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建兵:弘揚革命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

戴建兵:弘揚革命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不僅使中國人民站起來,而且還創造了燦爛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形成於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從苦難到輝煌的歷程中,凝聚著無數革命前輩的鮮血和意志,上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下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堅定和增強文化自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革命文化為文化自信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自信就是進行自我評價時呈現的積極態度,往往取決於人的精神狀態。文化自信則表現為文化給予個體和組織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往往來源於文化的內涵和功用。革命文化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興起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形成於血與火的革命鬥爭實踐中,自始至終擔當著喚醒民眾、激勵鬥志的歷史使命。中國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積澱了無數共產黨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忠誠團結、不畏艱辛、敢於勝利的精神力量和高尚情操,它們共同凝聚成為革命文化的顯著精神特徵。

一是勇於擔當、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創新精神。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無數革命志士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吶喊,自覺肩負起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面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勢力的剝削,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始就自覺擔當起了領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歷史重任。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二是甘於奉獻、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犧牲精神。革命年代許多共產黨員放棄安逸的生活走上革命道路,隨時準備為革命事業犧牲一切。夏明翰、吉鴻昌、劉胡蘭等烈士的革命豪情和犧牲精神,不僅喚醒了許多民眾,而且永遠激勵著後人。在血與火的武裝鬥爭中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烈士更是數不勝數,如長征中犧牲的紅軍戰士、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等,他們成為激勵革命戰士英勇鬥爭的楷模。

三是忠誠團結、友愛互助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無論是面對外來強敵的侵略,還是反抗國內壓迫剝削,每一位革命者深知僅靠個體力量難以完成艱巨的革命任務。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制定了嚴明的紀律,要求對內個人服從組織,對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戰勝共同的敵人。在政治鬥爭和武裝鬥爭中,對黨和革命事業的忠誠、對革命同志和各種革命力量的團結、同志間的友愛互助,凝聚成戰勝敵人、戰勝困難的重要精神動力。

四是不畏艱辛、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樂觀主義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每前進一步都面對重重困難和阻力,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在困難艱險面前,革命前輩始終堅信革命一定能成功,共產主義理想一定能實現。為了取得勝利,他們甘於吃苦、勇於鬥爭,其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豪情和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概成為排除萬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無窮的精神力量。

第二,革命文化為文化自信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創新形成了眾多革命文化論著,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這些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凝聚著中國革命鬥爭的高超智慧和成功經驗,形成了科學的革命文化理論。

毛澤東同志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李大釗陸續發表《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陳望道、李達等翻譯介紹了《共產黨宣言》《唯物史觀解說》等著作,積極宣傳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領導中國革命做了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智庫專家分析2018年歐洲發展態勢:豐富宏調政策 彌補貨幣政策不足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憂思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