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清官難,做好官更難

做清官難,做好官更難

自古以來,中國的老百姓都稱頌清官。

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官只有兩類,一類是清官,一類是貪官。中國老百姓似乎特別喜歡這種簡單的兩分法,皇帝就只有明君和昏君,大臣就只有忠臣和姦臣。

這樣的兩分法在小說演義文藝作品裡面,當然就特別具有戲劇性的效果,但現實世界卻比文藝作品複雜得多,不動腦子的兩分法,很難真正認識現實中,更不可能真正認識人性。

就說官員,在歷史上有許多優秀的官員,都並不清廉;而一些以清廉著名的官員,卻並不見得就是好官。

例如著名的海瑞海青天,他是個有極度道德潔癖的人,一生清貧如水,絕對沒有工資外的灰色收入。但作為一個官員,他卻並沒有創造什麼優秀的政績,更沒有對明朝的社會或者朝廷有任何實質性的推動作用。海瑞唯一的作用,就是讓皇帝豎立了一個道德模範的形象,除此之外,皇帝不願意讓他擔任任何實質性的工作。

在古代中國,為官清廉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大凡是特別清廉的官員,皇帝都會大肆表彰。但在傳統社會裡,要做一個好官,需要的絕不僅僅是清廉。甚至有時,清廉與做好官,是自相矛盾的一件事。

明朝張居正當政期間,進行了相當有效的改革,幾乎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明王朝的中興大業。但張居正就不是一個特別清廉的官員,為了獲得控制朝政的力量,他與宮中太監相互合作,又與邊關將領互相借力,這其中難免就有許多利益輸送。但如果沒有這些利益輸送,只靠清廉二字,張居正不可能完成他的一番功業。

又例如漢朝的蕭何,他為劉邦坐鎮後方,把關中管理得井井有條,又發動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劉邦在前線的戰鬥,為漢朝的建立立下重大功勞。但蕭何就不是一個很清廉的人,為了不讓劉邦起戒心,蕭何不但大肆購買田產,還努力貪污。你說如果蕭何是個極其清廉的人,恐怕等不到漢朝建立,他人頭已經落地了。

在君主專制統治下,做一個清官固然不容易,但畢竟做清官只需要道德上的堅決,不需要能力上的配合。一個人能力再差,也可以是個清官。而要做一個好官,既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又能得到君主的信任,更能為百姓做點好事,為推動社會進步做點貢獻,那就實在是太難了。

這一回《聰鳴一世》介紹的《大清相國》,講的就是一個好官究竟是怎麼煉成的。清朝順治康熙年間的重臣陳廷敬,在官場上運籌帷幄,進退自如,上不負君王,下不負百姓,中間還能對付得了同僚之間的爾虞我詐,實在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想學學怎麼做個好官,讀讀這本《大清相國》,相信必定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聰鳴一世 的精彩文章: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清官到底有多難做?

TAG:聰鳴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