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

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

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 肖一 攝

中新網北京2月8日電 (記者 高凱)伴隨著《紅旗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等經典旋律,2月7日晚,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音樂會參演人數多達600餘人,創下了歷年市民新春聯歡會單場演出人數之最。

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 肖一 攝

當晚,在由文化部老藝術家管弦樂團帶來的開場曲《紅旗頌》中,2018「市民新春聯歡會」《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拉開帷幕。作為今年市民新春聯歡會的開篇之作,「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匠心獨具,精心選取二十餘首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經典曲目,將家國情懷與節日氣氛融為一體。

開場曲後,北京工業大學楊洋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李楊聯袂文化部老藝術家管弦樂團、北京致音樂合唱團、北京興隆合唱團、北京黃土情陽光合唱團等共計180餘名演唱者共同帶來的大合唱《我的祖國》和《我愛你中國》,給現場觀眾帶來無限震撼與感動。

2018「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 肖一 攝

接下來,來自天津音樂學院的青年打擊樂演奏家高超、高躍演繹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鼓樂的代表作品《牛斗虎》,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奏為音樂會增添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來自澳大利亞澳華(北京)黃河合唱團的女聲合唱《茉莉花變奏曲》《燈碗碗開花在窗檯》同樣具有濃厚的節日氣氛。著名京胡演奏家王彩雲、古箏演奏家王中山為大家帶來的京胡、古箏二重奏《夜深沉》,更是讓現場觀眾耳目一新。《夜深沉》這一京劇曲牌在演奏家的改編下,將熟悉的旋律配合鋼琴伴奏,讓民樂和西洋樂完美交融,帶給觀眾別具特色的視聽感受。主辦方獨具匠心的安排,意在讓觀眾認識民樂發展的豐富可能性。

音樂會現場,還有來自北京秋之韻合唱團帶來的合唱《我的中國夢》《黑龍江的波濤》,兄弟組合帶來的男聲二重唱《真像一對親兄弟》,北京宣武少年宮陽光合唱團帶來的童聲合唱《我們要陽光》《美德少年的演出日誌》《禮讓斑馬線》等歌曲。北京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春妮和《禮讓斑馬線》曲作者羅天澤的現場演唱,更是帶給現場觀眾不小的驚喜。

本屆「市民新春聯歡會」還有來自海外學子的作品。其中,從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留學歸來的馬靖攜手中央音樂學院魏琳琳和北京師範大學段召旭兩位老師,演繹《亨德爾降B大調豎琴協奏曲》和鋼琴四手聯彈《春節序曲》。來自烏克蘭敖德薩國立涅日達諾夫音樂學院陳培竹則帶來女聲獨唱《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

「市民新春聯歡會」《我的祖國》專場音樂會在火箭軍研究所老幹部合唱團、中央歌劇院合唱團、中央國家機關老幹部合唱團連續帶來的大合唱《十送紅軍》《不忘初心》,男聲小合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游擊隊之歌》,大合唱《讚美祖國》《長江之歌》《我和我的祖國》落下帷幕。

作為本場音樂會的壓軸之作,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由著名聲樂家、原中央歌劇院院長雷克庸先生擔任指揮。年近八旬的雷克庸先生對演員們的表現讚不絕口。他表示:「市民新春聯歡會讓許多熱愛藝術的普通人也能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拉近了藝術殿堂與普通人之間的距離。」參加大合唱的北京致音樂合唱團中有不少是醫生和教師,他們是在退休後才開始接觸演唱的。「這些演員雖然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排練非常認真。他們都把能夠來到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演出當作是一種榮譽,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為了讓「市民新春聯歡會」惠及更廣泛的大眾群體,今年,市民新春聯歡會首次通過新媒體平台「北京時間」啟動「新時代網上正能量直播矩陣」。

2018「市民新春聯歡會」的啟動,也同時拉開了2018年「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系列活動的序幕。今年,「市民新春聯歡會」將繼續同後期舉辦的「文明觀演實地演練」「青少年文明藝術夏令營」「文明觀賞大家談」「市民文明觀賞」構成「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的五大特色版塊,為市民帶來更多普及高雅藝術知識、感受高雅殿堂文化的活動。

作為由首都文明辦和國家大劇院聯袂打造的品牌活動,「市民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已經連續舉辦了7年。7年中,近80萬市民群眾通過還活動分期、分批走進國家大劇院,通過觀看各類主題藝術展覽、結合劇院參觀、觀摩小型現場演出等方式進行觀演禮儀實踐。

據悉,2月13日「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的第二場演出——「共圓中國夢」專場將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舉行,藝術家與市民同台獻藝,與北京及周邊各地區的市民共慶新春。(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許又聲一行慰問首都僑界代表人士
台當局以防「統戰」為由限縮兩岸交流 國台辦回應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