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國元帥本來定下了12人,毛主席大筆一揮,首先把自己的名字劃掉

開國元帥本來定下了12人,毛主席大筆一揮,首先把自己的名字劃掉

一九四九年的時候,一個嶄新的國家成立了,那些受苦的老百姓從此從水深火熱中掙脫出來,不必再飽受別人的壓榨,但是現實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一切都等待著重新建立不說,西方的一些國家也在一邊虎視眈眈,但是國家同時也沒有忘記那些有功勞的將領,準備授予他們應有的軍銜,以資鼓勵,一九五五年的時候,國家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這項活動終於可以開始了,那些曾經在戰場拚死戰鬥的人確實應該進行獎賞,但是在如何授銜的問題上,人們卻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們現在回顧那段歷史,就會發現當時一共有十大元帥十大將軍,這些人為新中國的建立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不過當時在評選元帥的時候,其實一共確定了十二個人,只不過後來有兩個人主動退出了。所以後來才只有十位元帥。

當最初的元帥的名單放到毛澤東辦公桌上的時候,毛澤東先是大筆一揮,首先就把自己的名字劃掉了,當初工作人員想要給毛澤東大元帥的軍銜,因為毛澤東的貢獻實在太大了,在新中國建立之後,毛澤東也做出了各種努力,他配得上這個軍銜,但是毛澤東卻拒絕了。

他和身邊的人說,我並不想當這個大元帥,這會讓下面的工作人員和我產生距離感,更會讓普通的老百姓和我產生距離,我不想像斯大林那樣,我不需要這個軍銜,同時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從事政治工作的人也不要接受授銜,免得軍隊和政治走得太近。

而另一個人就是鄧小平了,鄧小平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率領部隊進入大別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奠定了革命勝利的根基,鄧小平得到一個軍銜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但是鄧小平卻也主動放棄了授銜。

鄧小平放棄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毛澤東建議有政治工作的同志不要授銜,而且當時周恩來與劉少奇也主動放棄了軍銜,兩人對抗戰的勝利也有很大的貢獻,而且鄧小平對於軍銜也不在意,就主動放棄了授銜。而在同時拒絕元帥軍銜的還有羅榮桓、陳毅、徐向前、粟裕四人,他們只接受了大將軍銜,這二十位被授銜的將軍無一不是對新中國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今日和平穩定的生活更是無數先輩們爭取而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史 的精彩文章:

周總理三兩事,多虧了煙盒,才讓美國將錢學森放回國
開國上將被稱為「小葉挺」,去世後菲律賓為他鑄銅像,以示紀念

TAG: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