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記》20篇人物傳記,讀懂中華民族那些「大寫的人」

《史記》20篇人物傳記,讀懂中華民族那些「大寫的人」

內容來源於【儒風大家】轉載請標明出處

世間最極致的風景,其實是人。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人生的困境,其實都是歷史人物的翻版遭遇。

「讀古人書,以揣當世之務,得其精意,而無法不可用也。」讀史書,最大的樂趣是在那些非凡人物身上,汲取人生的智慧,看透歷史的規律和世事的真相。

讀史書,首選當是《史記》。

《史記》是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期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凡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卷帙浩繁,但有很多篇都是類型人物的典範, 「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不只是可讀,更是可思,可借鑒。

小編在此精選《史記》二十篇,和各位喜歡讀史以及想要讀史的朋友分享。

被侮辱者的勝利——《太史公自序》

大詩人泰戈爾曾經有句名言:人類在很忍耐得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這句話用在司馬遷身上再恰當不過了。

一篇自序,表面上是對其人生經歷和創作觀念的娓娓道來,深處卻滿含太史公對世代為史官家族傳統的驕傲和堅守,對忠君致仕的積極進取,對大好河山的壯遊和熱愛,對慘遭腐刑的悲憤抗訴,更是有對隱忍苟活以文采表於後世的男兒宣言。

恨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傳畸人於千秋。做人當如司馬遷,閹割了身體,也閹割不掉骨氣和奮進。

那些輝煌的中華民族祖先——《五帝本紀》

中國人是誰的後代?中華文明是怎麼開端?我們敬祖追遠的源頭又在哪裡?《五帝本紀》給出了答案。

本篇敘述了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生平事迹,正是這些傑出的部落首領,開始了中國文明紀元的先河。

欲成大事者,必學劉邦——《高祖本紀》

中國古代從平民起家成帝王的第一人。

他本是一個流氓出身的小吏,但是卻在群雄並起成為最終贏家。他粗俗傲慢,卻能知人善用,按功行賞;他雄詐狡猾,卻也能重情重義;他好色貪財,卻也能從善如流。

他只求江山終得到了江山,群臣求功名利祿也得到了功名利祿。

高祖劉邦有著成大事者必備的全部智慧和手段,為歷代所推崇。

最讓後世頌揚的失敗英雄——《項羽本紀》

《項羽本紀》一篇融合人生、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個層面,是事業競爭的教科書,也是人生起伏成敗的經典劇。

項羽之勇,天下無敵。這個少年創業、死在三十歲的英雄,卻在中國歷史上永垂不朽。作為有史記載的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勇士,霸王之詡只有他能開創。其無人可敵的神武,攻城拔地的凌冽,掃滅秦室的功業,群雄服膺的驕傲,都在謀士大將離去,垓下被圍,虞姬自刎的最終帷幕下褪盡色彩,盡顯悲壯。

但人生從來不能以成敗論英雄,項羽一生,豪邁磊落又快意恩仇,因為他的存在,證明了年輕可以被擊敗,但年輕沒有什麼不可能這一真理。

最精彩的宮廷復仇記——《越王勾踐世家》

歷史有時比電影更精彩,因為再出色的編劇也編不出《勾踐世家》這樣集合爭鬥、反間、復仇、猜忌各種情節於一身的戲劇。

伍子胥的冤恨、闔閭的剛愎、勾踐的隱忍及猜忌、范蠡的智慧在此篇盡顯。

本篇啟迪世人,決定成敗的除了能力,首先還是在認知。

世人重儒家,孔子只是做自己——《孔子世家》

了解孔子,除了《論語》,還必須有《孔子世家》。

知丘、罪丘、疑丘,在後世交替上演,但這些都和孔子無關,這些都不是孔子想要的,孔子的一生,只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大寫的人」。

太史公遊歷東魯,搜集史料後,在《孔子世家》里為我們呈現出一個出身卑賤的遺腹子,一生好學上進,克己復禮,雖流離顛沛,但始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故事。

讀完你會發現,孔子其實可敬又可愛,他不是聖人,只是一個致力於教育並為弟子熱愛的夫子,一個親切又莊嚴的智者,一個飽經坎坷卻始終豁達祥和的老者。

另一半天下——《外戚世家》

「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禮之用,唯婚姻為兢兢。」婚姻對一個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帝王家婚姻的微妙之處在於,外戚不只是關聯皇家的親情,還直接參与江山運作。

自古後宮以及外戚構成了另一半的天下,可襄扶江山,亦可顛覆江山,從呂后家族到慈禧西太后家族莫不如此。

讀《外戚世家》,知婚姻之慎,知任人唯親之害。

謀略制勝方為得道——《留侯世家》

說起智慧,世人皆知諸葛亮,卻忽略了留侯張良。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漢高祖對張良的讚譽世人皆知,但張良的智慧絕不只限於運籌。他洞察世事人心,明辨是非厲害,功成急流勇退。

