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44.所謂「弔民」,可能是「慰問」,也可能是「吊打」

144.所謂「弔民」,可能是「慰問」,也可能是「吊打」

燕師乘勝長驅,齊城皆望風奔潰。樂毅修整燕軍,禁止侵掠,求齊之逸民,顯而禮之。寬其賦斂,除其暴令,修其舊政,齊民喜悅。乃遣左軍渡膠東、東萊;前軍循太山以東至海,略琅邪;右軍循河、濟,屯阿、鄄以連魏師;後軍旁北海以撫千乘;中軍據臨淄而鎮齊都。祀桓公、管仲於郊,表賢者之閭,封王蠋之墓。齊人食邑於燕者二十餘君,有爵位於薊者百有餘人。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秦王、魏王、韓王會於京師。

這段八卦屬於司馬光自行加戲,不見於《史記》,不知道司馬光從哪裡找來的。

老夫首先注意到的是「奔潰」這個詞,對某些南方人來說,「奔潰」和「崩潰」發音不大好區分,所以老夫有時會看到有人把「崩潰」寫成「奔潰」。最近看《魯迅全集》,裡邊提到一則小謠言,說旗人把「九」念成「鉤」。《聖經》里也有類似的八卦,也是說某類人發音跟通行的發音不一樣,老夫懶得去查了。說個身邊的,赤峰人說赤峰的赤,不念第四聲,而念第三聲。

樂毅在逼死王蠋之後,屠沒屠畫邑,史書沒說。老夫猜測是沒有。因為樂毅馬上又掛起「弔民伐罪」的幌子,善待老百姓,招徠齊國賢士。而另一手呢,狠抓軍事,左軍前軍右軍後軍中軍將燕國牢牢管控。此外,還不忘紀念齊桓公管仲,給王蠋修墓,向齊國人民示好。仍舊是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效果很顯著。王蠋有氣節,寧死不食燕粟,自然有齊人上趕著去食燕粟的,所以「齊人食邑於燕者二十餘君,有爵位於薊者百有餘人」。外敵和內奸精誠合作,共存共榮,建設王道樂土。半年之間,齊國七十餘城就變成燕國的了。

說到「弔民伐罪」,打的是慰問人民討伐罪人的旗號,實際上呢,往往是吊打人民。在樂毅看來,需要慰問就慰問,需要吊打就吊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真正關心的,是齊國的七十座城池,能不能姓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治通鑒中的八卦 的精彩文章:

139.齊湣王殺死宋康王后,被宋康王附體
128.在公孫龍那兒丟了場子,到平原君那兒找回來

TAG:資治通鑒中的八卦 |