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苑叔訪談:國王武士祭祀詩人 2

苑叔訪談:國王武士祭祀詩人 2

你好,這裡是「博揚美學部落」每日更新的第254篇

國王、武士、祭司

詩人,無論男孩還

是男人,都由它們

組成,每個原型主

我們每一部分的

智,對世界和

人的方式。

我們就按照這本書本身的邏輯順序,繼續來和大家進行交流。

男性啟蒙、接引儀式過程所存在的危機

問:我們經常聽到有的男人說「感覺自己四分五裂,沒有個主心骨」。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譯者:這是在說某人此時沒有體會到,也難以體會到,內心深處那種心意相連、體魄交融的精神狀態。他的身心是渙散破碎的,人格的不同組成部分互相分裂、各行其是,導致其整個生存、生活狀態混沌無序。這種「神散形不散」的人格,也許就是因為當年沒有機會經由啟蒙、接引儀式完成從男孩到成年男人深層心理結構的過渡而造成的。

他始終是個男孩而不是男人,不是他自己情願這樣,而是因為沒有人指引他把自己作為男孩的能量轉化成作為男人的能量;沒有人引導他那蘊含著男性陽剛潛能的內心世界,經歷一次直接的、有效的轉化過程。

我們說一本書之所以好,不止是問題提到尖銳準確,說到點子上,語言還要優美精到,才能產生共鳴。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如果書的文字就不忍卒讀,那就談不上打動人。本書就是如此,書的許多段落,很像是優美的散文。比如他用電影《翡翠森林》的一段來形象化地描述這樣一個啟蒙接引的過程。

成長就是一種死亡和再生;是屬於孩童好日子到頭了。 托米看起來正在被部落的老人們施以折磨;他被推進森林的荊棘叢中,忍受著叢林螞蟻無情地叮咬。他痛苦地打著滾,身體被飢餓的蟻群咬得破殘不堪。看著這樣的景象,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恐懼。終於,太陽升起來了。氣息尚存的托米被人們帶到河裡洗浴,還在咬著不放的蟻群被河水沖洗掉了。

這個情節的前邊是,這個孩子正在無憂無慮地和一個女孩子在河衷嬉戲,青春煥發、情竇初開。被酋長妻子看在眼裡,她覺得這個孩子,到了轉折點了,所以就有了這個程序。

酋長提高聲音對大家說:「一個男孩已經死去了,一個男人新生了!」緊接著,這個新的男人得到了他的第一次精神體驗。一根長長的管子塞到他的鼻孔中,一種麻醉性藥品通過管子吹進他的體內,在藥物的作用下,他漸漸迷醉。在幻覺中,他發現了自己動物性的靈魂(那是一隻鷹),正在新的、更廣闊的意識世界裡飛翔著。他俯瞰著下面廣袤的叢林世界,這是屬於上帝的視角。然後,他被允許結婚了,他已經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了。他承擔起男人的責任和角色,他高升為部落里的一位勇士,後來更是登上了酋長的寶座。

生命最根本的目的和動力就是嘗試從較低形態的體驗和意識走向更高、更深的意識世界,從稀薄、漫散的身份認同走向更堅實、更結構化的身份認同。人終其一生至少要嘗試按這樣的路線前進。我們尋求經由啟蒙、接引進入成人世界,從男孩心理進化到男人心理,承擔起成人應當對自身和他人負有的責任和義務,享受成年人的歡樂,行使成年人的權利,並擁有成年人的精神世界。

這樣的轉折是在男孩生理的轉折點出現的,那是他的任性而為的歡樂時光的結束。這是殘酷的,可也是必須的。我們現代社會是非建制化的,也就是說,這個責任主要是由家庭來承擔,社會只是引導,不像古代的部落,它會以集體的、強制的方式來主導這個事情。家庭、父母的情況是各種各樣的,因此,男孩面臨的啟蒙和接引形態也是各種各樣的。因此才導致了這個廣泛的文明性問題。

任何一個想擁有男人心理的男性,都必須經歷一次「了斷」。「了斷」——這當然是象徵性的說法,是心理或者精神意義上的新陳代謝——但這卻是我們啟蒙儀式最核心的內容。

用心理學術語來說,這個男孩的自我必須「死亡」。原先的存在之道、行動之道和感覺思維之道都必須經歷儀式性的「死亡」,這樣一個全新的男人才會誕生。這種有效的、能夠推動轉變的啟蒙,當然也要殺死舊的自我以及他那些以舊有形式存在的期待,並使其以一種新的形式復活。

這種新的形式體現了他之前一無所知的力量,要求他臣服於這種成熟的男性力量,會為他帶來新的男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特徵是平靜、同情、清晰的洞察能力。

在當代社會,這種啟蒙、接引過程是難以完成的。

首先是缺乏這樣神聖的空間。

比如那種原始的洞窟,洞壁上刻著岩畫,很莊嚴,有開闢鴻蒙的原始氣息。

當然在我們的社會中實際上也在有意識的彌補,也在復原甚至創新這樣的形式感,比如國家公祭日、閱兵儀式,這樣的場合對於培養男性氣質而言當然是很合適的,能夠喚醒男人心中的神聖感和尚武精神;新儒家蔣慶先生搞了一家陽明精舍,就在貴州龍場,是陽明先生悟道的地方,對於儒家君子人格的培育,顯然提供了更逼真的場景。還有,現在流行的攀登珠峰、戈壁挑戰賽、馬拉松等,都體現當代人的一種回歸努力。

