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潘帕斯

潘帕斯

潘帕斯(Pampas)源於印第安克丘亞語,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潘帕斯平原位於南美洲南部,為拉普拉塔平原的一部分,一般指阿根廷中東部的大平原。又稱潘帕斯草原。

東起大西洋岸,西至安第斯山麓,北達大查科平原(以薩拉多河為界),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以科羅拉多河為界)。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其中66.3萬平方千米在阿根廷境內。

潘帕斯平原地質構造上屬陸台邊緣拗陷和安第斯山前拗陷的一部分,南部邊緣屬海西褶皺帶。基底為前寒武紀古老結晶岩。地勢由西向東緩傾,地表低平坦蕩。大致以500毫米等雨量線為界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濕潤潘帕,西部為乾燥潘帕。濕潤潘帕面積約53.5萬平方千米 ,占阿根廷國土的19.3%;乾燥潘帕面積約12.8萬平方千米,占阿根廷國土的4.6%。平原地處南緯30°~40°間的大陸東岸,沿岸有福克蘭寒流流經,氣候冬溫夏暖,年平均氣溫在14~19℃之間。降水自西南向東北遞增,東部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季節分配比較均勻;西部在500毫米以下。植被以針茅屬、早熟禾屬、三芒草屬等硬葉禾本科草類為主,其次是菊科植物,構成所謂潘帕斯群落。向西植被更替為疏林與灌木乾草原。

潘帕斯位於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北連格連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岸,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潘帕斯"源於克丘亞語(印加人的語言),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較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就地帶性和氣候條件而論,本區適宜樹木生長,實際上除沿河兩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為無林草原,一般稱潘帕斯群落。草類中佔優勢的是針茅屬、三芒草屬、臭草屬等硬葉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種雙子葉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該群落的一大特點,特有種也較貧乏。地勢自西向東緩傾。夏熱冬溫,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東北向西南遞減。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部稱"干潘帕",除禾本科草類外,西南邊緣還生長著稀疏的旱生灌叢,發育有栗鈣土、棕鈣土,多鹽沼和鹹水河;東部稱"濕潤潘帕",發育有肥沃的黑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什麼是1.5線城市嗎?
山東人為什麼那麼愛吃蔥蒜?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