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30期:悲欣交集的人生-弘一大師

第30期:悲欣交集的人生-弘一大師

弘一大師39歲出家前,是熱鬧紅塵里的富貴公子李叔同,是中國近百年藝術史上難得一遇的通才和奇才,也是才情橫溢的藝術教育家。

李家是官商之家,富有而重教育,藏書三萬餘冊,加之李叔同天資聰慧,文章流暢,才氣縱橫,汪洋浩瀚,有「雙行李文濤」之稱(文濤是李叔同的族字):即紙短文長,每個格子要寫兩個字才夠表達。他在十幾歲時就曾經寫過:「人生猶如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這樣洞察的詩句。

他的篆刻藝術達到專家級的水準,《李廬印譜》和《李叔同印存》幾乎是篆刻界高山仰止的作品。

李叔同的書法藝術,世人無不稱道。葉聖陶先生說他:「各體的碑貼他都能臨摩,寫什麼像什麼。從臨摩中蛻化出來,不傍門戶,就是所謂的獨創,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溫良恭謙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顏悅色在那裡從容論道,功夫在筆墨之外。」

李叔同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他是第一個用模特繪畫的中國人,也是把西洋繪畫帶回中國教授的第一人,把真人裸體模特帶入大學課堂,在中國美術史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他的學生不計其數,最為人知的是豐子愷。

學習繪畫的同時,李叔同同時學習鋼琴和作曲,他對音樂有無窮的興趣和天賦,不久就主編了《音樂小雜誌》,當這本讀物傳到國內,我們中國人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一位音樂大師叫貝多芬。李叔同是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中國人,他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送別》,家喻戶曉,幾代人都會唱。

除上述這些,他創辦春柳社演話劇,只在「改良戲曲,轉移風氣」,還親自扮演了《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等角色,開創話劇之先河。他的學生曾經說過:老師由生活到藝術,再由藝術到宗教,每一次都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叔同所處的年代,正逢清朝的沒落時代,清政府外屈強權,內壓百姓,腐敗至極,他積极參与愛國運動,勸國人用國貨,他自己是貫徹最徹底的一個。他作的多首愛國歌曲中,用詞狂奔,已非一般的文筆,是向國人由衷地吶喊。

李叔同在俗世的39年人生,夏丐尊有一段話描述他:李先生教圖畫,音樂,而他所懂的不僅是圖畫,音樂, 他的詩文比國文老師的更好,他的書法比習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老師的更好。這好比一尊佛像,有後光,故能令人敬仰。"

說了這麼多,我無非想告訴大家,李叔同並不是個富貴閑公子,不是在一味地享樂人生,他有他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地位,不是一個精神貧乏的人。而且他有一個大家庭,兄弟和睦,他有兩房太太兩個兒子。人世間可以想到的周全他都有,何至於在39歲時可以脫離萬丈紅塵遁入空門?

大致,我們俗人想得到的原因,歸根結底不外乎看破紅塵,但是在這其中多多少少總有個契機,比如親人的離世,感情的受挫,事業的停滯不前看不到方向,我們往往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被深深地困擾其中,這時候才會尋求宗教,尋求最終的解決方案。

歷來對李叔同的出家的原因,大家眾說紛紜,就算在他還是弘一大師時,也沒有得到過明確的答覆,或許沒有人敢去求證,大家的心裡有著我執,覺得還是必須有一個原因一個變故,一切才說的通。

我仔細地看了好多遍弘一大師的一篇演講《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心裡越來越有把握,大師在這裡已經清清楚楚地解了大家的疑惑,他的行為不是逃遁,他的出家就是他前半生絢爛至極的一種歸屬,水到渠成,他的智慧所致,自然坦誠的結果。我們大家都想多了。真的這麼簡單?我認為就是這麼簡單。

公子李叔同變成弘一法師後,不是默默無聞地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他研習律宗至深,被後世佛門弟子尊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說學律只能律己,而不是學了戒律之後去律人,勸導人們要明於責己,不要求全於人,這一切都給了僧俗各界發人深省的啟示。

弘一大師為僧,謝絕主持各方寺院,行蹤不定,雲遊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各處講演佛法,每次均搭乘貧苦人所用的最低標準、最低等的車船。講經期間食宿由主人安排,吃飯時只要是菜蔬較多,就退而不前,主人相勸也不食,只好一減再減,最後只剩下一碗蘿蔔、白菜,方肯就餐。主人家多不忍。

每到一地、一山、一寺都耐心為眾多僧俗求書者,一一書寫,百求百應,至於對各地致函求書者,也及時寫就挂號郵復,從不讓人失望,古道熱腸,澤潤四方。有時候還書寫「學佛不忘救國」,所以他的弟子說「大師欲以文字因緣方便說法。」數十年間,他為人書寫的墨寶,累以千萬計。

弘一大師的圓寂,他似有所知,對身邊的僧人說:「最後的時刻,請大聲緩念「南無阿彌佗佛」,如果見到我眼中流淚,是「悲欣交集」所感,不是其他的原因。」

給朋友夏丏尊也寫了信:「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相執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而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大意是:君子之間的交往毫無雜念,純潔的就像清澈的流水一樣。 對一件事如果不深入了解,僅從表面觀察得出結論就會和事實相差甚遠。問我將會到哪裡安身呢,前路廣闊,我無言以對。但見春滿花開,皓月當空,一片安詳與寧靜,我想那可能就是我的歸處。

這裡,我看到了弘一大師得到了大圓滿大自在,我無法理解卻又似乎知道一點點。

弘一大師一生六十三載,半生藝術半生佛。他是絢麗至極而最終歸於平淡的人。大師一生的光輝感動啟發著無數心靈。

歡迎關註:蟲蟲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好的時光記憶 的精彩文章:

TAG:最好的時光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