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青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為什麼你和人的關係,比你和青蛙的關係要累?| 研究:快速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






KY作者 / 隋真


編輯 / KY主創們


 


前幾天和一群朋友吃飯,有一位朋友抱怨說:「覺得我和其他人的關係總是讓自己很累。許多人會說從朋友那獲得支持。但是我覺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很少感受到積極的情緒,更多是疲倦。是不是我的人際關係出了問題?」他的話迅速得到了熱烈地回應,另一位朋友甚至表示:「和人相處不如養蛙。養蛙還更輕鬆、更愉快。」這位朋友指的是最近很火的一款遊戲《旅行青蛙》,她說比起和同事們在一起,她更喜歡打開手機為蛙收個草、買個東西。







這讓我想到,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一段健康、舒適的人際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也不明白怎麼建立和維持健康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導讀心理學博士亨利·克勞德(Henry Cloud)的書籍《他人的力量》(The Power of theOther),談一談什麼是健康的人際關係,為什麼健康人際關係非常重要,以及我們該怎麼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1. 什麼是健康的關係,它有哪些特徵?


 


心理學家指出,

一段健康的關係,是能給人帶來積極成長的關係。

它帶有

互惠、真誠、尊重邊界、獨立、適度依賴、共同進步

的特點(Bornstein, 2010;Twardowski, 2015; Cloud, 2016)。


 


互惠

指的是雙方都會積極地回饋彼此,考慮到雙方的利益。

當對方幫助你、帶給你利益時,你會積極地回饋對方;當你們遇到困境時,你會想「怎麼做對我們兩人都有好處」。你們會努力地將關係帶向「雙贏」的局面,而不是試圖通過傷害對方來有利於自己。


 


真誠

意味著雙方善意、坦誠地面對彼此。

你們會願意對彼此自我暴露,願意誠實地向彼此分享自己的感受、想法或價值觀,並在彼此吐露的過程中,不會帶著傷害對方的惡意去傾聽或傾訴(比如惡意地嘲笑對方)。在一段真誠的健康關係中,兩人都會感到自我暴露很安全。即使對方一開始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你也會自信地感到:

即使對方不理解我,Ta也會努力試著去理解,而不會基於Ta自己的角度肆意批判你的感受和想法。


 


尊重邊界

指的是

雙方尊重彼此的原則和規定。

你會敢於告訴對方你的底線是什麼,並且在對方可能侵犯你的原則時,敢於拒絕和說「不」。你相信對方會尊重你的原則。比如當你告訴Ta你不想談論自己的家庭後,你相信對方不會逼迫你坦白。同樣地,

會尊重對方的原則和底線,不會故意侵犯和試圖控制對方。





(養蛙的朋友說:「看我們多健康,我不干涉蛙交友、也沒法干涉……當然,蛙也不可能干涉我的生活,我們有舒服的距離。」)




獨立

意味著

雙方會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而不會將責任推卸給對方,或是替代對方承擔責任。

你會承擔自己行為和情緒導致的後果,而不是指望或依靠對方去替你完成你的人際、工作、健康等責任。

比如指望你的伴侶去徹底治癒你原生家庭的創傷(Ta可以支持你,但你依然需要積極主動地去實現認知上的轉變、尋求專業幫助等);同樣地,

你會適度地幫忙,但不會主動或被動地去承擔對方應承擔的責任,

比如你不會把對方的快樂當做自己的責任,認為對方一旦不快樂,你就要盡一切努力讓對方快樂起來,你會允許對方去處理Ta的情緒。





(養蛙的朋友說:「看我們多健康,我負責買,Ta負責出去旅行,我不用再為Ta多操心。」)


 


適度依賴

指的是當雙方有需要時,敢於和對方求助,而不怕失去了自己人格的獨立性。

對自己負責,不代表所有事情只能自己解決。

適度依賴的雙方敢於暴露自己的脆弱,在有需要時向彼此求助,並且不會因為求助而萬分自責、覺得自己沒用,或是擔心對方在幫助自己時會要求控制自己等等。


 


共同進步

指的是

雙方都在關係中成長。

你們可能在不斷溝通中交流和學習對方身上的長處,或是鼓勵和支持彼此去尋求更多發展。你們都會有一種感覺:

「認識你以後,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

一段健康的關係不一定需要每時每刻都呈現出這些特點。

比如,很少人能在所有事、所有時間上都對另一個人袒露一切。但是,如果一段關係總體上讓你感到

互惠、真誠、尊重、獨立、適度依賴和共同進步

,那麼這就是段總體而言健康的關係。







2. 健康的關係不該是什麼樣的?




