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上有一種苦情叫LG

世上有一種苦情叫LG

動點科技 | ID:technode

Life』s Good,是 LG 多年未變的 slogan。提到 LG,在你腦海中浮現出哪些產品?電視、電冰箱還是洗衣機。如果提醒你,這個韓國品牌旗下還有手機業務,想必你也不會過於驚詫。畢竟,人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大廠大品牌,但論其知名度,總給人一種貼不上一線品牌的即視感。

2 月 5 日,LG 手機業務退出中國的消息被正式得以證實。一時間,媒體新聞紛紛跟進此事,但這家大廠的離去沒有掀起任何波瀾。遺憾的是,諾大的 LG 在華多年,苦於沒有找到屬於自己落腳點,更沒有招攬到像樣的粉絲群體。儘管它有一顆花枝招展的心,也交出過一些上乘之作,卻從未掠得中國消費者的芳心。

近年來, LG 在中國市場的財務業績屢屢低迷,且持續虧損。1 月 25 日,LG 電子公布了 2017 財年 Q4 季度財報,移動業務虧損高達 1.92 億美元,打破了分析師預測的 1.87 億美元的虧損。去年 10 月,LG Q3 季度財報顯示,其移動業務已經連續虧損 10 個月。特別是當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國內手機品牌近年來的一路高歌,這些外來品牌在應對市場激烈競爭中水土不服,表現出難以招架的疲軟態勢。再加上手機的零部件成本上漲,LG 的絕地求生篇還未上映就被迫劇終。

在去年 2 月的 MWC 上,LG 發布的旗艦機 G6 就沒有面向中國市場。無獨有偶,去年 8 月,LG 趕在 iPhone X 前發布了新款 全面屏「真旗艦」V30,主流的旗艦配置卻又一次忽視了國內市場。一直以來,中國的巨大市場機遇一直令各大廠商覬覦,很難想像這是一家大廠的行徑。

動點科技發現,在 LG 天貓旗艦店,沒有任何手機產品上架;在京東 LG 官方自營店,僅瀋陽倉有極少量貨源的 LG G5 SE 也全部告罄。其實,LG 手機在國內市場早已名存實亡。根據 IHS 諮詢公司相關數據顯示,早在 2015 年 Q4 季度,LG 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排名就已經墊底,位列第 16,份額僅占 0.02%。當時,排名第一位的是小米,份額為 16.7%,同為韓國品牌的三星在中國佔據了 9.4% 的份額。

過去,國外品牌只要憑藉知名度和口碑,順利打入國內市場並受到消費者青睞是件無比容易的事情。現如今,國內自主品牌更加值得信賴,我們也親眼目睹了諾基亞、黑莓、MOTO、HTC 這些昔日朝陽的日落西山,淹沒進時代洪流中,愈發被世人忽視。

2 月 6 日,IDC 發布了中國手機市場 2017 年度報告,以蘋果、三星為首的「兩超多強」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報告顯示,華為、OPPO、vivo、小米等國內品牌佔據前四,緊隨其後的是蘋果,而三星則沒有出線,和其他品牌被一同劃入「其他」類別中。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面對國產手機品牌的強勢逆襲,LG 手機的斷舍離合情合理。

此前, 還有消息指出 LG 電子將更名為「新愛爾集」,藉此希望 LG 在中國能夠使用一個更加友好的品牌,後被官方闢謠。

LG 手機不是沒有做過最後一搏,可惜抓錯了救命稻草,玩起了非主流。2016 年,LG 打算用渾身解數與三星 Galaxy S7 Edge 決一雌雄,祭出 LG G5。這款手機主打模塊化設計,在概念上比 S7 Edge 的雙曲面屏幕設計更加高級,但 G5 的出貨量僅為 550 萬部,遠低於預期的 1200 萬部。

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分析師賈沫表示,LG 手機目前的最大市場在北美,約佔 45%,其次是拉美市場,將近 20%,然後才是歐亞地區。但 LG 手機在全球範圍內都遭遇了市場低迷。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2016 年 Q1 季度,LG 手機在 2016 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五位,份額為 13.5%。然而 2016 年 Q3 季度-2017 年 Q3 季度,LG 手機在拉美的市場份額從 10.4% 下降到了 9%。這主要還是因為華為、聯想等國內品牌在該地區市場佔有率的提高,掠奪了 LG 的蛋糕。顯然,LG 手機已經舉步維艱,夾縫生存。

