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死亡真的有我們想的那樣可怕?

死亡真的有我們想的那樣可怕?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終將面臨的「必修課」,但通過心態調整和心理建設,或許它並沒有那麼可怕。近日,英國《衛報》就這一話題發表分析文章,編譯如下:

厄內斯特·貝克爾在其著作《死亡否認》中寫道,「對死亡的恐懼,無時無刻支配著人類」。周一早晨七點開始在跑步機上運動,身體稍有不適就去看醫生,這都是由於人們對死亡的強烈的恐懼。

研究表明,「每個人都終將面對死亡」這一事實,不僅支配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看法和做法,還影響著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是否向慈善基金捐款,是否想要出名,支持什麼類型的領導人,給孩子取什麼名字,甚至會影響一個人對母乳餵養的看法。

當然最重要的是,死亡讓我們感到恐懼。不少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們對死亡的焦慮,如疑病症、恐慌症和抑鬱症等。此外,人們常常「談死色變」。民調公司康雷斯2014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十個英國人中有八個不願談論與死亡有關的話題。

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結論:我們不必如此害怕死亡。

這項研究的對象是即將面臨死亡的人和正常健康的人,將二者對死亡的認識和態度作一比較研究。第一部分人是癌症晚期患者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患者,他們在這項研究進行的過程中都陸續逝世了。第二部分人是正常健康的人,他們需將自己想像成時日不多的癌症晚期患者。研究者聚焦於這些人的博客內容,尋找其中對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描述。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想像自己患病的人,那些真正處於癌症晚期的病人,他們博客的內容和用詞更加積極。而且,越臨近醫學判定死亡的日期,他們的情緒會表現出更加積極的一面。

科特·格雷是這項研究的一位工作人員,「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接受死亡,並關注那些積極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此外,研究者還將在監獄中面臨死刑的犯人,和那些想像自己被判死刑的人進行比較。同樣的,前者較少使用消極的話語,更關注那些使生命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家庭或者宗教。

「我們經常說人類的身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事實上我們的心理也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醫院裡、在監獄中人們可以過得開心,甚至在死亡的邊緣也可以擁有好的心態,」格雷說,「每個人都終將面臨死亡,而且大部分人恐懼死亡。我們的研究是有意義的,因為它告訴人們死亡並非想像的那樣可怕。」

麗莎·愛弗拉克是悉尼大學的研究員,她解釋了為什麼此項研究參與者的表現沒有那麼消極,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死亡已經不再那麼神秘和不可解釋。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的哲學教授哈維·卡雷爾同意「人類的心理具有適應能力」的觀點。「人類對死亡這一事實的適應,就像對任何其他事物的適應一樣。在剛接到診斷通知書的時候,患者都是驚訝和難以接受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慢慢適應這種狀況,不再如此的恐懼。」

卡雷爾教授還指出積極的態度與愉悅本身之間的重要區別。因為有很多事情本身並不令人愉悅,甚至會使人痛苦,但我們仍然要積極地面對它。

「博客是寫給公眾看的,這些文本在他們死後依然會被保存下來。這些語言表述的東西或許只是展示了他們願意與外界分享的一面,甚至是他們自己建構出來的一種形象。人們真的會在博客中說真話嗎?」卡雷爾繼續分析道,「或許他們只是『戴了一張勇敢的面具』。這真的很難分辨,畢竟博客不是一種私人的交流方式。通過寫日記,記錄與親密的人的對話或者私人的信件往來,更能反映當事人真實的想法。」

南森是林肯大學的講師,他也提醒人們不能通過這項研究結果就認為,將死之人會將死亡視作一件完全積極的事情。「『不消極』和『歡迎』甚至『期盼』死亡是完全不同的。人們當然恐懼死亡,他們只是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害怕而已。」

事實上,「人類恐懼死亡」和「死亡」本身一樣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平衡。在西方文化中,人們通常假裝死亡是不存在的。在東亞文化里,特別是陰陽哲學中,生和死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死就沒有生,死亡的存在是提醒人們要珍惜和享受生命。

「我認為英美國家存在的是『抗拒死亡』的文化,因為死亡是一個不能輕易觸及的話題,」南森說,「當一個話題越不能被公開討論,它就會變得愈加令人恐慌。忌諱談論死亡可能在短期內消除人們的不適感,但可能讓我們處於一種更長期的焦慮和恐懼中。」

-END-

生死哲學

不定期分享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遺忘的老唱片 的精彩文章:

TAG:遺忘的老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