖」。有名無圖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公元10世紀。至元朝後期,這個畫題突然異常流行,王蒙的作品是現存最早的畫跡。實際上,王蒙可能多次畫過葛稚川移居,除了上述,據清初人記載,明末富商收藏家項元汴還藏過一件三米多長的手卷《葛仙翁移居圖》。不只是王蒙,元代其他畫家也很偏愛葛稚川。王蒙的外祖父趙孟頫、大畫家錢選、嘉興畫家盛懋等人都曾畫過,這在文獻中有相關記載。

被社會所欣賞自然有其原因。作為東晉道教學者,人們之所以要把葛稚川畫成搬家途中的樣子,是因為「移居」對於人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實際上,描繪「移居」,並不是為葛稚川所壟斷。大體而言,在古代繪畫中,正在移居的有三種人:神仙、田家、鍾馗。最早出現的大概是田家移居,然後移居就被葛稚川等神仙接管,鍾馗搬家出現最晚。移居圖的主體是道教神仙,其中尤其以葛稚川最多。葛稚川名喚葛洪,稚川為其字,丹陽人,一開始是東晉的歷史人物,後來成為道教的仙人。他之所以能在移居圖中成為主角,在於他有一個很穩定的故事。根據傳說,他曾經當過多年小官,晚年辭官,向皇帝請求派任交趾的句漏縣縣令,去煉丹,為皇帝祈求長壽。皇帝准許後,他開始舉家遷往嶺南,連子侄也統統帶上。行至廣州,當地刺史挽留他,於是葛洪沒有去成越南,而是定居羅浮山煉丹。而後,他在山中修鍊,寫出了著名的道教文獻《抱朴子》,最後屍解登仙。

《葛稚川移居圖》中正是葛洪舉家遷往羅浮山的景象。因為道教仙人舉家遷徙的沒幾個,所以葛洪的移居便成為經典的繪畫題材。與他有些類似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東晉道教神仙許遜,傳說他在活到136歲後「搬家」——搬到了天上,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也。

秋山草堂圖

《秋山草堂圖》縱123.3厘米,橫54.8厘米,紙本,淺設色,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圖繪秋山水岸,岸邊蘆荻蕭瑟,臨水的草亭前有人支網捕魚;秋山林木茂密,紅葉絢爛,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間,茅屋中有村婦勞作,稚童嬉戲,而草堂上則有高士踞坐榻上展卷閱讀,一派祥和的生活場景。水面遼闊,山不高,連綿起伏,典型的江南丘陵景色。以濃墨干筆勾皴,已是元畫的特色。樹葉或作點葉,或作勾圈夾葉,墨筆點葉上普罩赭色,而夾葉中先敷赭色,然後用薄硃砂色由淡而濃積染,使樹葉的硃砂色有明顯的濃淡變化,突現樹葉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而不是簡單的平塗。土石和叢樹邊,是密密的濕筆墨點,然後用淡硃砂色復點,這方法同樣應用於水邊的荻花的復勾上,使畫面上幾乎鋪滿濃淡變化的硃砂色點,渲染出濃重的秋意。硃砂色,這似乎是中國畫特有的紅色,它不如大紅色的濃烈,也沒有硃磦色的亮麗,但卻透出沉穆野逸的古艷。這樣的點染方法,還見於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太白山圖》中,畫面艷而不俗,在淺絳設色中獨具一格,極具王蒙的個人特色。

感謝收看,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

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請在評論處留言。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陽說畫 的精彩文章:

只傍清水不染塵,元,倪瓚作品欣賞
有潔癖的畫家,元,倪瓚作品欣賞

TAG:陽陽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