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媒文章:中國正創建新亞太地區結構框架

西媒文章:中國正創建新亞太地區結構框架

參考消息網2月9日報道西班牙環球網站2月7日刊發文章稱,亞太地區政治、貿易和安全架構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嶄露頭角,其最初體現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和東盟地區論壇的成立。經濟方面,覆蓋太平洋兩岸國家的自由貿易地區構架初現生機,美國在這一構架中扮演關鍵角色。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地區構架開始以東盟為中心逐漸形成。

文章稱,最初形成地區構架的背景已經在最近五年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中國對扮演地區領導性角色顯示出日益強烈的願望和決心,與此同時,對於美國希望以何種程度對亞太地區事務進行干涉的疑問也層出不窮。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文章稱,中國不太可能通過在現有論壇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方式來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地區構架。相比而言,中國更有可能逐漸創立與現有論壇類似的論壇或機構。事實上,這一局面已經存在。

文章稱,其中一個例子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一部分,亞行於1966年成立。自其成立之初起,日本和美國就在其發展方向上佔據主導地位。數年間,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都在為重新評估投票權奮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成立改變了這一方程式,而美國和日本恰恰沒有加入其中。現在的問題不再是是否增加中國在亞行中的權力,而是關注亞行如何適應新對手的出現。

文章稱,另一個例子不太明顯,但更具啟發性,那就是湄公河委員會。湄公河委員會的源頭還要追溯至美國在越戰時期提出的倡議。中國未加入湄公河委員會,也沒有對加入該組織表現出興趣。但是,中國2015年牽頭建立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機制。瀾湄合作的建立將如何影響湄公河委員會仍需拭目以待。

文章認為,或許還能援引其他例子,但上述兩個組織已足以說明問題。

文章稱,中國推動的地區構架的出現並不一定意味著會與現有的其他論壇和機構產生衝突,甚至導致後者的衰落,但無疑引入了一個必須要考慮的新因素。新機構與舊機構之間可能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亞行已表示有意與亞投行合作,目前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境內已經有兩家銀行合作的項目。至於湄公河委員會,由於與瀾湄合作機制的重疊性過大,不存在前者因為後者而失去重要地位的風險。無論如何,未來幾年將有利於地區構架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菲軍機剛赴黃岩島「巡邏」,杜特爾特卻急著求中國幫忙
外媒:多國監管收緊 比特幣一天內暴跌25%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