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鋪滿海洋的塑料,終將回到你的胃裡

鋪滿海洋的塑料,終將回到你的胃裡

2018年是中國「限塑令」實施的第10個年頭。

據中國商報在2018年2月1日披露的數據來看,在過去10年里,超市、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140萬噸左右,相當於節約了840萬噸石油。

但其它渠道的塑料製品消耗增量卻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隨著電商、快遞等新業態的發展,2016年僅快遞業塑料袋使用量就高達147億個。

中國是每年排放海洋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據估計為240萬噸,約佔全球總量的30%。

即便上面的這些字面數字看起來已經十分驚人,但也許你並不會有太大的觸動。

因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日子並未因此有任何困擾,甚至氣候的變化也不像環保警示片里一樣變得讓人難熬。

2008年4月12日,福建某超市舉行了環保當代藝術展 / 視覺中國

有意思的是,「限塑令」實施的第4年(2012年),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發布了《中國公眾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認知狀況調查報告》。

2008年5月31日,寧波部份外資超市實施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 / 視覺中國

在報告中的調查數據顯示,公眾對於環境問題知曉程度已經處於極高的水平。

在氣候變化問題的調研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從未了解過氣候變化問題。

民眾這樣極高的環境知識知曉度,卻與極低的行動力之間的產生了矛盾。

由於對環境污染的擔心和恐懼,人們便會採取的一些自發的保護措施,「鄰避型」環保運動就是其中之一。

鄰避(Not In My Back-Yard)是一種心理意識,鄰避心理說明了公眾環境意識的覺醒。

他們贊成和支持化工區、核電站、垃圾焚化設施等項目的建設,但不能建到「我家後院」,不要影響到我居住的環境。

一方面是對環境污染的擔心,另一方面,因這種擔心的認知而採取狹隘的自發保護意識。

《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中反映出公眾「環境知識的高知曉率與低正確率並存」,體現出「怨多行少」「知多行少」的特點

從近年來暴露的環境問題來看,這幾乎是一個世界性的規律:聽過很多環保知識,卻依舊把地球往死里整。

所有的環境破壞行為都是在無意中產生,這給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海洋里的PM2.5

2018年年初,中國科學首次在南極發現塑料微粒的存在。

微塑料指粒徑小於5mm的塑料碎片,其化學性質較為穩定,可在海洋環境中存在數百至數千年。

海洋中漂浮的微塑料,不僅能夠給各種微生物提供生存和繁殖場所,還可以富集多種有毒化學物質。

但數據顯示,小於4.75mm的微塑料數量比預測的要少90%左右,大量微塑料不知去向。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巨大的數據「黑洞」呢?

科學家們猜測了一種可能:這些微塑料被微生物降解掉或降解到納米級,徹底看不見摸不著了、或者是被海洋生物吞食、或是沉降到海底沉積物中。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這些微粒本身對人體有害。但可能會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對海洋環境造成直接危害。

微塑料表面也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如農藥、阻燃劑、多氯聯苯等,隨洋流運動對生態環境產生化學危害。

由於海洋微塑料看起來與海洋當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無甚區別。因此,對於海洋的捕食者而言,無法分辨二者的真正區別,大量的微塑料就這樣被海洋捕食者所誤食。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塑料製品每年造成至少10億隻海洋動物喪命。

不僅僅是海洋,陸地上也是。

2017年4月,墨西哥科學家埃斯佩蘭薩·韋爾塔在土壤里、蚯蚓體內、母雞糞便和胃裡發現微塑料,首次證實微塑料已進入陸地食物鏈。

這些微塑料經食物鏈傳遞至人類,身體吸收後將可帶來不同嚴重程度的健康問題,包括癌症。

塑料充斥的海洋

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從1964年以來,全球的塑料產量增加了近40倍,到2016年就已經達到了4.32億噸,如此數量龐大的產量可以建造1000個帝國大廈。

整體看,科學家們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各類塑料總重量將會超過所有魚類重量的總和,其中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佔到了60%~90%。

今日的海洋全淪為垃圾的海洋,也是塑料的海洋。

澳大利亞記者Craig Leeson,在一片未經開發的海域中拍攝藍鯨時,發現了塑料垃圾。

隨後他與國際專家們前往了20多個國家地區,一步步證實了先前科學家們的「猜測」……

西地中海區域,塑料和浮游生物的比例已經高達1:2,從海面一直到海底,1600米下潛深度內,一直有塑料垃圾被發現,這些塑料可能會永遠留在這裡;

