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四十七):金城哲夫的老師 來自M87星雲

奧特系列通鑒╳本家特攝列傳(四十七):金城哲夫的老師 來自M87星雲




圖片來源:《奧特曼》





歡迎關注

Anitama

訂閱號!



第四十七章 特攝魂~講道理的特殊技術(九)


第三種職能是腳本家。你看演出家的部分我們這就已經梳理完了,遠遠沒有前面影視製作者那部分複雜。那腳本家這部分就更簡單了,因為這項最文藝,最接近生活,最容易引起觀眾評論,了解度也就容易高。


文藝的事我們不管,腳本怎麼寫的事更不管,寫腳本的過程那也是以後說製作工程時再來說的事。現在這裡要多說一些的是一項,就是一般經常跟腳本家捆綁在一起的,「系列構成」這個職務頭銜。不過其實比起「系列構成」,更難、更容易被忽略、更有必要解釋清楚的,卻是「系列」這個詞。


什麼叫「系列」,日語有直接用漢字寫出來的「系列」,也有從洋話那裡音譯寫成片假名的「系列」。「系列構成」原文是什麼,「シリーズ構成」,這裡的「系列」顯然屬於洋話音譯的那種,從美帝的series那裡搬來的。那麼美帝的series,也就是「系列」這個用語,究竟具體指代什麼意思,尤其是放在跟電視節目關聯的時候。


現在我們再次面臨,前幾回解釋影視製作者那個職能時,遇到過的糾結問題了。第一,美帝原本用這個詞時指的什麼意思。第二,日本人用這個詞時指的什麼意思,有沒有發生變化。第三,當代天朝話里指的什麼意思,當這個詞語的使用對象是日本的東西時,跟原本日本人指代的意思是不是同一個。


第一條,美帝原本在電視節目方面使用「系列」這個詞時,指的是有連貫性穩定性的節目。到底什麼意思,這裡牽扯到兩點前提常識,對於美帝和日本是一樣的,反而對於天朝人不算常識的事。


第一個是節目的播放周期,一個星期播出一回。這在我朝的電視上就不算常識,不過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是對日本的電視節目有這種基本了解的,沒障礙。第二個是節目的類型,無視內容和題材,只從播放形式上分的類型,總共就兩種:單發和系列。


什麼叫單發節目,就是只播出一回就結束了,全集總共就這一回。比如可能是個特別節目,再比如把一個舊電影搬到電視上來播,這也是個單發節目。天朝不怎麼見,日本則有海了去的,天生就是單發節目的電視劇,也是跟美帝學來的。天生就不是電影,但形式又類似電影,一回兩小時左右的長度內,講述一個完整的劇情,全集總共就這一回。


與單發節目相對的,就叫系列節目。系列節目就是一回沒播完的,要分一集又一集的,每周都在播的節目。所以你發現了沒有,美帝或日本人說的「電視系列」,如果實際要用當代天朝話中的常用語翻譯,真正的意譯應該是什麼,「電視連續劇」。


第二條,日語里把英語的「系列」音譯後,用片假名寫出來的「シリーズ」這個詞,指的什麼意思。


日本人把美帝原本的意思也保留著在用,指每周有放送的一話又一話的番組,但是同時,在日本這個詞也產生了自己獨有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系列的系列」,或者換個說法形容,更接近於「品牌」的意思,但是特指影視方面的品牌。


到底什麼意思,比方說奧特曼吧,今年出了一部奧特曼然後播完了,明年又出了一部奧特曼然後播完了。這一部又一部,合起來總稱什麼,「奧特系列」對吧,就是我們這整個連載專題的總標題中說的那個。這就叫「系列的系列」。


你已經理解了美帝原本的意思了,單獨一部奧特曼對於他們已經可以叫作一個「系列」,對於日本人來說也是這樣。而各部奧特曼合起來總稱,又可以叫作一個「系列」。這就是在日本出現的,原本的意義之上衍生出來的,「系列」這個詞的獨有意思。


所以比如哥吉拉,即使主體不是電視節目,而是一部又一部電影合起來,日本人照樣可以把他們叫「系列」。日本人想表達的這種「系列的系列」的意思,美帝怎麼表達呢,那可就不是series了,熟悉洋作品的人知道,是franchise。但是當然,市面上任何傳統上就照本宣科英漢詞典都不會告訴你,franchise會有可以指代「系列」的意思的時候。


這已經不是個單純的語言問題了,不是個知識的問題,而是個理解的問題。為什麼,「知識的問題」就是告訴你便知道了,「理解的問題」則是要靠時間和閱歷的,不是當時一告訴你便什麼都懂了恍然大悟似的。所以我現在只能說,既熟悉兩邊的作品,又熟悉兩邊的語言的,接觸的語境夠多了時,會理解的。