當年,LG 手機也曾獨領風騷。位於韓國首爾的 LG 集團成立 1947 年,一直以韓國前 10 大財團的身份而存在。1993 年,LG 電子正式進入中國,手機業務作為其中之一,曾締造過輝煌與顯赫。在智能手機時代來臨之前,LG 手機一度引領了市場潮流。2006 年發布的巧克力系列手機,堪稱最經典的滑蓋手機之一,當時年銷量達到 750 萬。2008 年,LG 躋身全球第四大手機製造商,2009 年,其又向前推進了一位。

2008 年 9 月 22 日,HTC 代工的第一步安卓手機 T-Mobile G1,開啟了安卓智能手機時代。2 年後,LG 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 LG Optimus One,入門級的定位小試牛刀,在當時出貨量達到了 200 萬台。

此後的 2-3 年時間裡,手機市場暗流涌動。這期間,蘋果公司的 iPhone 4 大獲成功;三星 Galaxy 系列強勢出擊;安卓超越塞班系統,躍居全球第一;諾基亞逐漸喪失市場地位,與微軟合作推出 windows phone……LG 也在步步為營,於 2011 年 1 月和 2012 年 2 月,先後推出了全球首款雙核手機 Optimus 2X 和四核手機 Optimus 4X。

LG 並未淺嘗輒止,在 2012 年 9 月份成功推出 Optimus G。這款手機的另一身份是 LG 為 Google 代工的 Nexus 4。和富士康這種單純的手機製造商不同,LG 與 Google 作為合作夥伴,從 Nexus 4 的設計和生產,都掌握一定的話語權。此前,初代 Nexus 由 HTC 代工,後兩代則是由三星負責,Google 將第 4 代 Nexus 的橄欖枝拋向 LG,有人推測,LG 的屏幕製造技術和三星不分伯仲,它的加入可以對三星的崛起起到一定的權衡作用。

LG 在屏幕研發和製造技術,業內有目共睹。LG 也理所應當地接到來自各個手機廠商大量的屏幕訂單。據悉,LG 將從今年年底開始 為蘋果的 1500 萬部新 iPhone 供應 OLED 面板 。此前,有關 OLED 面板的訂單一直是被三星壟斷。

在今年的 CES 上, LG Display 再一次炫技 , 其研發的 65 英寸 4K OLED 顯示器奪目亮相,它可像報紙一樣彎曲捲起,這一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到大型電視上。不僅如此,它還發布了世界上最大的 8K 解析度的 OLED 電視機,尺寸達到 88 英寸。

說說到底,無論是手機還是屏幕,LG 並沒有在設計上和硬體上出現過紕漏,也不是產品乏善可陳。論功績,它曾經輝煌過,論技術,它也不曾落伍。只可惜,LG 的市場營銷和推廣力度沒有跟上智能手機的發展潮流。

LG 慘淡的出貨量直接導致供應鏈端的乏力,沒有最新的晶元,也就無法與同級別產品競爭。據了解,去年發布的 LG G6 搭載的是高通驍龍 821 處理器,而當時最新的驍龍 835 處理器被被三星搶佔。據 BusinessKorea 報道,截止到 2017 年 7 月,LG G6 總銷量不超過 200 萬部,對手三星 Galaxy S8/S8+ 同期全球銷量超過 980 萬部。同為韓國品牌,今年發布的 LG G7 與三星 Galaxy S9 和 S9+直接對標,而前者的發布日期一直懸而未決,很有可能是 LG 沒有得到高通最新的驍龍 845 處理器。

1 月 15 日,韓國先驅報報道稱,LG 電子目前正在考慮重組手機業務,甚至可能 放棄高端手機市場 。在如今百舸爭流的手機市場,稍有閃失就可能是致命的打擊,特別是手機頻繁地更新換代,LG 可以不懂中國市場,但它若不在其他地區發力,那麼留給 LG 手機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 - - - - - - - END - - - - -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Vivo X20Plus 屏幕指紋版 3598 元,2 月 1 日發售
《馬力歐網球》今春登陸任天堂 Switch,新作還加入了故事模式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