在北太平洋,有一個德州面積兩倍大的垃圾浮島,在它周圍地區,肉眼可見的清澈海面夾雜的是數不盡分解後的塑料殘片,甚至更小的塑料碎屑,遠比浮島隱蔽;

悉尼的豪勛爵島上越來越多的鸌因誤食塑料而死,曾在一隻剛出生90天卻不幸死去的鸌體內發現了276塊塑料碎片,占其體重15%。

如果按照人類的標準計算,這就相當於在你的胃裡有6~8公斤的塑料。

義大利阿西納拉島,通過對海島海域的寬吻海豚進行組織活檢,在其脂肪中發現了塑料衍生物,因為他們直接食用塑料;

菲律賓馬尼拉,沿海地帶高高聳立的「煙霧山一號」垃圾堆中的塑料,無疑遺漏地流向馬尼拉灣;

吐瓦魯,位於斐濟以北1300公里的珊瑚環礁。在人口急劇增長,可用土地減少的惡劣資源條件下,瀕臨被塑料垃圾吞沒的邊緣。

海鳥因進食塑料樽蓋而死亡、海豚體內充斥塑料化學物、海洋生物被廢棄的塑膠容器和漁網纏身等等。

這些,都來自時長100分鐘的記錄片《塑料海洋》,把看似平靜生活里的潛藏的危機一一展現在大家眼前。

片中提及的地點或許都不算熟悉,但片中出現的塑料製品極有可能就曾經過我們之手。

我們所消耗的每一片塑料,最終都有可能進入大海。

微塑料在海洋環境中經過破碎、降解、沉降和遷移等過程,將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洋生態環境,並最終對人類造成影響。

紀錄片中介紹,用在臉部的磨砂膏、牙膏等化妝品中的塑料微粒是海洋中塑料微粒的重要來源,他們認為這些含塑料微粒的產品應該在全世界被禁止使用。

人類末日並不遙遠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第一次知道死亡、知道世界末日,都是了不起的人生轉折。

這是所有煩惱和焦慮產生的起點——因為知道會失去,所以有機會懂得珍惜。

往往人們都是在環境問題暴露到無法承受時,才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才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

1年前,霍金在《衛報》發表了關於人類未來的觀點:

「我們現在有了摧毀我們所居住的地球的技術,但還沒有發展出逃離它的能力。或許在幾百年內,我們將在其它星球建立人類殖民地,但現在我們只有一個星球,需要共同努力保護它。」

然而,我們使用的每一個塑料袋,超標排放的每一立方二氧化碳,都沒有讓我們感受到罪惡,所以一切都照常進行著。

或許,真有一天人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憤怒,卻沒有任何值得迴旋的餘地。

那些為此而作惡的人,也並不會為此感到羞愧,因為這不是任何一個人的錯誤,而是全人類一起犯下的錯。

太陽作為恆星,壽命大約還有50億年左右,很多人可能會想,那個時候的地球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湮滅呢?

不必等到50億年後,可能不出百年,人類就能把自己玩死。

世界上的最後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因為沒能搭上諾亞方舟離開可怕的地球。

參考文獻:

[1]MOORE C. Synthetic polymer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a rapidly increasing,long-term threat[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08(2):131-139

[2] 王慧卉,梁國正.塑料垃圾對海洋污染的影響及控制措施分析[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4,28(1):68-72

[3] 中國環境意識項目. 2007年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報告[EB/OL].2008-04-03

[4]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中國公眾環保指數(2008)綜述[EB/OL].2009-01-16

[5] 郭凌偉.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對環保的影響作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5(14):198

[6] 李寧寧.環保意識與環保行為[J].學海.2001(1):120-124

[7]李玉潔.我國城鄉公眾氣候變化認知差異分析及傳播策略的建構———基於4169位公眾調查的實證研究[J].東嶽論叢.2013.10(30):39-47

[8]孫承君,蔣鳳華,李景喜,鄭立.海洋中微塑料的來源、分布及生態環境影響研究進展[J].海洋科學進展.2016.4(34):449-461

[9]陳軍輝,葉宏,任勇.環評中的公眾環境意識及社會心理分析[J].四川環境.2010.4(29):95-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這部紀錄片給中國教育當頭一棒,父母都該看看
她只活了你的1/10,卻感動了千萬人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