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鳩摩智因何會用逍遙派的「小無相功」?皆因一段不為人知的緋聞

鳩摩智因何會用逍遙派的「小無相功」?皆因一段不為人知的緋聞

原標題: 鳩摩智因何會用逍遙派的「小無相功」?皆因一段不為人知的緋聞


刀叔觀點:在《天龍八部》的一禿(掃地僧)二掛(虛竹、段譽)、三老(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四絕(蕭峰、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的十大絕頂高手中,掃地僧無疑是骨灰級的,他曾為「小無相功」作了終極鑒定:「小無相功精微淵深,可據以運使各家各派武功,以此為根基,本寺的七十二絕技,倒也皆可運使,只不過細微曲折之處,不免有點似是而非罷了。」


"小無相功"是「道家之聖」逍遙派的絕學,講究的是清靜無為,神遊太虛,其精微淵深之處在於它可以運使各家各派的奇功絕藝,並且不著形相、無跡可尋,因而被稱為「無相功」,為道家最高深之內功。



在《天龍八部》中,李秋水是逍遙派掌門逍遙子的關門弟子。李秋水全身白色衣衫,眉目甚美,聲音輕柔婉轉,身形苗條婀娜,輕風動裾,飄飄若仙,但同李秋水又是性格狠辣、水性楊花。天山童姥、無崖子與李秋水是逍遙派掌門逍遙子的三大弟子,後來李秋水與師姐天山童姥,同時愛上了無崖子而爭鬥不止,李秋水更在童姥26歲練功關鍵之際偷襲,導致童姥身體殘疾,不能長大,童姥當然不甘心,轉而報仇毀了李秋水之容,用利刃划了個"井"字,兩人自此成不共戴天的冤家死敵。


"小無相功"作為逍遙派的鎮派絕學,師父逍遙子只傳給了幼徒李秋水。因為「小無相功」威力極強,所以,這也是李秋水她的防身神功,當年大師姐天山童姥曾數次對她暗害,李秋水皆靠"小無相功"保住性命。李秋水在與無崖子結為夫妻後,這對神仙眷侶隱居於「琅嬛玉洞」,她曾將此功傳給了無崖子,而李秋水也從無崖子處習得逍遙派的另一門絕學「北冥神功」,而段譽也正是在此洞中撿漏學得了凌波微步。



無崖子在後來移情別戀之後,對李秋水是倍加冷落,李秋水為了報復無崖子,便找來許多美男子與之尋歡作樂,無崖子一氣之下離開了她。李秋水在失望之餘,更將無崖子的二徒弟丁春秋勾引上手,當然,那個時候他還不是「星宿老仙」。李秋水逐漸對丁春秋感到厭煩之後,便將他趕走,自己只身前往西夏,她憑藉媚術,最終當上了西夏國國王的后妃。《天龍八部》中的李秋水武功奇高,她在電光火石的瞬間就砍下了天山童姥的姆指和左腿,並順手奪去了被童姥拿到的逍遙派掌門信物「七寶指環」,憑的是就是「小無相功」。



「小無相功」原本是逍遙派的鎮派絕學,此功屬於逍遙派的密技,即使是在逍遙派中也不是人人都會。

按書中所陳述,在逍遙子仙逝後,此功會者只有李秋水,李秋水又只傳給了無崖子,所以,世間會此功者僅限這二人。然而在《天龍八部》中,吐蕃國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竟然也會小無相功,而且鳩摩智是在書中將小無相功運用的爐火純青者,那麼鳩摩智的小無相功又是誰教給他呢?這其中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緋聞。



鳩摩智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他的原型是北宋時期吐蕃"九大譯經師"之一的般若鳩摩羅,他,與比盧遮那、丹瑪孜芒、益西德等八人共同將梵文佛經翻譯成藏文。這九位譯師窮經皓首、年復一年,伴隨著青燈古佛嚴肅認真、逐字逐句地將梵文、漢文佛經翻譯成了藏文,譯作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忠實原著、文字流暢,為藏傳佛教的發展壯大,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直到今天,這些藏文版的佛教經書依然可以完整流暢地反譯成梵文,令後人無比的景仰和讚歎。



鳩摩智人稱"大輪明王",是北宋時代吐蕃國的國師,鳩摩智醉心於武功絕學,曾單槍匹馬的挑戰過大理的天龍寺、天下武學泰斗少林寺。巔峰期的鳩摩智與慕容博、蕭峰、蕭遠山被金庸小說讀者譽為"天龍四絕",是《天龍八部》裡面的絕頂高手之一,最終因為走火入魔而被段譽吸盡內力,但卻因禍得福,由此大徹大悟終成一代高僧。

原著對鳩摩智的形容是位身穿黃色僧袍的僧人,年紀五十歲不到,布衣芒鞋,絕無半分與眾不同之處,但臉上神采飛揚,隱隱似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由此不難想像,三十多年前的鳩摩智一定是位玉樹臨風的美少年。



而三十多年前正是無崖子被氣走的那段時間,換句話說,也就是李秋水正在為了報復無崖子,而找了有很多英俊瀟洒的面首,雖然最後李秋水將她們都淹死在了無量湖裡,但卻有一個天資聰明之人躲過了李秋水的追殺,並通過目不忘記的天分修習了小無相功,而這個人就是鳩摩智。但是要逃到哪兒?大理是不能待的,太近了,大宋也不太好,還是回吐蕃吧,畢竟那地界足夠偏遠,等到鳩摩智偷習的小無相功大成之後,鳩摩智自然不在將李秋水放在眼裡了,所以,鳩摩智才敢在中原及大理公開路面。


"大輪明王"鳩摩智是吐蕃國的護國法王,地位自是尊貴無比,但他只身前往天龍寺,明搶大理段氏的不傳之秘《六脈神劍經》,其間展示了"無相劫指"、"拈花指"和"多羅葉指"震攝眾僧,並以一己之力挑戰天龍寺眾僧(枯榮、本因、本觀、本相、本參、本塵)合力使出的"六脈神劍"。其後他又出戰嵩山少林寺,並用"大金剛拳"中的"洛鐘東應"、"般若掌"中的"懾魔外道"、"摩訶指"中的"三入地獄"和"袈裟伏魔功"擊敗少林玄字輩眾高僧,憑的就是「小無相功」。



在《天龍八部》中,只要身具「小無相功」,再知道其他門派的武功招式,倚仗其無比的威力,即可模仿別人的絕學甚至勝於原版,端的是道家的武學之中的一門精華神功。


在原著中,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都進入少林寺偷藝,但掃地僧曾言道「蕭遠山、慕容博的內功只能稱其為「上乘」,所以在偷練少林絕藝之後,已經走火入魔,行將危及生命。而鳩摩智則依仗「小無相功」之.精微淵深的內功心法,雖有疾害,一時之間還不至危害本元。」由此可見,「小無相功」與蕭遠山、慕容博的絕學高低優劣立判。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三年每日原創,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自媒體矩陣。工作室將在下周進行內容改版,希望您能持續支持我們,也希望您能多提寶貴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職場智慧:段景住很可能在撒謊,但晁蓋為何信了?
皇帝為其作序,借聖人之名,它是古今第一善書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