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沈從文:一曲沱江水,無語向東流

沈從文:一曲沱江水,無語向東流

01

潺潺的江水,映著兩岸的青山,天空湛藍。往來的渡船從容划過河面,水波漾開。兩岸去水三十丈,是高高低低的吊腳樓。長長的碼頭,濕濕的河街,遠處隱約傳來的是悠揚動情的山歌。

這是1902年的湘西小鎮鳳凰,也是沈從文的出生地。

幼年的沈從文,嬉戲在湘西古老神秘的大山間,眼見的是耿直善良的鄉下人,耳聽的是傳奇凄美的苗族事。

在沱江兩岸,沈從文盡情的釋放著孩童的天性,在遠離紛擾的邊陲小鎮,他度過了最好的時光。

「童年是一個人的底色」,湘西也成了沈從文一生的守望。

1917年,15歲的沈從文跟隨當地的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看得最多的是殺人,「似乎殺人是件最普通不過的事情」。部隊每開拔到一個鄉鎮,殺戮就隨之而來。

這期間,他遇見過《一個戴水瀨皮帽子的朋友》,也見證過《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的愛情。見到更多的是邊疆地區最普通的下層百姓,還有歷史政權與軍隊武力對少數民族的殘暴壓迫。

這可能與很多人對沈從文的印象不同。

沈從文的文字是柔美富有詩意的,為人謙和,照片里也都是笑盈盈得一個俊秀書生模樣。

但他骨子裡其實是個俠肝義膽之人。

出身軍人家庭,又長在山水之間,加上這段從伍的經歷,只有小學學歷的沈從文有著一種見過世事的包容和慈悲。

02

1922年,受到「新文化運動」感召的沈從文,決定棄武從文。隻身一人,來到北京,成了一枚小「北漂」。

「北漂」難啊。沒熟人沒背景,只有小學學歷的沈從文更是難上加難啊。

考大學,人家不要,只能先到北京大學旁聽。

每天只吃幾個饅頭,連加點鹹菜都是偶爾才有的奢侈。就算是這樣,沒有經濟來源的沈從文還是走到了山窮水盡處,饑寒交迫。

他不得不厚著臉皮寫信向當時有名氣的作家們求助。但都石沉大海。

直到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有個人推門進來,自報家門,竟然是當時炙手可熱的郁達夫(那時的郁達夫真的很火,堪稱流量小生)。

後來70多歲的沈從文回憶起這天時,依然激動地濕了眼眶,「後來他拿出五塊錢,同我出去吃了飯,找回的錢都送給我了。那時候的五塊錢啊!」

在郁達夫的幫助下,沈從文的「北漂」生涯才沒以餓死結束。兩人也因此結下了一生的友誼。

後來在郁達夫、徐志摩等人的幫助與推薦下,沈從文這個小學畢業的「鄉下人」終於在京城文壇有了點名氣。早期的一些作品,也開始出現在《晨報》、《語絲》等一些大刊上。

1928年,愛惜人才的胡適先生將沈從文聘到上海的中國公學講課,並授予教授職位。

在這裡,沈從文遇見了畢生所愛,張兆和。從此後,苦苦追求,一封封情書飄到了女學生張兆和手中。

那句「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最當正好年齡的人」,時至今日還撩動著萬千少女的心。

時局動蕩,國民黨大肆鎮壓左聯作家。

1931年,好友胡也頻被國民黨秘密殺害在淞滬警備司令部。古道熱腸的沈從文不辭辛苦地護送同樣處在危險之中的好友之妻丁玲和他們年幼的孩子回鄉。

1933年,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京完婚。多年深情的堅持,終於打動了佳人。

到1938年春,沈從文參與編輯了眾多雜誌,發表散文著作《湘行散記》《從文自傳》,並先後出版了《石子船》、《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蕭蕭》、《丈夫》等作品,為文壇貢獻出了一個個令人心靈顫抖的故事。

其中,奠定沈從文鄉土文學地位的「詩化小說」——《邊城》,也是出自這一時期。

1938年底,沈從文任教昆明西南聯大,同時繼續文學創作,完成了散文集《雲南看雲記》、長篇小說《長河》第一卷等等作品,直到1948年。

1948年,沈從文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文物研究。

1950年,不堪重負的沈從文割頸自殺。

從此,文壇痛失了一個傳奇。

03

雖然被搶救過來了,但沈從文從此退出文壇,轉而研究古代服飾,為服飾研究領域填補了空白。

文學上,再無作品問世。

沈從文先生的一生是隱忍的,也是不被理解的。連他的妻子,都不曾理解他。

在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在《從文家書》里寫到,「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張兆和女士的這聲哀嘆,同樣也是我們虧欠先生的。

很多人覺得沈從文是一介文人,只會寫些清麗平和、優美古樸的文字。他不斷地描繪著那個美好純凈的湘西,讓人覺得他有些逃避世事。

直到80年代,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在美國用英文出版了《中國現代小說史》。書中將沈從文與魯迅並論,大力肯定沈從文的創作。

1987、1988年,沈從文連續兩年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由此,國內掀起了一陣「沈從文熱」。

然而,沈老再也沒有拿起筆來創作。這樣的堅定像極了他筆下那些滿腔柔情但又赤誠決絕的湘西兒女。

1988年,沈從文心臟病複發,離世。

04

沈從文的一生都在為我們書寫著他的「湘西」。

這個「湘西」是他為我們另造的土地,這裡有野蠻的邊民,有殘暴的土匪,有矯健的水手,有深情的妓女,也有純粹美好的姑娘。

這裡的人都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正常兒童」。自然從容,遵從天性,固守美好。

包括《紳士的太太》、《八駿圖》等以都市為題材的諷刺小說都是在為「湘西」做映照。

「湘西」的「常」與城市的「變」,形成了反差強烈的對比,也是沈從文對中國文化最有利的批判。

這一點在他的散文中體現更明顯,只是小說太過盛名,將散文中的憂思都快蓋過了。

是啊,沈老是個批判者。

那個經常被罵「空洞無物、賣弄詞藻」的沈從文自始至終都將目光放在最底層人民的身上,致力於用「湘西」世界中帶點原始野蠻的生命力為病態的中國打一針強心劑,為當時老態龍鐘的中國注入一點生命的活力。

他是一位「感受能力極其敏感的抒情者,又是一位極有思想力度的思考者」。王德威稱他為「批判的抒情」,實至名歸。

沈從文自己說過: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05

可惜這真切的理想被世人誤解,文學夢斷,長篇小說《長河》也沒能完成。

但沈從文忍著不說,不責罵任何人。還總是對錶侄黃永玉說:「要從容啊」。

晚年時,一位記者採訪沈從文,說到他在文革時被迫打掃女廁所的事。這位記者站起身,深鞠一躬說,「先生,您受苦了」。

白髮蒼蒼的沈老愣了一下,緊接著,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

多少委屈啊,他都忍著。像妻妹張充和為他寫的藏尾輓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

藏起來的是——從文讓人。

這位行伍出身的小學生,在短暫的創作生涯里留下了80多部作品,是現代文學史中成書最多的作家。

他開創了「詩化小說」的先河,在文體革新上諸多嘗試,書中關於少數民族風俗的生動描寫也為民俗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參考,後半生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更是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這樣的沈從文,一輩子自稱「鄉下人」,從容謙讓。

就像滋養了鳳凰小城的那一曲沱江水,無語向東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願世界溫柔待你(三)——我的老公
生命如斯短暫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