第三條,當代天朝話在對影視作品使用「系列」這個詞時,指的什麼意思。是採用的日本衍生出來的那個意思,系列的系列,一部又一部的整體再又合起來稱「系列」。


然而「系列構成」里的「系列」的原意,恰恰指的是前一種,一集又一集每周放送的那種節目。日語雖然獨自衍生出另一種含義,但是使用時照著美帝的原意那個感覺來用的,還是佔大多數情況。美劇的第一季、第二季這些用語,日語里可以怎麼稱呼的,叫第一系列、第二系列。


當然了,能夠出一部又一部壯大成「系列的系列」的這樣的品牌,本身就是少數。除了「系列構成」之外,像東映動畫給電視節目的監督的那個職務頭銜「系列導演」,這裡的「系列」同樣指的這個意思,對象只是單獨一部。


或者不扯太遠的,我們就光看奧特曼吧。初代《奧特曼》一開始標題就說了什麼,「空想特攝系列」。這裡指的什麼,當時不但沒人知道,而且可沒人打算,讓奧特曼以後出來一部又一部的,變成一個「系列」啊。所以這裡當然指的不是一部又一部奧特曼,還記不記得在第十三章,我特意把這個關鍵語怎麼翻譯的,「空想特攝連續劇」。


再還有,平成奧特曼有在最終回,一口氣在職員表裡把一整部的主要製作職員的名單,都掛上來一遍的習慣。第一期時還是全都擠在一起扔上來的,分不清什麼人各自擔任什麼職務,第二期開始就清楚分開表示職務了。



系列構成這項職務頭銜,本來是不會在我們這裡的專題中出現的。因為這是動畫行業用的,電視劇不用的,然而奧特曼搬過來用了。所以與其他職務相比,這項最不算「特攝」特有的職務,也因此平時該解釋的都已經被解釋過了,於是我這裡要解釋的就是去摳清楚那個最容易被忘卻的部分。


動畫那邊,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系列構成這個頭銜。但是沒有,不代表就真的沒人干這個事,同理現在的電視劇也是這樣。還記得以前我們提過「機械設計」這個職務頭銜,也是這樣。頭銜本身是在機器人動畫中才終於確立的,尤其是高達火了狠狠地助推一把。但是之前二十多年,科幻題材的「東寶特攝映畫」中的小松崎茂,就已經是相當於干這個工作的人了,只是當時沒這麼叫。還有奧特曼,《奧特曼》的機設是誰你知道嗎。廢話啊當然成田亨,只是很少人平常就意識到,非要這麼明確點出來一下。


奧特曼也有系列構成,自古以來的,誰啊,金城哲夫啊。只是那時的職員表上所顯示的只會是腳本這方面,那時的公司里的職位所顯示的,只會叫作企劃室室長。在目前我們還沒能來得及細細講清楚,奧特曼的誕生和製作過程的整個歷史時,我只能直接先把結論硬塞出來。其實那時金城哲夫所做的事,本質上就是系列構成。


系列構成雖說對腳本起統籌作用,相當於紙面文案方面的「監督」,但是系列構成不一定要親自參與寫腳本。就像動畫那邊,以一整部電視動畫為單位的監督,不一定要親自擔任其中哪集的演出。不過系列構成這邊更甚,因為系列構成都不一定非要腳本家來擔任不可。只是這麼一說而已,就像Anitama隔壁連載的《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模式》第十回中提到的,日本的一個「會社」的「社長」不一定得是「役員」, 甚至一個會社裡也不一定要存在社長。


這一點,我們的名義主題是奧特曼真是正好,因為奧特曼提供了太多這樣的例子了。你注意過江藤直行這個人沒有。《電光超人古立特》的系列構成,但是沒人知道。《戴拿奧特曼》的系列構成,但是沒人記得。《蓋亞奧特曼》的系列構成,但是存在感都給小中千昭了。《高斯奧特曼》的系列構成,這個更沒人注意了。再還有,《奧特賽文X》的系列構成是八木毅監督來上陣的,但沒親自動筆參加腳本。


其實這種事發生圓谷製片廠這麼個不規範的奇葩小企業,怎麼解釋,可以跟我們以前點出過的內容對應起來。前幾回不是說過嗎,金城哲夫這麼一個腳本家,卻把通常製片人來乾的企劃工作給幹了。到了平成時代就是,江藤直行這麼一個製片人,卻把通常腳本家來乾的系列構成工作給幹了。至於八木毅那更是八面全才,這個第三十六章中也提過。


「特攝映畫」的草創期,圓谷英二擔任特技監督的作品中有兩大不可或缺的腳本家,特別是戰爭片以外的作品。一個是木村武,一個是關澤新一。電影這種東西不像電視劇,就算在五六十年代行業量產成分的黃金期,起碼製作周期也是還按月算的。圓谷組沒有分身術,一年出一本是正常,兩本是界限了,三本是特例了。從《哥吉拉》到英二老爹的遺作,不過十五年的時間。而兩人執筆的特攝電影腳本數,合計近四十本,並且各自執筆本數相當。所以老爹和本多豬四郎監督以及田中友幸製片人,這「東寶黃金三重奏」的特攝作品中,腳本不是這兩人所寫的,反而難舉出來。


