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秒懂數學的秘訣

秒懂數學的秘訣

七練做一想三

練習七道題目,真正潛心做出三道題目,至少兩三個小時想出一道題目,是學好數學的基本路子。一個高考分數極高的學生,從小學開始,積累了:練習了7000道題目,真正做出了3000道題目,每道題目平均想一個小時的想了300到1000道題目,是一個通常的物質基礎(天賦越高者,數量越少,但也不會少太多。)

苦練出真功!千錘百鍊考高分!

數學題目真正能看懂的學生極少

大數學家歐拉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能看懂數學題目的人,歷史上的大數學家裡面,真正能「秒懂」者,我覺得都少之又少。

對於數學非常好的學生,看到一道題目的詳細解題過程,知道自己會做這道題目,他就不會再看了,因為會做的題目再看,是最愚蠢的方法。對於數學非常好的學生,自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做不會做的題目,自然就能考高分了,看題是最愚蠢的方法了。

但是,這類學生不大可能考最高分的。

你要想考全班第一,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就是對於能看懂的題目,再聯繫其他題目進行思考,找出類似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從方法的角度,這就是「多題一解」、「一題多解」,我曾認識一個同學只做課本上的典型例題,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因為他用的就是從一道典型題目,形成知識體系、形成解題技巧體系,進而簡化解題技巧體系。

從思維的角度,你看一道題目的詳細解題過程後,馬上想到幾十個表面上沒有任何聯繫,但實際上還是有「自己」的聯繫的聯繫,這個「自己」的聯繫的聯繫,我稱之為思維鉤子,通過不斷的積累思維鉤子,你僅僅使用「看題」這種方法,就可以從數學很好,成為數學最好。

大數學家們是怎樣學習數學的

大數學家歐拉如果看到一個數學題目,他覺得很有意思,他就會想其根本的原理,他會根據這道題目,創造出一整套數學理論,來解釋之。比如微積分是牛頓創造的,但只有到了歐拉手裡,才真正得以定義。這種方法呢,我稱之為「深入思考長長的練」、「深入思考無間隙」。愛因斯坦也很善於用這種方法。

所以,從真正意義上,只有歐拉能做到「秒懂」,一看某道題目,就從最根本處知道此道題目的來龍去脈,知道它位於整個數學體系大廈中的哪個房間,能做到這一點的,我目前知道的,只有歐拉等寥寥數人。歐拉這種方法,目前應對數學考試,作用不大,因為數學不考原理。單你可以用於物理、歷史的學習。如果你能從最根本出理解物理的力學、電學的本質,那麼,你的物理就可以短短几周內,從考班裡中等,到全班第一。

那麼大數學高斯呢?高斯看到一道好題目,他可能就會據此創造出一個新的題目,甚至創造出一大類類似的題目,這種方法,我稱之為「自己出題」、「自己出綜合性極大題」。

用「自己出題」之類的方法,你考試時碰到很難的題目,尤其是高考中的出題人獨創的題目,你就會有很多思路。你可以在高考中完勝那些平時考分比你高很多的學生,因為他們學習都是照貓畫虎,考模仿。你呢?你是獨創。一旦你「自己出題」達到一定的量,比如三年高中積累了100道自己出題的題目,那麼,再厲害的出題人出的「新題」,都難不住你。

那麼牛頓呢?牛頓看到一道你們所謂「秒懂」的題目後,啟發一下下,他能直接創造一門新的數學分支!

所以,牛頓之強,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境界了。

所以說,傳統教育下學生是不可能「秒懂」的,僅僅從學習能力的角度就不行,學習起動力就不行,很難進入「快速高強靈活」的學習狀態下,看到一道數學題目,腦子裡面還得先排除對愛情期待、老師評價、未來幻想、電視劇小說遊戲里的情節等等。絕不可能如歐拉、高斯、牛頓等馬上大腦極高速運轉到該題目中,運行於此題目相關的方方面面的各種思維鉤子中。

當然,一個數學高考狀元、奧數金牌等,思維能力之強、反應速度之快、聯繫之光,已經接近或者相當程度的接近歐拉、高斯、牛頓等人了。

但一般學生,差的太遠了。

其實,從小學開始,差距就拉開了。

到了初中、高中、就沒得可能追上了,至少在流行學習方法框架下,居然還有人靠」錯題本」、「思維導圖」、「狀元方法」就想短期內學好數學,考高分,都是天方夜譚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辛雷 的精彩文章:

TAG:辛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