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21秒就有1人死於這個病 春節期間得格外注意!

每21秒就有1人死於這個病 春節期間得格外注意!

導讀: 冬季天氣寒冷,氣溫驟降,大家要特別警惕這個病:中風!中風又稱「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由於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的腦損傷。據調查數據統計:在我國每12秒,就有1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新春佳節少不了聚餐、飲酒、熬夜、打牌……相對會出現暴飲暴食、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等現象,這恰恰是腦卒中的發病誘因。專家提示,春節更要注意避免腦卒中發作……

冬季天氣寒冷,氣溫驟降,大家要特別警惕這個病:中風!中風又稱「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由於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的腦損傷。據調查數據統計:在我國每12秒,就有1人發生中風,每21秒,就有1人死於中風。

新春佳節少不了聚餐、飲酒、熬夜、打牌……相對會出現暴飲暴食、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等現象,這恰恰是腦卒中的發病誘因。專家提示,春節更要注意避免腦卒中發作。

預防卒中別把保健品當葯吃

專家提示,老年人常會在節日期間收到兒女孝敬的保健品,不論具有如何「神奇」功效的保健品,都不能替代吃藥。另外,老人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度疲勞,切忌狂喜暴怒。

預防腦卒中注意保暖很重要,比如,早晨醒來先「賴會兒床」,不要立刻離開被褥,應在被褥中活動活動身體。洗臉、刷牙要用溫水,特別是如廁時應穿著暖和。沐浴前先讓浴室充滿熱氣,等浴室溫度上升後再入浴。春節很多人都買了新衣服,但是不能光顧了「風度」,出去拜年、逛廟會的時候,要戴好手套、帽子、圍巾,穿好大衣等。早晚注意及時添加衣服。

在適當多穿些衣服注意保暖的前提下,也別忘了通風,因為春節時房間里常會聚集很多人,容易導致室內嚴重缺氧及細菌、病毒的大量繁殖,所以每天室內要通風兩次,每次20~30分鐘。

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卒中發作史的患者,節前應該到神經科複診一下,多聽聽醫生的建議。節日期間高血壓病人絕不可隨意停服降壓藥,以防出現血壓反跳。其實高血壓病人在寒冷季節還要適當地增加降壓藥物的服用量,一般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1/3左右。

堅持早鍛煉的人很容易被過節打破「規律」,不妨「將錯就錯」,春節期間正值隆冬,早鍛煉不應太早,每天陽光充足、天氣暖和的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為戶外鍛煉的黃金時段。

在飲食方面,除了少吃油膩食品,禁煙限酒,保證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原則之外,還可趁著節日期間水果豐富的機會,多吃鮮棗、柚子、柑橘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新鮮的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C的飲食有助於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頭疼嘔吐要及時就診

出現以下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突發劇烈頭痛、頭暈、嘔吐;一側肢體麻木等異常感覺或偏癱;突發失語、失讀、失憶;突發昏迷。

一旦腦卒中病發作,家人朋友要做到:讓昏迷的患者就地平躺,把病人的領口打開,讓病人的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常,以免嘔吐物吸進肺里;馬上撥打急救電話;不給患者服任何藥物,謹防病情加重。

中風也叫腦卒中,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由於中風的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複發率都很高,而且併發症較多,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近年來,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及飲食結構變化等因素,中風這種通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逐漸有了年輕化的趨勢,因而對中風的預防和治療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中風的那些事。

易中風人群

一、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可以說是中風的導火索,且血壓與中風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高血壓會使血管的張力增高,也就是將血管「緊繃」。

時間長了,血管壁的彈力纖維就會斷裂,引起血管壁的損傷,使血液中的脂質物質容易滲透到血管壁內膜中,這些都會使腦動脈失去彈性,動脈內膜受到損傷,形成動脈硬化,動脈層本身就比身體其他部位動脈的外膜和中層要薄。在腦動脈發生病變的基礎上,當病人的血壓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風。

二、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屬於中風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的發生率較正常人要高5倍。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其中以糖代謝紊亂為主。

胰島素不足使葡萄糖轉化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貯存量減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遊離脂肪酸,尤以膽固醇增加更為顯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從而增加中風的風險。

三、高血脂人群

血脂雖然在人體中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

這種情況發生在頭部,就會出現缺血性中風。

四、肥胖人群

臨床觀察發現,肥胖者與一般人比較,發生中風的機會要高40%。這與肥胖者內分泌和代謝功能的紊亂,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關。

此外,胖人還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這些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

五、吸煙人群

煙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可使人的體重下降、食慾減輕,但同時又有胰島素抵抗和皮質醇增加。這些都是導致血糖和血壓升高的因素,最終形成以上原因導致中風。

中風四先兆

1、頻繁地打哈欠

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腦缺血缺氧會引起哈欠反射。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2、說話不利索、流口水

流口水是由於神經受到影響,其中一部分和中樞神經有很密切的關係,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3、瞬間黑蒙

突然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

4、偏側麻癱

在平時突然感受到一側肢體的運動不利,這可能也是中風的前兆。

五步防中風

1、按摩頸部:促進頸部硬化的血管恢復彈性,並減少膽固醇沉積,預防中風發生。

做法: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為宜。

2、卧位拉筋:直接或間接地打通全身所有經絡,尤其是膀胱經、心經、心包經、肝經、腎經、脾經、膽經。

做法:身體完全平躺在拉筋凳或凳子上,雙手臂緊貼耳部,向後伸直,平放在凳面上;上舉之腿與立柱平行,臀部、腘窩、腳後跟緊貼立柱。

3、聳肩:聳肩可使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放鬆,活血通絡,可以改善腦部供血。

做法: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動作,每次做4~8分鐘。

4、空抓手:研究發現,腦溢血的患者,往往缺少鍛煉,腦血管壁脆弱,易發生破裂。雙手上穴位很多,空抓手不僅能鍛煉大腦,還能調節全身氣血循環。

做法:將兩個拳頭反覆握緊鬆開,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做200~500次。

5、拍頭:實踐中發現,經常拍打頭部有益於打通淤堵得經絡,還可使頭腦清醒,降低腦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做法:雙掌放鬆,拍打整個頭部,每個部位要拍透再換下一個部位拍,力量循序漸進,每個部位至少拍打5分鐘以上。

注意飲食

1、少喝碳酸飲料。研究發現,含糖的飲料如碳酸飲料,可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變黏稠,而且還可導致甘油三酯升高,使中風的風險增加46%。

2、少鹽、低脂而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有助於防範腦卒中的誘發。長期鈉攝入過多會降低動脈壁彈性,使人患高血壓。

3、吃飯不宜過飽。吃飯過飽不僅增加腸胃的負擔,而且會造成血壓的上升,也不利於營養的吸收,造成膽固醇過高甚至糖尿病,這樣中風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戒酒、戒煙、減肥,養成從容的性格,適量運動,低脂飲食,這都是預防腦中風的關鍵。

小雲雞同城微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之大健康 的精彩文章:

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節 做到這些平安度過冬季

TAG:未來之大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