而且兩人的分擔作業也經常很平均,比如《哥吉拉》之後的怪獸題材新企劃,《空之大怪獸拉頓》是木村執筆,《大怪獸巴朗》就是關澤執筆了。比如宇宙科幻題材的大作,《地球防衛軍》是木村執筆,《宇宙大戰爭》就是關澤執筆了。比如同一年出的兩作怪奇題材電影,《電傳人》是關澤執筆,《氣體人第一號》就是木村執筆了。比如六十年代中期怪獸電影最鼎盛時,年末旺季的《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的決戰》和《怪獸大戰爭》是關澤執筆,暑期旺季的《科學怪人對地底怪獸》和《科學怪人的怪獸 山達對海拉》就是木村執筆了。比如金剛登場的作品,《金剛對哥吉拉》是關澤執筆,《金剛的逆襲》就是木村執筆了。


其中關澤比較年輕,但是從事寫腳本出道更早。關澤的得意領域是娛樂電影,但是他的作品沒有被天朝大陸正式引進過,所以他的學生在這裡遠遠更有名,那就是金城哲夫。


金城本人被實相寺昭雄和上原正三等人慣稱為天才,他到底天才在哪兒,要點就是想像力拔群。奇想天外的創意,古靈精怪的腦子,從這點上說是金城與英二老爹的相通之處。所以金城當打定主意以腳本家為志向時,他便主動想認識老爹,老爹這樣的演出家,才正是自己的長處能夠發揮的地方吧。然後直接能夠把金城介紹給老爹的,是幸運同校的圓谷臯,這個以前也說過。


但是老爹卻犯難了,因為自己是攝影技師、演出家,而且還是專搞特殊技術的,腳本家這種文藝工作不是自己乾的。這時的金城就像個大寶庫,可是要讓裡面的寶藏有可用之處,首先需要寶庫與外界相通。也就是讓金城掌握把自己腦子裡的寶藏表達出來的手段,然後老爹才能有具現化的手段。所以老爹把金城介紹給關澤,讓他收了一個弟子。這年金城二十一歲,大學還沒畢業。到他三十一歲回老家以及老爹去世為止,人生黃金的十年就是從關澤弟子的身份開始的。


奧特曼的故鄉M78星雲,這已經成常識範圍了。而M78星雲其實是個失誤,本來從企劃階段開始就一直是M87星雲,所以佐菲的招式命名也是M87光線,這條信息的認知度也已經不小。


這個M87星雲在關澤收金城為弟子前,就已經存在了。在成為東寶大作特攝電影的常用腳本家之前,關澤曾經跟金城一樣,找不到把自己腦子裡的點子具現化的渠道。一九五六年他只好自任監督,把自己腳本的《飛空圓盤恐怖的襲擊》製作出來了,關澤自己任監督只有這一回。


當時不管製作方面還是營業方面,都沒有協助者,最後願意接下的是那個從東寶分裂出來的新東寶。特殊技術的演出,由當時已經去了新東寶的,戰前《夏威夷與馬來亞海戰》時在圓谷組任職的上村貞夫擔任。這片里襲擊的圓盤,就來自M87星雲,於是這原型還是以人類的對立面形象出現的。


《奧特Q》的未使用腳本中,有一本就叫作《來自M87星雲》,這正是M87星雲在奧特系列的首次亮相。然後設定為奧特曼的出身地,初回的腳本《奧特作戰第一號》,本來是關澤以電影的標準所作的龐大娛樂作品。這回,反而是有經驗的關澤不習慣電視節目與電影的區別了。不得已,金城來對腳本進行了大幅修改,變成半小時的一集電視劇也能用的模樣。


所以《奧特曼》的第一集是關澤與金城聯名執筆,關澤執筆奧特系列僅有這一回。然而直到第一集播出來的那天,整個製作陣容才第一次發現出錯了,變成了M78星雲。當然已經來不及,此後至今,就永遠將錯就錯了。


此後《快獸布斯卡》和《萬能傑克號》也有參加,特別是圓谷製片廠賭上了公司的司運的大作《萬能傑克號》,初回腳本的重任也由關澤親自來擔任。但果然主戰場還是電影大作,關澤不適合電視劇的弱點充分暴露了。這麼一個人教出來的學生金城,主戰場倒是固定為了電視劇。


【次回預告】



第四種職能是音樂家,嗯好像更簡單了沒有多少特別要說的。攝影、照明、美術,這三個就是影視作品的製作現場的技術人員中,最核心的三大職能。前面說的製片人、演出家、腳本家、音樂家,都是動畫里也理所當然存在且常見的職能,職責內容和範圍也相差不大,現在則終於要進入與動畫大相徑庭的階段了。


※ 下周過年停播




精彩內容推薦(請點擊以下圖片):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講道理 的精彩文章:

Anitama活動預覽:2018年2月19~25日
Q娃全明星風雲錄(一):初回超長篇SP!

TAG:Anitama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