入世得功名,出世存初心,張良為後世謀士樹立起如何度過圓滿一生的標杆。

思辨的智慧——《老子韓非列傳》

不讀孔子,不知中國文化;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智慧。

老子短短五千言,不只是開啟了道家,更是成為中國智慧的經典。

韓非子的一生,是對法家思想升華和推行的一生。

韓非與其說是為秦始皇做謀士,不如說是以秦國的舞台來踐行自己的思想。從沒人像他這樣,對智慧的思辨如此深入。

為何善人不為人知——《伯夷列傳》

這是《史記》里最獨特的一篇,太史公議論篇幅遠超過傳主傳記篇幅。

人們常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但伯夷叔奇這兩個孤竹小國的善人卻餓死首陽山,讓太史公質疑道:「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更進一步發出振聾發聵的追問:「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仁者善行卻不得善終不為人知,天道有不公,伯夷叔奇的故事才會存在。

最成功的中國式管理鼻祖——《管晏列傳》

說起歷史上的能相賢相,總是繞不過管仲晏嬰。

這兩位齊國宰相,不只是建立起輔助君王,振興國家的功業,更以其為人為後世勾勒出賢能之士該如何處世的智慧典範,以其智慧為後世規划出該如何管理自我及管理事務的思想體系。

他們是最成功的中國式管理的鼻祖。

兵法之謀,皆在兵家——《孫子吳起列傳》

世間最厲害的智慧,莫過於兵法。因為這是赤裸裸的戰爭,直接關係成敗存亡。

孫子和吳起,這兩個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軍事家和兵法家,都有兵法傳世,功業都為後世熟知,卻以不一樣的人生結局落幕。

太史公將兩人放在一起合傳,是否也在暗示後來者,兵家的成敗不只是在於兵法,也在於人生抉擇呢?

文人的悲情,莫過人格美好卻隕落——《屈原賈生列傳

說起懷才不遇,英年早逝,總讓我們想起歷史上的屈原和賈生。

美好的人格,正直的品行,冠絕千古的文采,抵不過紛擾爭鬥的政治,更毀在人主的蒙蔽和誤解,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共同的悲哀。

太史公以飽滿同情心的文筆為自己欣賞的二者作傳,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本篇可以算是史記里最富感情的一篇。

嚴酷的代價,是自我毀滅——《酷吏列傳》

酷吏是一種為官之道,歷朝歷代都層出不窮。

酷吏忠於君,正直於道,卻手段嚴酷,有人得善終,更多的人卻得惡報。

《酷吏列傳》為我們展現出酷吏何以為酷吏,更婉轉諷刺了武帝的用人之道,倡言不能以此為榜樣,其反對苛政虐民的思想昭然。

隻身赴義的毀滅——《刺客列傳》

太史公為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人立傳,這五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刺客。

但他們不是為私仇刺人之輩,都是為義,為知遇,為社稷而挺身而出,他們扶弱拯危、不畏強暴、置生死於度外,為知己者而死,剛烈之心彪炳千古。

誠如太史公所言: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此篇被後人譽為史記「第一種激烈文字」。

快意恩仇的人生——《遊俠列傳》

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武俠夢,那夢中藏著的不只是江湖,更是一種精神和嚮往。

而這種嚮往,最初的源頭就是來自於《遊俠列傳》。

饉諾守信,救急解難,遊俠身上有著對友誼信譽的看重,對名節的自詡。也因此,他們上可使王侯敬,下可使黎民服。

遊俠是平民世界裡,最逍遙的「貴族」。

不流世俗,不爭勢利——《滑稽列傳》

諷諫是一門藝術,無論是君臣之間,還是朋輩之間。

淳于髡、優孟、優旃一類滑稽人物,雖不在主流之列,卻能「不流世俗,不爭勢利,上下無所凝滯,人莫之害,以道之用。」

雖出身卑賤,亦非儒士,卻能通過語言的力量,緣理設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諷,起到諷諫效果。

不朽的財富觀,經商必看——《貨殖列傳》

史書歷來只書人事,談及經濟的,本篇是歷史首創。

本篇里傑出貨殖人物的經營及觀念,至今被人推崇,華人世界的超人李嘉誠先生就極為推崇本文。

文中述及的各地風俗及財富觀,至今讀來,仍是精闢。

智勇雙全,方可有為——《廉藺列傳》

廉頗之勇,藺相如之智,將相和,智勇全,支撐起群雄並爭時代的趙國不被列強侵犯,尤其是以弱國之身斗強秦而不辱。

本篇典故極多,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布衣之交、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髮衝冠、白璧微瑕皆是出自此篇,可讀性極強。

權力傾軋中沒有贏家——《魏其武安侯列傳》

漢武帝早年,三個權臣一台戲。

魏其侯竇嬰的隱忍正直,灌夫的負氣仗義,武安侯的囂張陰狠,在爭鬥中各顯本能。

這是一場典型的舊戚和新貴之間的矛盾鬥爭,盡顯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明倫書院祝賀中國花都2018年24節氣讀書會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寫大字,就是要這種氣勢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