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易學實錄第十四期 不用做B超也能斷疾病!

易學實錄第十四期 不用做B超也能斷疾病!

編者按:自【易學實錄】播出以來,受到廣大易學愛好者的熱烈反響,有同學經常問老師是如何解讀的,這裡我們加上老師一些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廣大易學愛好者以啟發。

這期我們介紹的是周建君老師,周老師,現居于山東省淄博市,研究易學三十餘年,集各門派於大成,尤其是擅長風水和六爻,亦精通奇門、六壬、金口訣等。周老師心系佛法,立志所學為百姓所用,因此將自己經歷的實戰整理成例,並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解題方法公之於眾。關注微信公眾號「頭號易經」,可定期解讀周老師的實戰案例。

以下為周老師口述,元貞整理:

201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有一女子和朋友來到我工作室,問我是否可能易經斷病,我當下給她起了一卦,卦例如下:

我的分析判斷如下:

1,午火伏吟又入戌墓,心臟有病。申金伏吟被午、午、戌夾克,表肺部有病。戌在六爻與化爻未土日辰戌土形成三刑,表頭部有病。即心臟、肺部、頭部都有病,共三種病。

反饋:心臟與肺部都長了息肉,頭部長滿了囊腫。

2,官鬼午火為命宮也為病情,伏吟,表病情反覆,即使做了手術也不是一次,而且難以去根。

反饋:頭部的囊腫以前就做過手術,現在又長滿了,大夫讓再做手術,但不保證以後不再長囊腫。

3,她問我:若做手術去哪方比較好?我說去北方好。她說計划去北京。我說北京在淄博的西北(亥)可以。

為什麼去北方呢?北方是克官鬼午火的地方,故去北方比較好。

後記:為什麼用易經可以斷病?

易醫學是通過象理與數理的全息自律,使人體自我生態與天地大環境的生態達到平橫統一,天地之中的一切,都受著八卦氣場的影響,使得萬事萬物都按八卦的屬性運行,所以我們通過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八卦狀態而測知,撐控生命的變化與脈門,使得一切都在易學之中。所以《易傳》中云:「易與天地准,彌論天地之道。」

藥王孫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易經與中醫合流的關鍵是在對六氣的八卦定性上。太極就是神,兩儀就是陰陽,四象配土即為五行。四象的生數、成數役用中宮之土便成八卦。其中乾卦養神呈象,坤卦養精成形,其餘六子卦主事流通即為六氣。奇經八脈合於八卦,是神治氣之綱紀。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神是萬物的奧妙而且能被表述出來,可以簡單理解為信息。中醫非常高妙,早就從信息的高度上研究人了。譬如,我們不用知道基因是怎樣具體主宰形體的,只知道如果有一定的基因信息被表述,就一定會有對應的形體現象出現。同理,在臟象經絡系統,有一定的政令信息加臨,就會發生相應的氣化和現象。可見,經絡實際上有兩個本質,一為無形之政令,二為有形之氣化。只有明白了這一點後,才算進了中醫的門。同理,只有援易入醫後,內經才能變得明白通曉,張仲景的《傷寒論》也才能一理貫通,從而踏入大醫之門。比如傷寒六經辯證中的厥陰病,實際上是寒邪客於厥陰,為井卦,於是一定會出現厥熱勝復等癥狀。

易醫結合為什麼具有獨特的優勢?其科學原理就是可以通過易經的陰陽五行原理,結合人的五行組合,能做到因人而異以人為本地判斷出不同的人體在哪方面、在那個時間段其陰陽五行失去平衡而引發疾病,找准病根,並針對性用藥讓身體五行平衡而恢復健康,其次,可以提前預知以後會發生什麼疾病,從而提前做好預防保健杜絕疾病的發生(即治未病)。第三可以通過調理居住環境磁場場能對人體的影響,來調節人體的五行平衡,既可以改善運勢,還能達到平安健康的目的。

您有什麼觀點,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頭號易經」,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和天下 的精彩文章:

易學經典第一期 看氣色 辯吉凶

TAG:易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