亨利·克勞德(HenryCloud)博士指出,除了健康的關係外,人們之間還存在著三種不健康的關係,

不健康的關係會消耗人們的能量,迫使人們將原本可以投入在工作、學習等其他領域的精力,消耗在維持不健康的關係上。

在不健康的關係中,人們無法成長,甚至會對自身造成損害。

克勞德博士介紹了三種類型的不健康關係,告訴人們「健康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的」,要學著及早離開不健康的關係

(Cloud, 2016)


 


a. 健康的關係不是「孤立的關係」

(p.34)


 


第一種不健康關係是「孤立的關係」。

孤立的關係是指,「無法和他人建立情感連接」的關係。

要建立情感連接,人們即要付出情感,也要能接收來自對方的情感。這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兩個人中只要有一方不願意,情感連接就無法形成。

如果你長期處於孤立的關係中,你會感到很孤獨

。在孤立的關係中,無論是哪方不願意,你都沒辦法和他人建立深層連接。


 


而在健康的關係里,雙方像是建立了情感的積極循環。我投入情感,並且我也能接收對方給予我的積極反饋,於是我會更有意願也更有能力繼續付出。情感的積極循環會讓關係中的雙方更加信任彼此,明白對方會善意地對待自己,也就更積極地建立情感連接。


 


b. 健康的關係不是「削弱你的關係」

(p.42)


 


第二種不健康的關係是「削弱你的關係」。

削弱你的關係指的是那些貶低你的力量,讓你更不自信的關係。

在削弱你的關係中,對方可能會一直責備你、打擊你,而當你和對方在一起時,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總是「低人一等」。

長期處於削弱型關係中,你會從進取姿態轉變為防禦姿態,你不敢積極地再和他人接觸,因為你怕別人會討厭你;你也不敢去冒風險嘗試新的事物,因為你怕犯錯後被對方嘲笑。


 


而健康的關係應當能讓你變得更自信、對世界更有安全感。

在健康的關係中,雙方會給彼此積極的響應:

在對方需要支持時鼓勵彼此;在對方犯錯時會給出反饋和建議而不是一味嘲笑和責罵;在對方痛苦時給予理解而不是否定。簡單地說,健康關係里,兩人在面對「善意對待對方」和「惡意對待對方」的選項時,儘可能地選擇了前者。


 


c. 健康的關係不是「虛假良好關係」

(p.47)


 


第三種關係是「虛假良好關係」。

虛假良好關係是讓你不斷尋求享樂的關係。

在關係中,你會不斷

得到他人的恭維、誇讚,你會因此感覺良好,卻沒從對方身上得到任何幫助。

長期處於虛假良好關係中,你會有錯誤的自我認識,變得只喜歡聽積極評價,迴避或是忽視來自他人的建議和批評。而當你遇到現實的挫折時,虛假良好關係又會成為你的舒適區,你明白只要退回這段關係,就能繼續得到不切實際的誇獎,你會利用這段關係逃避現實、錯失成長的可能。


 


而在健康的關係中,對方也對你作出真切的評價,他們會鼓勵你,但不會寵壞你。

當你真的出現問題,對方會給你建議和批評。

他們會幫助你更客觀地認識自己,而不只是完全忽略你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從小習慣照顧他人,那麼Ta會更容易陷入「孤立的關係」。

雖然不斷付出使得照顧者身邊似乎有很多朋友,但照顧者覺得他人都無法觸及到自己的核心。因為照顧者小時候很少得到來自他人的照顧,也就不習慣、不知道如何接受他人的善意。照顧者需要學會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表達需求也給對方機會來更了解照顧者。


 


自戀的人也很容易陷入「孤立的關係」。

最開始,人們容易被自戀者自信滿滿的狀態吸引。但時間久了以後,

人們會發現自戀者只顧著自己索取,而不會向他人付出(或者即使表面上付出,但最終還是為了滿足自戀者的需求),

無法得到回饋的人們也就收回了對自戀者的付出。

久而久之,自戀者身邊缺乏和Ta互惠互利、真心相待的人。


 


低自尊的人則容易陷入「削弱的關係」。

他們會呆在總是貶低他們的「朋友」身邊。因為低自尊者對自己有著負面的核心信念——相信自己不夠好、不配被別人愛等等。他們更願意聽見符合自己核心信念的評價。甚至低自尊者會拒絕來自他人的誇獎。


 


最後,

權力高的人容易陷入「虛假良好關係」。

權力位置較高的人會習慣於得到他人的奉承,並且產生一種「我理當被誇」的錯覺,沒有想到他人是出於什麼目的對Ta說好話。高權力者需要時時反思,以及警惕他人對自己的一味追捧。











既然健康的關係如此重要,我們該選擇誰來建立健康的關係呢?我們又該如何發展和維持這段關係?