第二,執掌儀禮的老者缺乏。

作者在這裡指出,不是每個孩子的父母都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必須有社會性的力量參與。要有真正活出成熟男性風采的榜樣人物。我們經常遇到的現象是,因為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孩子對自己的父親沒有太多的精神崇拜感。因此,男孩的視野需要投向社會尋找自己的精神偶像,社會也有責任提供這樣的優質偶像,比如馬雲爸爸。

古代提出的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就是為了給社會提供一種標杆。

作者認為,因為缺乏足夠多的成熟男性作為榜樣,又缺乏社會層面的凝聚力和制度結構,導致這樣的儀式過程很難在社會層面真正實現,造成了「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社會現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半途而廢,難以分清哪些事情是我們性別力量驅動下的合理目標,還是在一門心思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

我們很多人都想有一個碩果累累、神通廣大、多謀善斷的父親(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可是這樣的父親可能從來沒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過,不論我們如何苦苦相求,他也沒有從天而降。

作者在這裡的描述很生動,雖然身處的國家不同,時代不同,但我們現在一樣能夠感覺到這種深刻的無力感。比如剛剛流行的「佛系」這個說法。比如去年一年社會上所發生的各種巨嬰男人,巨嬰國民的傳說。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一個上海男子,殺死自己妻子後,把屍體藏在冰箱里,還花著妻子卡里的錢去旅遊,幾個月後實在無法隱瞞才去投案自首,而他媽媽請求法院的輕判的一個理由,實在讓人嘆息,她說她的兒子才30歲,還是個孩子。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這個糊塗的母親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處於這樣的心理狀態是非常正常的,他不要說沒有經歷精神和心理上浴火重生,他連心理上斷奶都沒有實現過。他永遠是個奶嘴男。

以上我們所談的是這個啟蒙、接引、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危機。這個危機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是社會宏觀的,也牽涉到我們每個人的個體生命。就這個問題我還想結合人工智慧世代說幾句。正像未來簡史所說,在人工智慧世代,物質將進一步豐富,疾病將被更有效的控制,戰爭的影響更小,人類的生存難度將更小,人會發生從智人到神人的轉變。相對於應對自然世界,很顯然人自身的心理建設,將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男 性 潛 能

問:請您談一下書中關於男性潛能,或者說男性原型問題。

譯者:榮格提出了原型理論,指出我們本身就具有天生的男性原型能量,能夠把我們導向平靜、積極的男性氣質;這是天生就有,不假外求的。這能夠幫助我們克服父親缺位、自己的父親本身不夠成熟、有意義的儀式過程缺失這樣的外部缺憾,實現從男孩到男人的轉變。

榮格發現,每個人在深層次無意識的心理狀態之下,都以集體無意識作為我們的心理基礎。集體無意識是一種近乎人類本能的東西,是一種本能模式,也是一種能量形式,通過基因被人類世代繼承,它是我們的思維感覺,反應模式等所有人類行為的基礎。

榮格認為,原型是一種原始的意像,具有長期穩定的象徵意義,用一個比喻的說法,這種基於集體無意識的原型是我們靈魂的故鄉。原型還可以視為是一種類似於磁力的能量,紙張下面放一塊磁鐵,紙張上面放一些鐵屑,我們就可以看到鐵屑所形成的磁力線的團簇。我們人類的原型,也是通過我們的心理特徵而顯性化。

但是自然狀態下的原型不可能自發地發育完美。我們實際的父母和理想模式的父母(我們潛在希望的父母)是有差距的。如果在外部世界遇到錯的人,這樣的相遇就會成為災難。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位殺妻男子的母親,她能提供生物意義上的撫養,但難以提供社會意義上引導。

原型模式出錯、跑偏,就會走向負面。在大部分情況下,這都是由表現不及格的和關係敵對的父母造成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這表現為嚴重的心理問題。誠如心理學家所說,只要父母「足夠好」,我們就能以積極的方式體驗和獲得內心中的人際關係模型。悲哀的是,我們中的多數人,也許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受到足夠好的「父母養育」。

我們聽說過很多熊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的故事。有些父母的不合格程度,讓人瞠目結舌。但是畢竟如作者所說,我們是處於一個個人化的時代,公共生活對個人生活的尊重要大大多於干涉,所以在部落社會孩子的啟蒙和接引是公共事務,而在現代社會更多是一種家庭事務。因此也更容易出現「個人自掃門前雪」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自覺意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一句話說,我們現在需要以家庭的力量擔負起部落的職責;再進一步,作為一個意識到這個問題存在的個體來說,我們需要以自己的力量來彌補家庭和社會的缺憾。

問:為什麼男人就歸納為國王、武士、祭司、詩人這四種原型?

譯者:榮格派心理學者是根據臨床研究,對人類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的研究,對世界各民族的神話研究而得出的結論。在人類長久以來形成的美術作品、詩歌作品、音樂作品和科學發現中都能得到相關的證據。我自己也深有體會的是,把男人分為國王、武士、祭司、詩人這幾種原型,實際上可以算是作者的總結和發現,但絕對算不上是他們的發明,因為這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所造就的規律。

從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說是一種科學認識。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把這種形象化的面具拿掉,換成更基本的名詞那就是男人需要有領導力、責任感、生產力、執行力、理性智慧和情商。很顯然這是男人的本質特徵,我們居住的這個宇宙就是這樣來塑造人類的。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向譯者致敬。

2018.2.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揚美學部落 的精彩文章:

基弗在中國·濟南站

TAG:博揚美學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