 


1. 識別一個人能不能和你建立健康的關係


 


克勞德博士認為,要

評判一個人值不值得你信任,需要考慮幾個因素:

(p.200)


·

理解。

對方能不能理解你,是不是有足夠的共情能力?你需要花多久讓對方理解你的情緒、想法和動機?

Ta是否願意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

意圖和動機。

對方為什麼要和你建立關係?

Ta是懷揣著善意的目的,還是另有所圖、只想利用你?


·

能力。

對方有沒有能力給你提出建議,給你帶來幫助?還是Ta只能說一些不痛不癢的鼓勵你的話?


·

「業績」記錄。

對方之前的人際關係是什麼樣的?

從一個人的過往關係中能看出這個人在關係中的反應、態度和行為模式,如果這個人之前喜歡中傷別人,大概率上Ta也會在關係中中傷你。如果有機會,你可以試著向對方的身邊人了解對方的過往關係。


 


2. 如何建立一段關係


 


其實建立關係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在這裡,蛙和朋友們的關係能為我們提供參考。


 


首先,

你需要出去尋找新的朋友。

許多人害怕邁出第一步,害怕被拒絕。但你可以選擇讓你感到更安全的環境,選擇更大概率會成功的交友途徑。比如,如果你是一個安靜的人,那麼酒吧可能不是你交友的第一選擇,或許你可以去書吧,或者參加觀影會等活動。





(蛙蛙也需要出門,才能和蝸牛和蝴蝶交朋友呢)


 


當你認識一位新朋友後,

你們需要高質量的相處時間,來增進彼此的親密感。你可以試著和新朋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最好是能合力完成一件事,協同合作的感覺能迅速拉近兩人關係。

比如你們可以一起當志願者,照顧動物等等。在相處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分心(比如去看手機);要努力地投入溝通中,仔細地聆聽對方和作出反饋。高質量的相處時間是讓彼此加深了解的好機會。





(和新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


 


關係建立之初,

雙方需要建立信任。

不是只通過口頭上說「你可以信任我」就能建立起信任,信任需要人們在行動中一點點積累起來。你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給對方提供幫助,讓對方信任你的能力;

你需要遵守你和對方的約定,讓對方感覺你「可靠」;重要的一點是,當你犯錯的時候,你需要承認錯誤。


 


想要得到對方的回應,你可以試著先付出。

要想被對方理解,可以先試著去理解對方;想要得到對方的幫助,可以先試著幫助對方。而且,

從對方的反饋中,也能看出Ta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還是一個冷漠自私的人。





(要想蛙給你寄SSR明信片,先得幫Ta買買買,當然買了也不一定有)


 


曾經在某個劇or電影(忘了)中看過一句話一直印象深刻,「sm關係,就像任何其他性關係一樣,甚至比任何其他性關係都更基於平等、尊重、和信任。」這句話是在討論性關係、sm關係。但它帶給我的對關係的理解在於:




關係的形態看上去可能多種多樣,甚至權力懸殊,但判斷一段關係是否健康的核心,在於

產生這種「關

系形態」的決策過程中,雙方是否能平等地參與其中,有著平等的意見權利;

在於

是否互相真實地尊重彼此的意願和邊界,

在於

關係中的雙方是否感到對方值得信任。




看這篇文章時,你想到了誰?你們的關係健康嗎?來留言區和我們討論吧~






References:


Bornstein, R. F. (2010). Healthy dependency: Leaning on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Newmarket Press.


Cloud, H. (2016). The Power of the Other: The startlingeffect other people have on you, from the boardroom to the bedroom andbeyond-and what to do about it. Harper Buisness.


Twardoski, J. (2015). 10 Characteristics of a HealthyRelationship. Huffingtonpost.




















@KY主創們


微博




mkt@knowyourself.cc


商務合作請洽





搜索文章/招聘/測試/轉載/請戳公號菜單欄



怕啥,反正生活可比這扎心多了 | 你敢直面這13個人生真相嗎?
「依賴無能」:我就是不喜歡依賴別人 | 研究:他們為什麼在情感中如此疏離?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